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消融成功治疗隐匿性慢传导旁道一例魏玲付明贵(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昆明650034)赵龙生刘映雪刘世玉(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心内科)患者男性,49岁。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心动过速28年,加重两年。心动过速呈慢性持续性,正规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病例:患者,男,32岁,保定清苑县人。主因间断心悸、心跳过速10年余加重1年于2004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跳过速,发作时心率可达180次/分左右,突起骤停,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最短几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以上,刺激咽部或口服心律平可缓解。10年来症状反复发作,每年发作少则2次-3次,多则十几次。2000年12月在我科行食道心房调搏,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加重2d"于201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慌,发作时感心慌不适,无胸闷、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等,发作时间从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最长持续48h,呈突发突止。2d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心悸持续不止而入院。既往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甲功检查及心肌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正> 房室旁道(AP)参与的心律失常是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虽然 RFCA 阻断 AP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但消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病例也多为 AP 参与的心律失常。据笔者粗浅的经验和体会,试将属于下述几种情况的病人视为"疑难病例",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处理原则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 对5例心动过速时RP’>P’R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室逆传文氏现象及递减传导,且消融靶点处VA不融合.取A波最早处做为消融靶点均获成功,随访2~13个月无复发.结论 慢传导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一部分旁道位于Koch氏三角的尖部,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国外文献将位于该区域的旁道称为中间隔旁道(Intenmedinte Sepal Accessong Pathway)。由于间隔区域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而导致消融部位特殊,加之旁道邻近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消融将存在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我院于97年7月5日,用射频消融方法成功治疗了1例旁道邻近希氏束的预激综合征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就邻希氏束旁道的定位和射频消融方法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32岁。以阵发性心悸1年入院。心悸发作时经心电图证实的最大心率为110次/min,不伴头  相似文献   

8.
报道 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经过。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 0 .12s ,右束支阻滞型 ,心内电图逆行A波冠状窦远端电极领先。考虑左侧壁隐匿性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传导。阻断旁道逆传后 ,心动过速仍持续 ,室房分离 ,才明确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因此 ,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应作仔细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旁道(CAP)引起的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AV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常见类型,电生理检查可获得一些特征性的发现而予以确诊。但AVRT以不完全James束作为折返环前传支者少见,电生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6岁。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心悸,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3月前再次反复出现上述症状10次,其中2次在当地医院分别静注西地兰0.4mg及异搏定10mg后即出现晕厥,持续1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心率为60~70次/min。其余发作时均自行缓解。彩超示:心脏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MRI示:心脏左右心室稍显增大,余未见异常。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见PAS;频发多源性PVS,偶成对或呈二联律;多见阵发性室速;ST-T继发性改变;症状与DCG有相关性。头昏心悸时12导联心电图示QRS宽大畸形,V_(1~4)呈QS型,V_5呈rS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37 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0 余年,加重2 个月入院.症状发作时外院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体检:神志清,R 16次/ min,BP 120 / 82mmHg.两肺呼吸音清,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8 次/ min,律齐,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X 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时常规体表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频率68次/ min.  相似文献   

12.
男性患者,62岁.因反复心悸10年入院.发作特点为突发突止,心动过速频率为180次/分,静脉推注维拉帕米能终止发作.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窦P基本周期为0.83—0.93s,上行P-R间期由0.18→0.25→0.23→0.24→0.25→0.26s→P波受阻,QRS脱落,房室呈7:6传导.中行前半部分P-R间期由0.18→0.25→0.23→0.24→突然延长至0.52s,其后出现长达1.70s的长P-P间距,为其邻近的短P-P间距的2倍,房室结快径路呈5:4不典型文氏现象;中行后半部分及下行前半部分P-R间期由0.18→0.24→突然延长至0.52s,随后出现长达1.68s的长P-P间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29例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李爱国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杜日映,杨欣国,罗景兰我们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9例,疗效较好。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0例,女9例;年龄41.1±14.9(...  相似文献   

15.
1 资料 患者,男性,15岁.主因"间断性心悸5年,加重7 d"于2008年3月25日入院.患者自述于5年前剧烈运动后出现心悸,伴有胸憋、气紧症状,不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痛等症状,经休息后缓解,持续数分钟.之后,上述症状又多次出现,每次均为剧烈运动后发作,休息数分钟可以缓解.7 d前运动后,再次出现心悸、胸憋、气紧症状,同时伴有四肢乏力,休息6 h~7 h后缓解.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显性预激综合征.入院要求彻底根治.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较好,生命体征正常,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心率为80/ min,无杂音,腹部、四肢未检查出异常体征.胸部X线、心脏彩超及常规化验、生化检查均无异常.入院诊断:心律失常,显性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17.
长R—P′(F)间期〉1/2R—R间距或R—P′(F)间期〉P′-R间期,此类长R—P′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上主要有:①房性心动过速;②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③持久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④2:1心房扑动等。以上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都有长R—P′间期的心电图特征,临床上要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22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结果,3例消融未成功,占1.3%。其中1例消融房室结造成Ⅲ度房室阻滞后仍有心动过速发作,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下部共同通道的存在。消融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为慢径不是一组纤维,且在解剖上快、慢径极为邻近,易同时受损。提示在遇到消融极为困难的病例,应酌情放弃消融,考虑更恰当的治疗方式,以避免因刻意追求消融成功而导致永久性房室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房室折返性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患者19例,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心动过速发作,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术前术后超声及胸部X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射频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旁道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2.3±1.2比1.1±0.2,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小[(64.40±6.72)mm比(52.30±4.88)mm,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高(0.32±0.07比0.61±0.30,P<0.01);心胸比变小(0.64±0.06比0.53±0.03,P<0.01).结论 房室结折返性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可逆转心肌病.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性,36岁。心动过速史15年,每周发作1~3次,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时QRS波时间0.1s,R—R间期320ms, QRS波前有P′波,R—P′200ms,P′—R120 ms。静脉注射ATP或异搏定可终止发作。长期服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效果不佳。入院后进行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d作电生理检查,心房和心室刺激均很容易诱发心动过速。发作时无A—H间期跳跃延长,心房标测示低位房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