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祁宏 《山西中医》1996,12(5):28-28
秘红丹临床应用举隅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224700)祁宏关键词秘红丹鼻衄痛经秘红丹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方,由大黄、肉桂、代赭石三药组成,原为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而致吐衄者而设。本人将该方拓展应用于治疗鼻衄、痛经等症,疗效满意,现择例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3.
王福琴  张海燕 《新中医》2017,49(9):169-170
正秘红丹(大黄、肉桂、代赭石)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吐衄之方。张氏用于"肝郁多怒,胃郁气逆,致吐血、衄血及吐衄之证屡服他药不效者。"临床以其药少力专效宏,配方独特严谨,备受我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刘政喜爱,常用于人体上部官窍出血性疾病,临床取效颇佳。现举医案4则如下。1鼻衄王某,男,53岁,医院后勤人员。2015年5月27日初诊。原有肝病多年,病情稳定,平时无明显不适。1周来时有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995年 ,以秘红丹治疗鼻衄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均来自本院门诊及病房 ,其中 4~ 14岁儿童4 0例中 ,男 2 2例 ,女 18例 ;成人 2 0例中 ,男 15例 ,女 5例。病程都在半年以上。临床表现 :儿童无自觉症状 35例 ,睡眠时或活动时 ,突然鼻出血 ,量或多或少 ;有鼻腔干燥 ,时有黄涕 ,轻度头痛 5例。成人在洗脸时或睡眠时 ,突然血自鼻中而出 ,伴轻度头痛及眩晕。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正常。五官科会诊 ,查鼻粘膜干燥 ,血管破裂所致。2 治疗方法予秘红丹口服 ,药用 :赭石 30g,大黄、肉桂各 5 …  相似文献   

5.
秘红丹为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方剂之一。原方由大黄、代赭石、肉桂组成。其组成简易、配伍合理,其重在清热泻火,妙在画龙点睛之引火归原。随着近年应用的进展,对下列疾病也有很好的效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凡血液不循常道 ,上溢于口鼻 ,或下出于二阴 ,或渗于肌肤之症 ,统称为“血证”。临床常见的有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紫癜等血证。笔者依据止血、祛瘀、宁血、补虚之治血四大法则 ,运用于临床血证的治疗 ,每起顽疴。现举临证案例数则 ,介绍于下。1 咳血王某某 ,男 ,38岁 ,1997年 9月 6日初诊。素有咳嗽 ,时好时差 ,近 1月来 ,咳嗽不止 ,逐渐加剧 ,曾服消炎、止咳类西药 ,疗效不佳。最近 3天 ,咳声阵作 ,痰中带血 ,偶咳出鲜红色纯血 ,咳时痛连胸胁 ,口干咽痛 ,急躁易怒 ,便秘溲赤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此乃肝火上逆反侮肺金 ,灼…  相似文献   

7.
王春才 《国医论坛》1993,8(1):14-14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等药组成,原治少阴病心烦不得卧。笔者在临床中以本方为主治疗血证,收到满意效果,举例如下。 1 衄血张某,男,19岁,1989年3月25日初诊。5年来每至春夏衄血。今春来鼻中出血,量多色红,伴齿龈渗血。经专科及化验检查未见异常,曾内服外用止血药,可暂时缓解,但药停复故。诊见面色苍白,头晕心烦,神志不安,五心烦热,口渴咽干,鼻腔粘膜充血,牙龈萎  相似文献   

8.
9.
10.
<正> 笔者运用归脾汤治疗出血证,效果显著,介绍如下。胃溃疡出血赵某,男,54岁。患者胃痛泛酸5年,近日胃痛加重,又出现紫黯色类便,并伴有嗳气纳呆,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化验大便潜血阳性.x线钡餐检查胃小弯处龛影直径1×1.5厘米,壁光滑。诊断为胃溃疡出血。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证属脾虚失摄出血。拟归脾汤去枣仁、远志,加白及5克(研末冲服),乌贼骨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剂,疼痛泛酸减轻,黑粪色稍淡,余症同前。前方加蒲黄10克(布包)。再服5剂,疼痛泛酸消失,化验大便潜血阴性。改服归脾丸,每次1丸,  相似文献   

11.
从肝论治血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健 《西部中医药》1999,12(3):15-16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肝在生理上具有疏泄条达气机和主藏血以调节血量的双重作用,故为气血调节枢纽。肝之疏泄和藏血关系正常则气血调和,若情志失和或它病及肝,则导致肝气疏泄不利,气机郁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祁守鑫 《陕西中医》1995,16(6):263-264
<正> 田玉美教授学验俱丰,治疗血证,崇尚先天,取效甚捷,兹举数例,以飨后学。 1 滋阴降火止血汗 李某,女,41岁,干部。1992年9月9日初诊。患者颈上血汗半月,常染红衣领,曾以西药与大剂清热凉血中药内服而乏效,特求治于田老。患者颜面红汗为著,自感烘热阵作,口干喜饮,性急烦躁,大便偏干,小便色黄,素易感冒。本月2日门诊检查:Hb103.6g/L,RBC3.7×10~(12)/L,PC16×10~9/L,血浆原卟啉14ug/dl,GPT正常,出血时间lmin40s,凝血时间2min。1981年作过血吸虫病治疗。另有慢性咽炎史。 诊时面色欠华,纱布擦颜即染红色。咽岬暗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经方治疗妇科血证,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数案于下。 1 栀子豉汤合白虎汤治疗经期过长 李某,28岁。2005年8月3日初诊。患者月经延期15天,于7月23日来潮,至今12天未净,血量不多,色黑,有小血块。月经初潮14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拟清火凉血止血。栀子豉汤合白虎汤加减:炒栀子、豆豉、桑叶各15g,石膏20g,知母、侧柏、龟版胶(烊冲)各10g,生甘草6g。5剂。8月13日二诊:月经8月6日净,无不适,舌脉如上。继续中药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学文教授业医四十余载,医道精湛,学验俱丰,临床辨证用药独具匠心。余随师侍诊,所学匪浅,现兹将张老血证验案三则整理如次,以飨同道。1 经闭伴肥胖案边××,女,33岁,营业员。1991-12-21初诊。患者近2年来月经时闭,形体亦日渐丰赢,体重已由病前51kg 增至现68kg,虽多方中西医诊治而效罔,遂转来张老处求治。刻  相似文献   

17.
先父李鸿翔业医数十载 ,学有渊源 ,精益求精 ,擅治内科疑难杂症 ,学验颇丰 ,临证用方遣药匠心独具 ,活法圆机 ,效验显彰 ,笔者侍诊多年 ,收获不小。现择其治疗血证案例 ,介绍如下。1 苦降通腑止呕血秦某 ,男 ,46岁 ,农民。 1 982年 3月 1 5日诊。患者于 1 96 5年 1 0月患血吸虫性肝硬化、脾肿大 ,而作脾切除。第 3年又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因反复便血 ,而作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体质状况一般。 1周前因饮食失节 ,加之外感 ,遂致发热 ,上腹部胀痛 ,呕吐大量咖啡样胃内容物。经 X线确诊为食道静脉曲张。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拒之 ,而转中医…  相似文献   

18.
张克胜 《新中医》1997,29(4):52-52
降气法在血证中运用举隅张克胜例1:周××,男,54岁。1988年12月9日初诊。咯血2天,加重半天。患者原有支气管扩张咯血病史,3天前症见咳嗽,痰黄,2天前出现胸闷,烦躁,咯血2次,色鲜红,每次量约150ml,今天上午又咯血2次,量约300ml,曾...  相似文献   

19.
补络补管汤治疗血证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络补管汤治疗血证临床应用举隅周萍,翟书正(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医院,464000)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表现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它多并发于各科疾病,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血液病外,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等可引起咯血;消...  相似文献   

20.
在疑难杂证中,血淤为患,颇为多见。如无寒热之邪和气滞气虚之变.以及痰湿水饮停滞和外力之伤,则无淤阻可言。所以外邪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与脏腑发生病变可引起血淤,而血淤又可影响气机化生。故挟有淤血者的病人多数有并发症。临证见有固定部位疼痛,舌质紫暗或淤斑,舌下络脉扩张,“肌肤甲错”,有助于血淤的诊断。施治时须标本兼顾,活血化淤法寓于其中,视病势之缓急,灵活变通.方能获得良效。现举心系病征验案二则,供参考。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伴便秘尿闭案 患者顾某,女,49岁,工人。因头痛2月,进行性加重,伴呕吐2天,于1990年2月24日入院。 入院经多种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经用西药止血、脱水、抗炎及支持疗法。5天后头痛、呕吐诸症得以缓解,但继发头转侧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癃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