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60度心理支持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74例NSCLC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360度心理支持。观察术前1d和入室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拔管天数和住院天数、术前2d及术后3d的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室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天数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360度心理支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减轻应激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8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术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分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睡眠、疼痛等主观指标及住院天数、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除SCL-90总均分外,PSQI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食欲得分高于对照组,总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在心功能Ⅳ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 院心功能Ⅳ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 按照心脏瓣膜置换术常规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康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护 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机应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促进心功能Ⅳ级心脏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程瑾 《妇幼护理》2022,2(2):255-257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后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施护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各 46 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 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 SAS 评分及 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及 周围环境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通过在术后强化心理护理,能 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干预)各51例,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平稳度过围术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为临床外科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心理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有80.28%的患者术后处在放松的状态,远高于对照组的4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放松心情,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龄未婚先孕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收治的70例低龄未婚先孕为研究对象,均行人流术,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人流的健康知识得分、手术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龄未婚先孕者常合并有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的性生活频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RET)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签法将9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RET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各46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BDI-Ⅱ-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中高水平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RET结合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精神病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年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入院、出院指导;心理干预组由责任护士分别在入院当天、术前2d、术前1d、手术当天、术后1d、术后5d、出院前1d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和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按期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按期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惠者满意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用于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治疗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术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工作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心理分级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PTCA)加支架植入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两组进行常规术前治疗、护理 ,对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术前和术后 3~ 6个月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两组SCL 90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两组接受介入治疗后SCL 90评分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 ) ,术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1 )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术前和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 )介入治疗可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3)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对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肺结核再发率、焦虑症状及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肺结核再发率、焦虑症及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变化及术后不良心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干预组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干预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干预组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术中和术后生命体征更平稳,降低术后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异常子宫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中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日常护理和疾病预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手术患者中,能够增加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术后腹痛、呕吐等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变化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角色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GQOL-74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定向差异性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社交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204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定向差异性护理。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PIN)、不育不孕认知状态调查表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交焦虑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比较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社交焦虑状态评分(害怕、回避、生理反应、总分)、认知状态评分(生殖解剖知识、不孕不育概念、诊断根据、造成不孕不育的因素、受孕条件与治疗方法)及心理弹性评分(坚韧、力量、乐观、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社交焦虑状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 结论定向差异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社交状态、认知状态及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C H 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对照组干预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CHF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