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丹膝颗粒联合曲克芦丁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脑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0.48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丹膝颗粒,1袋/次,3次/d。两组用药20 d观察治疗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好转时间、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晕、眩晕、肢体麻木、中枢性面瘫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C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C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NSE、Hcy水平均显著降低,而B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Lp-PLA2、NS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 丹膝颗粒联合曲克芦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神经行为认知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痹祺胶囊联合盐酸替扎尼定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片,2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痹祺胶囊,1.2 g/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基底动脉的血流速率(Vm)、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底动脉Vm、PSV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基底动脉Vm、PSV比对照组高,RI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ET-1、IL-1β、NO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ET-1、IL-1β、NO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痹祺胶囊联合盐酸替扎尼定片可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能够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调节血清ET-1、IL-1β、NO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得生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次30min滴注完毕,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脑得生丸,1袋/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显著升高,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VsVm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小板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得生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降低血清S100β、NSE水平。  相似文献   

4.
谢红  骆艺  张景  王艳  魏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7):1560-1564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30只患眼。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5 mg/眼,1次/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眼部体征、最佳矫正视力、血流动力学、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低于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CMT比对照组低,最佳矫正视力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速度比治疗前高,搏动指数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ICAM-1、PEDF、VEGF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能减轻眼底症状,改善视力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ICAM-1、PEDF、VEGF的分泌,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0 mL同0.9%氯化钠注射液300 mL配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相关量表评分、细胞因子水平、血栓弹力图指标和颈动脉超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患者改善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氧化应激骨桥蛋白(OPN)、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凝固角(Angle角)、血栓最大幅度(MA值)均显著增加(P<0.05),并以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CCA僵硬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扩张指数、顺应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保护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前庭功能受损、耳蜗症状、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CSA评分显著降低,椎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FS-CSA评分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ET和CGRP水平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片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升高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ET、CG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94例脑挫裂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4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充分稀释,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神经缺损程度和昏迷程度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2.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8、VEGF、NSE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8、VEGF、NSE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昏迷程度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30日在溧阳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使用药物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泵入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将0.2 g己酮可可碱注射液同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同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伍,2次/d。两组患者均经14 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缺血改变量表(DWI-ASPECT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DWI-ASPECTS评分、FIM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蛭龙血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4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初始剂量20 mg/次,视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至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蛭龙血通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量表评分、血清神经损伤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神经损伤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蛭龙血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50 mg/kg同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碳酸镧咀嚼片,0.5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肾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细胞因子指标和血管钙化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CRF 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C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TSP-1)、β2-微球蛋白(β2-MG)、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S)积分、腹主动脉钙化(AACS)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延缓血管钙化,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0 mL与3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川蛭通络胶囊,0.5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舰  张超  刘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87-159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30 m 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和GCS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和GCS评分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和S100B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B的降低程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NSE和S100B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5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7月1日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 d。分别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及GST、NS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4 d,GST、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GST及NSE水平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T水平,降低NSE水平,改善患者ADL、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纳洛酮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FM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36%和9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欧洲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及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纳洛酮治疗外伤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通络化痰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餐后口服通络化痰胶囊,3粒/次,3次/d。根据患者情况治疗5~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扣针蛋白-5(Fibulin-5)、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和血流量(Q_(mean))水平均显著升高,外周阻力(R_v)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V_(mean)和Q_(mean)水平高于对照组,R_v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Hcy和Lp(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NSE、Hcy和L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Fibulin-5、HMGB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中Fibulin-5、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化痰胶囊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降低脑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进行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研究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罂粟碱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30 mg/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0 m L/次,1次/d,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等症状的出现例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范围、脑灌注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两组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的例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范围、脑灌注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脑血管痉挛范围和脑灌注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