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319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中线移位、血肿破入脑室、起病时意识状态及有否并发症对预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均P<0.001);出血量的大小、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情况、血糖、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发病后的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P<0.05);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血脂水平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出血部位、中线移位、血肿破入脑室、起病时意识状态及有否并发症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319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出血部位、中线移位、血肿破入脑室、起病时意识状态及有否并发症对预后有非常显著的异常(均P〈0.001);出血量的大小、高血压病史及治疗情况、血糖、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的异常、发病后的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P〈0.05);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血脂水平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 出血部位、中线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脑出血预后因素.方法 对10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及辅助检查等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影响生命的相关因素包括:意识状态、发热、颅内出血部位、是否破入脑室及白细胞增高.结论 幕下出血、发病后意识障碍、体温≥37.5℃、白细胞增高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52倒手术治疗分析:脑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取决于出血部位是否接近脑室;手术方式选择与出血部位、血肿大小、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及性状有关;Ⅲ、Ⅳ脑室及中脑导水管铸型是临床预后的决定因素;尽快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是治疗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急诊手术的预后与术前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我院自2014年12月份至2017年3月份60例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手术的术前相关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分成两组:预后良好组(ADL评分I-III级)和预后不良组(ADL评分IV、V级以及死亡病人),对于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有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术前收缩压、术前GCS评分、脑疝情况、出血部位、术前血肿量以及血肿破入脑室这些术前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术前GCS评分、脑疝情况、血肿破入脑室、出血部位这些因素和预后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性别、年龄以及术前血肿量、术前收缩压这些因素和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疝情况、血肿破入脑室进入回归方程,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GCS评分因素达到了边缘显著意义(P=0.069)。结论脑疝、破入脑室、术前GCS评分低这些术前因素提示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急诊手术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总结89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并将其分成好转组和无好转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χ2检验,分析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以老年人常见,其常见出血部位为小脑半球.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血压≥200/100mmHg、有脑干症状及体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脑疝形成等并发症;出血部位近中线、血肿直径≥3cm、出血量》15ml、有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的高血压出血患者预后差.结论 需密切注意上述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防治相关并发症;出血量大,近中线出血,合并脑积水及破入幕上脑室患者,情况允许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67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及治 疗方法等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影响生命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起病时的意识状态、瞳孔改变、脑膜 刺激征、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血肿破入脑室的范围。结论 治疗方面应以个体化原则来选择内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回顾1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其中发生胃肠道出血者51例。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促使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胃肠道出血的各种可能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血肿量、出血破入脑室及合并呼吸系统感染这6个因素是导致盲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其中后4个因素最显著(P<0.01),早期减压应是预防胃肠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选取的自变量赋值后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预后良好30例(44.12%),预后不良38例(55.8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预后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出血量60mL、术前GCS评分低、血肿破入脑室及手术时机6h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回顾1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其中发生胃肠道出血者51例。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促使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胃肠道出血的各种可能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意识状态、出血部位、血肿量、出因破入脑室及合并呼吸系统感染这6个因素是导致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其中后4个因素显著,早期减压应是预防胃肠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影响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67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及治疗方法等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影响生命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起病时的意识状态、瞳孔改变、脑膜刺激征、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血肿破入脑室的范围。结论 治疗方面应以个体化原则来选择内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总结1991年5月至199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其中发生消化道出血者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促使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1出血部位,2意识状态,3血肿量,4出血破入脑室,5使用激素这5个因素显示统计学意义。但进入Logistic多变量回归模型的因素只有出血破入脑室。结论出血破入脑室可能是导致消化道出血最危险的因素,尽早减压应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简便的可参考方法。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19项变量及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进行记录分析,通过多因素逐步判别和寻找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评分、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脑疝发生情况、并发症6个变量为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上述6个因素对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为指导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脑出血CT影像学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0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与CT表现的关联.结果 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估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有效参数.将以上3个参数综合起来组建方程1与方程2来估测预后.另收集1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方程进行复核.结论 通过方程1与方程2可以将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是否破人脑室3个参数综合起来更确切地估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综合分析了1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其生命预后,表明,脑出血破入脑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生命预后尤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但与血肿量,中线移位并不呈正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血液量及其呈现的物理状态是影响生命预后的决定因素。清除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血压变化的因素。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术后收缩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年龄、出血破入脑室、小脑出血、术前收缩压等,且为正相关。与术后舒张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小脑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基底节内侧型、术前舒张压,为正相关。结论:下列情况易出现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血压波动:(1)年龄〈55岁;(2)术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一般情况:钻颅组: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岁。34例有意识障碍,平均血肿量56.8ml。14例出血破入脑室。按陈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重型4例,中型30例,轻型7例。开颅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7岁。37例意识障碍,8例有脑疝,平均出血量57.6ml。15例出血破入脑室。按上述分级法重型14例,中型25例,轻型1例。2.手术治疗情况:全部病人均在发病后24h内手术。钻颅组:钻颅,CT引导下用内径4mm的单开侧孔硅胶管穿刺并抽吸血肿至观察到脑皮层低于骨孔内板并恢复脑搏动。术后1,3d复查CT调整导管位置和侧孔方向再行血肿抽吸,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4例,比较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在性别、年龄、HICH知识知晓、高血压病程、心脏病史、家族性脑出血史、糖尿病、出血部位、血肿量、破入脑室、入院GCS评分、就诊时间、肺部感染间的差异,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30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84例,预后不良120例,其中死亡31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性别、高血压(≥10a)、血糖(8mmol/L)、HICH知识知晓、血肿量、破入脑室、入院GCS评分、就诊时间及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血肿量及入院GCS评分为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性别、血肿量及入院GCS评分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03例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或随访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作为预后评价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破入脑室、GCS评分、瞳孔变化、并发症及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者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出血量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预后为ADLⅠ级14例、ADLⅡ级10例、ADLⅢ级11例、ADLⅣ级15例、ADL V级7例、ADLⅥ级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破入脑室、GCS评分、瞳孔变化、并发症及入院时收缩压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和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死亡风险的出血量阈值为≤6 mL。结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的预后较差,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出血部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脑实质内血肿量、手术时机、术后有无再出血9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日常生活能力(ADL)1~3级为预后良,ADL 4~6级为预后差.结果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出血部位、脑实质内血肿量、手术时机及术后有无再出血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有无再出血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x2=54.820,P<0.001).术前GCS评分与ADL分级存在负相关(rs=-0.765,P<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有无再出血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最具参考性的指标,系统了解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助于规划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