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扬刺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6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刺治疗,以牵正穴为主穴并采取扬刺手法,随证配穴,观察治疗效果、年龄与疗效关系、年龄与病程关系.结果:总有效率95.6%,患者年龄小疗效好,病程短见效快.结论:牵正穴是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穴位,采取扬刺方法增强了其疗效,为治疗此病提供更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牵正穴温针灸配合桂枝汤加味治疗风寒型面神经麻痹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收治的84例风寒型面神经麻痹患者,按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牵正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牵正穴温针灸联合桂枝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下关、牵正穴施行隔牵正散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特发性面神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足三里肌注甲钴胺,治疗组采用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otr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Potrmann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7.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明显改善,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种泰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85-1286
目的:观察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结合针刺透穴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黄莺 《光明中医》2022,(16):2992-2994
目的 探讨牵正穴温针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药物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联合牵正穴温针灸,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安全系数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患者均采用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结果:25例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用桂枝牵正散配合马钱子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252201)赵云志,叶长青,孟建平关键词:面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膏贴,@牵正膏/治疗应用1992年6月~1994年6月,我们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  相似文献   

8.
逐邪牵正汤热敷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河北省磁县东城营卫生院(056500)龚爱春*主题词面神经麻痹/外治法热敷疗法针刺@逐邪牵正汤/治疗应用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逐邪牵正汤行患处热敷疗法为主,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及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采用透刺电针的方法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排除脑血管疾病、肿瘤、白血病等所致的面神经麻痹 ,符合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诊断。 2 2例中 ,男 1 3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6 2岁 ,以 3 0~ 5 0岁段最多 ;为急性发病的单侧面神经麻痹 ;病程 9~ 2 5天 ,最长 1例 46天 ;全经药物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  取穴 :患侧翳风、下关、颊车、地仓。  针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右手持 2寸毫针 ,左手拇、食指捏起翳风穴皮肤 ,快速刺入皮下后向牵正穴透刺 1 .5…  相似文献   

10.
自1976年以来,应用针灸综合治疗仪,G6806针灸治疗仪治疗面神经麻痹97例,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97例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6岁。病程7天以内到64例,8天以上33例。左面神经麻痹者49例,右面神经麻痹者48例。二、治疗方法:主穴:地仑、颊车、牵正。配穴:迎香、合谷。眼闭合不全加太阳、睛明;额纹消失加上星、头维、阳白。电针方法:针刺地仓透颊车接正极,牵正接负极。波型:疏密波,调节电感至病人能耐受为宜,电针15分钟,其他穴位留针15分钟后,一并出针即可。每日电针一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三疗程。三、治疗结果:治愈:面神经麻痹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对照组15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龙附牵正汤能显著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电针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济宁市中区人民医院(272105)邱美玲济宁骨伤医院(272107)刘志新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电针牵正散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28d。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41例口服牵正散加味配合针灸、西药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痊愈16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徐国栋 《光明中医》2016,(16):2361-2363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巨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配合巨刺法可提高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牵正胶囊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用15天;治疗组加用牵正胶囊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改良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面部残疾指数(PDI)、躯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胶囊联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有较快、较好的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探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最佳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将11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d,最长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8.3%和49.2%;21天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8.3%和.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电针矫正穴为主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8.
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8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对28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辨证施治,初期采用浅刺透穴,手法以泻为主;恢复期采用浅刺透穴,手法以补为主并加艾灸.针灸治疗,1次/d,留针30 min/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针刺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为99.31%.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笔者采用挑刺、针灸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15 0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临床挑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15 0例 ,其中男 92例 ,女 5 8例 ;年龄最小者 2岁 ,最大者 66岁 ;发病时间最长者 0 5浕 ,最短者 1d。2 治疗方法用三棱针沿患侧口腔内颊粘膜咬合线挑刺数处 ,深度达粘膜下 ,凡有血管可见者可直接刺破出血为度。隔 2d挑刺治疗一次 ,一般患者挑刺治疗 2次~ 3次为宜。毫针刺取太冲 ,地仓透牵正 ,翳风、迎香、合谷、太阳等穴交替使用 ,每次取 6穴~ 8穴为宜 ,每日针刺…  相似文献   

20.
方兴 《中医药研究》2009,(10):1167-1168
目的观察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弥可保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予牵正散治疗。治疗28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检测患者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0.6%,预后良好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60.0%,预后良好率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