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在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鼠模型中的检测作用。方法 :将人 PC- 3m前列腺癌块移植于 2 4只 Balb/ C雄性裸鼠皮下。选用鱼精蛋白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荷瘤裸鼠分成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 ,并分别皮下注射鱼精蛋白。计算机辅助测定 CDE血流信号像素网格数 ,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对照分析。结果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的血流信号平均像素网格数分别为 1.44、 2 .13、 5 .75(P<0 .0 5~ 0 .0 1) ,三组 MVD分别为 9.6 3、 2 8.6 3和 46 .13 (P<0 .0 1)、像素网格数与 MVD的相关系数为 0 .7831~ 0 .92 43 (P<0 .0 1)。结论 :CDE可以用于血管生成抑制剂疗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内血流分级与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能量多普勒(PDI)技术对膀胱癌的血流信号进行血流分级,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的表达。结果PDI技术测定肿瘤内血流等级与MVD及VEGF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MVD与血流等级的相关性为r=0.49,P〈0.05,与VEGF表达为r=0.36,P〈0.05。随着血流分级的增高MVD增高,血流分级丰富组VEGF阳性表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结论PDI显示血流信号在组织学和生物学上与血管生成有关。PDI联合MVD及VEGF免疫组化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膀胱癌的血管生成特征,有助于对膀胱癌血管生成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直方图血管参数与卵巢肿瘤患者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57例囊实性或实性卵巢肿物患者,术前1周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物感兴趣区的实性部分行三维血流采集,应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程序中的三维直方图计算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术后对肿瘤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度。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VD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VEGF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超声血管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57例患者共62个卵巢肿物(5例患者为双侧),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2个,恶性40个(包括交界性8个)。共有54个卵巢肿瘤行免疫组化染色,卵巢恶性肿瘤组的MVD值及VEGF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5,Z=-3.868,P0.01)。其中VI、VFI与MV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295、0.280,P均0.05)。结论三维直方图血管参数与卵巢肿瘤的MVD关系较为密切,可在术前反映卵巢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情况,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维直方图血管参数与卵巢肿瘤患者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57例囊实性或实性卵巢肿物患者,术前1周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物感兴趣区的实性部分行三维血流采集,应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OCAL)程序中的三维直方图计算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术后对肿瘤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度。采用2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VD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VEGF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评价超声血管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57例患者共62个卵巢肿物(5例患者为双侧),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2个,恶性40个(包括交界性8个)。共有54个卵巢肿瘤行免疫组化染色,卵巢恶性肿瘤组的MVD值及VEGF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5,Z=-3.868,P<0.01)。其中VI、VFI与MV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295、0.280,P均<0.05)。结论三维直方图血管参数与卵巢肿瘤的MVD关系较为密切,可在术前反映卵巢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情况,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评价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在鉴别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检查,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肿瘤组织进行微血管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上皮性恶性卵巢肿瘤的MVD(38.8±5.9)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15.5±5.0,P<0.05),恶性肿瘤中CPA Ⅲ型病例的MVD(43.9± 5.2)明显高于Ⅱ型病例(32.6±5.6,P<0.05).以CPA Ⅲ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为 75%,特异性为100%.结论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不同的微血管特征为临床应用CPA提供了可靠的病理学基础,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6.
卵巢肿瘤的彩色血管能量成像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5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应用CPA技术检测其血流,测其血流的阻力指数RI,术后对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MVD,行其统计学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的MVD(48.84±6.19)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20.90±2.71,P<0.05),恶性肿瘤中CPAⅢ级的MVD(50.37±5.46)显著高于Ⅱ级(32.11±3.71,P<0.05)。良、恶性卵巢肿瘤的MVD与CPA的血流分级呈正相关(r=0.455,r=0.823,P<0.05)。卵巢恶性肿瘤的RI值(0.36±0.06)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0.68±0.07,P<0.05),RI值与MVD呈负相关(r=-0.806,P<0.05)。结论病理形态学基础表明,CPA在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能量多普勒(CDE)超声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CDFI、CDE对133例(196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了超声检查,分析病变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10例,恶性肿瘤23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21/23),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21/23),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18/23);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2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FI、CDE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鼠模型的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规律。方法 将人PC 3m前列腺癌块移植于 48只Balb/C雄性裸鼠皮下 ,选用鱼精蛋白作为血管生成抑制剂。随机将荷瘤裸鼠分成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 ,各组依据治疗和观察的不同时间段再分为A、B两个亚组。计算机辅助测定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和超声造影血流信号象素网格数 ,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对照分析。结果 在A组中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的血流信号平均象素网格数分别为 1.44、2 .13、5 .75 (P <0 .0 1)。结论 多普勒超声能有效地显示血管生成抑制剂引起的肿瘤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及其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CDFI鉴别甲状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肿瘤的血管分类,术后分别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D),抗F8多克隆抗体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及VEGF染色强度.结果甲状腺癌MVD及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以CDFI Ⅲ型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为53.13%,特异性100%,CDFI与MVD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3081(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涎腺肿块高频声像图特点,并评价CDFI对涎腺肿块的应用价值,旨在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用CDFI对48例涎腺肿块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高,良、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33.3%(11/33)、73.3%(11/1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超声能确定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而CDFI对涎腺肿块的囊、实性和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动态增强(DCE)MRI的各项参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早期增强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最大强化率(Slmax)、达峰时间(Tpeak)、MIP图血管计数(NTV)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52例确定一周内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行术前DCE-MRI扫描,记录上述参数。对切除病变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边缘MVD(mMVD)、中心MVD(cMVD)和VEGF的表达。将DCE-MRI各项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病变的mMVD、VEGF表达与TIC类型、Tpeak、及NTV育相关性;其中TIC类型与mMVD关系最为密切,Tpeak与VEGF之间的关系最密切;cMVD与各参数间无明显线性关系。52例患者中乳腺癌22例,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的TIC呈Ⅲ或Ⅱ型,EER、NTV和DMVD、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而Tpeak及SImax显著低于良性病变(P〈0.005)。Slope在良、恶性病变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DCE—MRI多项参数中,TIC类型、NTV、Tpeak与MVD和VEGF有相关性,反映了良、恶性病变的血管生长差异,具有很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 CDE和 CDFI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 CDE和 CDFI显像各种肾肿瘤 5 1例 ,分析不同肿瘤的血流供应特征 ,并比较 CDE和 CDFI的显像优劣性。结果 :CDE显示 97.2 %的肾细胞癌血流丰富 ,其中 级血流占 80 .5 % ,且 5 0 %出现异常血流形态。而肾盂癌和肾良性肿瘤血流分级均为 0~ 级 ,血流形态单一 ,与肾细胞癌明显不同 (P<0 .0 1)。 5 2 .9%的肿瘤血流显示 CDE>CDFI,47.1% CDE=CDFI,无 1例 CDE相似文献   

13.
目的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前列腺结节血流灌注,并测定前列腺结节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超声成像技术及定量分析软件对43例经腹部前列腺超声发现49个前列腺异常结节的患者进行经腹部前列腺超声造影,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节MVD,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外腺恶性结节、外腺良性结节和内腺良性结节的MVD分别是48.13±11.36、15.38±1.51和25.17±4.42,前列腺外腺恶性结节的MVD高于外腺良性结节和内腺良性结节(P〈0.01)。结节造影峰值强度为(24.72±5.39)dB,MVD为34.35±15.78;前列腺结节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0.845,P=0.000)。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客观反映前列腺病灶组织的微血管分布,与MVD相关性好,在观察前列腺病灶组织灌注的变化上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剂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微血管生成。方法对69例乳腺病变患者(28~72岁)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模式、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微血管密度指数(MDI)等相关参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表达、MVD,并与超声造影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取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证实69例乳腺病变中,19例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布模式及灌注模式与MVD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恶性肿瘤造影剂平均强度及达峰强度高于良性肿瘤(P<0.05)。超声造影剂平均强度、达峰强度及曲线下面积与MVD具有正相关性(P<0.01)。MDI与MVD、VEGF表达均为正相关(P<0.01),而超声造影其他相关参数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VEGF相比,超声造影部分相关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可作为评价乳腺微血管生成的有效工具,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组织中MVD计数及CD44v6,VEGF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44v6,VEGF基因蛋白和胃癌微血管密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染色方法检测59例胃癌,10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病变和13例慢性胃炎组织的CD44v6,VEGF,CD34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和71.2%,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及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中MVD值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及慢性胃炎组(P<0.05),CD44v6和VEGF的表达及MVD与是否浸润浆膜、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MVD计数分别与CD44v6表达,VEGF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和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是反映胃癌生物学特性良好的指标,对判断胃癌的浸润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基底膜标记物层粘蛋白表达与涎腺肿瘤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人层粘蛋白多克隆抗体对83例涎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层粘蛋白在延腺良性肿瘤中实性上皮四周围呈连续的阳性染色。在高分化涎腺恶性肿瘤中癌巢周围基底膜常为线状阳性染色,但染色不规则、不连续或断裂。低分化癌多呈碎片状或不定形颗粒状基底膜染色,有些区域基底膜缺如。结论层粘蛋白的染色有助于观察癌巢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及侵袭行为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其三维彩色能量成像在肾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肾脏肿瘤 2 8例 ,之后对其中 2 1例肾癌进行三维彩色能量成像观察。结果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显示 86 %肾癌内部血流丰富 ,其中 级血流占 6 2 % ,而肾良性肿瘤血流分级为 0~ 级。 86 %肾癌三维彩色能量成像显示出“珊瑚状”立体构架图 ,可获得较为直观、完整的立体血管网图像。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其三维彩色能量成像较直观、完整地显示肾脏肿瘤血流状态 ,灵敏度高、连续性好 ,为肾脏肿瘤的良、恶性判断上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8.
口腔小涎腺肿瘤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口腔小涎腺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对1992—2006年间收治的37例小涎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口腔小涎腺肿瘤,良性肿瘤12例,占32.43%;恶性肿瘤25例,占67.57%。良性肿瘤中的混合瘤多见,占良性肿瘤的66.67%。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为多,占恶性肿瘤的32.00%,手术加放疗者占恶性肿瘤的64.0%,5年生存率为75.0%。结论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多于良性肿瘤。外科手术是口腔小涎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良性小涎腺肿瘤,足够的安全边界是减少复发的关键;对于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3D-CPA)特点及其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3D-CPA鉴别卵巢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40例卵巢癌,27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术前应用3D-CPA检测肿瘤的血管分布类型并计算肿瘤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术后分别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VEGF染色强度。结果:卵巢癌的MVD及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5)。以3D-CPA血管指数>0.02条/cm^3诊断卵巢癌敏感性77.5%,特异性81.5%。卵巢癌的血管指数与MVD呈等级相关(rs= 0.503,P<0.01)。结论:3D-CPA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能量多普勒(PDI)技术检测膀胱癌肿瘤内血流相对灌注率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直肠PDI技术检测45例膀胱癌患者肿瘤内血流信号,计算相对灌注率,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MVD及VEGF表达.结果 肿瘤内血流相对灌注率与MVD、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MVD、VEGF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浸润程度相关.VEGF表达阳性者MVD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结论 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上述免疫组化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膀胱癌的血管生成特征,有助于对膀胱癌血管生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