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轮状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338例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轮状病毒携带率为6.8%,其中男、女患儿的携带率分别为5.4%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5,P>0.05);携带率高峰在10~12月;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轮状病毒的携带率为19.6%,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携带率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可携带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2.
大鼠轮状病毒样因子(RVLA)是Vonderfecht等在1984年研究一次大鼠乳鼠流行性腹泻时首次发现并报道的。大鼠RVLA与典型轮状病毒(RV)形态相似,也是由11个片段的双股RNA组成。但由于和典型RV无血清学交叉反应以及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RNA电泳型亦异而称为RVLA,又称副轮状病毒、新轮状病毒或大鼠无共同抗原性轮状病毒(ADRV)。大鼠RVLA和猪、兔、羊、牛、鸟、貂以及人的副轮状病毒一样,没有RV属特异的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报道病毒酶联细胞免疫试验(VELCIA)作为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和滴定。这种方法可在24小时内直接从粪便中检测到猪轮状病毒野毒型抗原。本方法亦可用于确证轮状病毒中和抗体和总抗体。 材 料 和 方 法 血清:从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地区大农场收集5~6 月龄猪的血清。 病毒:猪OSU轮状病毒及野毒型猪轮状病毒粪便样品。  相似文献   

4.
蝙蝠是一些重要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2010-2015年调查研究表明,云南省蝙蝠中广泛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和其它多种类型冠状病毒(α-CoV和β-CoV)的自然感染,还从蝙蝠中分离或检测到新的呼肠孤病毒(Reovirus)、轮状病毒(Rotavirus)、肝炎病毒(Orthohepadnavirus)、丝状病毒(Filovirus)、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腺病毒(Adenovirus)、博卡病毒(Bocavirus)和圆形病毒(Circovirus)。本文对云南省自然界蝙蝠携带重要人兽共患病相关病毒病原的研究进展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引起细胞病变的人轮状病毒DS-1株在MA-104细胞建立了持续感染状态。持续感染细胞系无明显细胞病变、生长良好,能持续携带和产生较高滴度的人轮状病毒,且所产生病毒活性较高,与正常DS-1病毒相似,持续感染细胞系具有极强的抗VSV攻击能力,而其培养液上清中无高水平干扰素存在。人轮状病毒持续感染细胞系的建立对病毒感染机理的研究和减毒活疫苗研制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婴幼儿和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只能通过疫苗免疫预防,因此,轮状病毒疫苗的合理应用在降低全世界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商品化的口服减毒活疫苗存在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在中低收入国家免疫效力不高的缺陷,需要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疫苗来防控轮状病毒性腹泻。近年来,随着轮状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鉴定出了新的轮状病毒血清型,并且有4种轮状病毒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使用资格预审,还有一些新型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根据各国学者的研究对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安全套携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匿名询问式行为学调查,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397例MSM中,安全套携带率35.5%(141例);携带安全套者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占69.5%(91/131),无保护性占30.5%(40/131)(χ2=12.02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月收入2000元[比值比(OR)=2.233,95%可信区间(CI):1.252~3.984]、性角色1号(OR=2.765,95%CI:1.199~6.376)、有风险意识(OR=3.879,95%CI:1.101~13.667)、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OR=2.907,95%CI:1.621~5.508)、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OR=2.748,95%CI:1.505~5.017)、近6个月肛交人数1(OR=2.277,95%CI:1.264~4.100)等,是MSM安全套携带的促进因素。结论 MSM安全套携带率总体水平较低,存在携带与使用分离。在艾滋病防治中应注重安全套携带和使用的同步促进。  相似文献   

8.
日本A群人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与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轮状病毒介绍 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引起,本文重点讨论人A群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型鉴定。 轮状病毒感染是冬季婴幼儿胃肠炎的重要病因,也可引起学龄儿童和成人的散发性和流行性胃肠炎。传播途径是食物和水。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的人轮状病毒(HRV)按其抗原性可分为A、B、C三个群,其中A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疫苗的种类及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概述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于197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Bishop首先在胃肠炎患者的十二指肠超薄切片中发现,从而确定了人轮状病毒与胃肠炎的关系,其重要性受到生物界及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原因,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监测上海地区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为本地区轮状病毒疫苗的推广使用提供背景依据.方法 采集上海地区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门诊急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910份,采用胶体金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抗原,使用套式反转录(RT)-PCR方法对轮状病毒进行G基因型和P基因型的分型检测.结果 910份粪便标本中,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阳性268份,占29.4%.全年均可检出A组轮状病毒,流行高峰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检出率为38.3%~70.5%.<3岁婴幼儿的A组轮状病毒腹泻有244例,占91.0%,各年龄组检出率以12~23个月龄组最高,达36.6%.268株A组轮状病毒中,G基因型以G1最多,为65株(24.3%),以下依次为G3 40株(14.9%)、G混合型37株(13.8%)、G2 27株(10.1%)、G9 14株(5.2%)、G45株(1.9%),其他G分型5株(1.9%),G未分型75株(28.0%) ;P基因型以P[8]为主,为147株(54.9%),其次为P[4] 32株(11.9%)、P混合型6株(2.2%),其他P分型4株(1.5%),P未分型79株(29.5%).主要G/P基因型组合包括G1P[8] (13.4%)、G3P[8](13.4%)、G混合型P[8](10.1%)、G1P[4](8.2%)、G9P[8](2.2%)、G2P[4](1.9%)、G1P混合型(1.9%).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流行高峰为秋冬季节.目前注册的轮状病毒疫苗覆盖了上海地区绝大部分轮状病毒G/P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发现A组第Ⅰ亚群轮状病毒变异图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8年11月份,应用RNA-PAGE、EM和轮状病毒ELJSA等试验方法,对273份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发现1株具有A组抗原的典型轮状病毒。但其RNV基因分析可见清晰的12个RNA基因片段区带,说明该株轮状病毒的基因结构是由12个双链RNA片段组成,从而彻底地改变了A组轮状病毒的4:2:3:2基因模式,重组了独具一格的4:3:3:2基因模式,且整个基因组的泳动长度与HRV短型一致。RNA片段的分子量范围为1.82~0.28×10~6,总分子量为11.46×10~8。上述特点说明T_(314)株是A组第Ⅰ亚群轮状病毒的变异图型。目前尚未见到亚群Ⅰ变异的报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2q35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499例胃癌患者石蜡组织DNA上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2q35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在显性基因模型中,携带GA/AA基因型的老年胃癌患者比携带GG基因型者可以相对提高7%的死亡率(HR=1.07,95%CI:0.85~1.36,P=0.54)。在肿瘤>5cm患者中,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的死亡危险系数是携带GG基因型者的1.15倍。在肿瘤≤5cm中,携带GA/AA基因型患者的死亡危险系数是携带GG基因型者的0.75倍(HR=0.75,95%CI:0.47~1.21,P=0.24)。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无远处转移(HR=0.68,95%CI:0.41~0.93)和肠型胃癌(HR=0.61,95%CI:0.33~0.97)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结论检测肿瘤≤5cm老年胃癌患者的rs13387042基因多态性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分析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与儿童急性胃肠炎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儿童急性胃肠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并采集粪便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急性胃肠炎患儿8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65.1%,诺如病毒感染检出率16.3%,混合感染为5.8%,轮状病毒感染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χ~2=60.138,P0.05),诺如病毒感染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χ~2=6.174,P0.05),两组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急性胃肠炎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和诺如病毒阳性的临床症状腹泻(χ~2=41.224)、发热(χ~2=46.796)、呕吐(χ~2=34.802)及脱水(χ~2=1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严重腹泻的明显多于轻度腹泻(χ~2=31.509,P0.05),诺如病毒感染在轻重度腹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7,P0.05);诺如病毒感染的严重腹泻检出率明显少于轮状病毒感染(χ~2=65.921,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急性胃肠炎和重症胃肠炎的首要原因,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且存在大量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严重肠胃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近50万婴幼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死亡。轮状病毒对IFN介导的抗病毒效应敏感,因此,为了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NSP1)通过作用于IFN表达通路的多个成分,如IFN调节因子家族(IRFs),转录因子NF-κB,细胞胞质模式识别受体RIG-I等来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此外轮状病毒NSP2、VP2、VP3和NSP4蛋白也发挥了一定的拮抗作用。本文综述了轮状病毒拮抗机体先天性免疫的相关机制,为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疫苗、治疗性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轮状病毒感染悉生猪——交叉保护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婴儿及幼年儿童极为重要的病毒性肠炎,也是家畜(尤其牛和猪)腹泻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为人和动物研制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鉴于人轮状病毒可以实验性地感染新生牛及猪,故本试验选择幼猪为模式,将人轮状病毒不同型的细胞毒人工感染胎猪,在其出生后以同源或异源轮状病毒强毒攻击,评定其交叉保护能力,为免疫株的选择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于病毒感染胃肠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是多发病和常见病。本病虽在三十年代就有临床报道,但其病因学研究始于七十年代,1972年Kapikian报道了引起小儿腹泻的Norwalk(诺瓦克)因子,1973年Bishop等人报道了从患急性腹泻的婴幼儿十二指肠中发现了轮状病毒(也称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此后相继发现了与腹泻有关的病毒,如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小圆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HBV感染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提取287例HBV持续感染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278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分析LMP2/LMP7基因Codon60/Codon145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健康对照与无症状HBV携带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Gln/Gln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ln/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35倍(95%CI:2.02-5.58),携带Lys/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46倍(95%CI:1.41-8.48),携带至少1个Lys等位基因者(即Gln/Lys和Lys/Lys基因型)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37倍(95%CI:2.06-5.52);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健康对照与进展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Gln/Gln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ln/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2.22倍(95%CI:1.48-3.32),携带Lys/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4.33倍(95%CI:2.15-8.73),携带至少1个Lys等位基因者(即Gln/Lys和Lys/Lys基因型)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2.49倍(95%CI:1.69-3.65);LMP2/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无症状HBV携带者与进展性肝炎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7基因可能是无症状HBV携带和进展性肝炎的易感基因:LMP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结局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畜禽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在畜禽血清中发现有携带人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_sAg)者,我省刘士钧等在奶牛血清中也发现HB_sAg。为摸清我省其他畜禽血清中是否携带HB_sAg,笔者应用反向间接血凝(R-PHA)检测1393份畜禽血清,结果阳性率为23.7%。各种畜禽血清阳性率分别是:水牛23.2%,黄牛30.6%,山羊30.9%,猪21.3%,鸡20.5%,鸭20.0%,鹅18.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是否MYH7突变所在功能域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表型相关。方法入选既往前瞻性HCM队列中基因检测发现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患者,根据基因型分为3组:仅携带1个MYH7头部或颈部功能域突变的患者、仅携带尾部功能域突变的患者和携带多个致病突变的MYH7阳性患者。比较3组患者间基线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我们总计在110例HCM患者中发现86种突变,其中84种(97.7%)为错义突变,41种(47.7%)位于心脏β-肌球蛋白重链头部功能域,24种(27.9%)位于颈部,21种(24.4%)位于尾部功能域。在所有MYH7突变阳性患者中,23例(20.9%)患者携带MYH7复合突变或携带其他肌小节致病突变。三组患者在入组时其基线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别。在平均5.3±3.8年随访期间,较只携带尾部功能域的患者,只携带MYH7头部或颈部功能域突变的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和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均没有显著增加。但是携带多个致病突变的MYH7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风险(校正后HR 7.27,95%CI 1.68-31.36,P=0.008)和全因死亡风险(校正后HR 7.56,95%CI1.97-29.09,P=0.003)的风险较仅携带单个MYH7突变的患者显著增加。结论 MYH7基因突变所在结构域与HCM临床表现及预后没有显著相关性。携带多突变的MYH7突变阳性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表达人轮状病毒NSP4基因作为新型轮状病毒基因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AdEasy系统构建表达NSP4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并通过形态学观察、PCR、RT- PCR、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等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对免疫后母鼠生产的乳鼠(4日龄)用SA11株轮状病毒灌胃攻击,观察腹泻的产生情况并进行腹泻评级.结果:获得了重组腺病毒rvAdEasyNSP4. Southern blot表明,在重组腺病毒中确有特异性的NSP4基因整合,Western blot证明,目的蛋白得到表达.初次免疫小鼠后血清IgG抗体的滴度可达1:1 000,但阳转率仅为28.5%;再次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了85.7%;第3次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100%.血清IgA 阳转率可以达到71.4%.实验组乳鼠攻毒后腹泻的百分率和腹泻评分(反应腹泻严重程度) 均较对照组低.结论:腺病毒载体可有效表达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并可有效诱导小鼠免疫反应,这些结果的取得为新型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