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实施阴道分娩的199例产妇。其中2015年75例产妇为对照组,2016年124例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产妇分娩安全,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有效的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4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阴道分娩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降低感染、宫颈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将86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围生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会阴撕裂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就诊于本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6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综合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减少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后尿潴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妇,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平均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出产妇产后出血率5.0%低于参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2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以及24h出血量均低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参照组产妇的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预见性干预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探讨其对降低产后出血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260例阴道分娩产妇,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预产期48小时内干预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不良情绪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61%)优于对照组(78.4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及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顺产产妇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第四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产后疼痛评分、分娩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四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1、2、3、6 h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后出血情况,有利于产程缩短、疼痛减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显著.方法 将264名阴道分娩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后出血患者占比和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患者占比和产后出血量等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30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 h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可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在护理前及护理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产妇的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260-4262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分娩的产妇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0%,26/27)高于对照组7(0.37%,1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产妇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采取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27例产妇产后出血,研究组15例产妇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67%,对照组为6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产妇分娩前后由助产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取得理想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使母婴结局获得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接收的180例阴道分娩孕产妇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9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5例(5.56%)发生产后出血,对照组有16例(17.78%)发生产后出血,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89.2±16.8)ml和24 h出血量(184.6±21.9)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是一种科学有效护理模式,在保障阴道分娩产妇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12月产科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予以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出血率为4.7%,对照组产妇出血率为1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分娩后2 h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的过程中,辅以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后的出血率,同时还可减少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在保障产妇健康与安全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产科诊疗1组2015年期间收治的369例剖宫产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手术期护理,2016年收治的38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出血量为(341.96±95.08)mL,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为(315.36±90.61)mL,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预见性护理能早发现早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从而减低产妇术后24h出血量,确保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房助产士预防产后出血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正常分娩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4 h出血量、产后总出血量、产后2 h出血人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及产后总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密切观察,及时诊断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艾灸组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20U静滴,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中药,中药+艾灸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观察3组产妇产后2h、2~ 24h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宫底高度变化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2h、2~ 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多于中药组和中药+艾灸组,且中药+艾灸组产妇产后2h、2 ~ 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中药组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宫底高度比较,中药+艾灸组<中药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0%;中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0%;中药+艾灸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98例高危妊娠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分娩结局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为(187.43±16.50) ml、(349.51±22.79) ml,少于对照组的(214.54±18.47) ml、(376.04±17.5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8.16%、产后出血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24.49%、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200例,其中100例为经阴道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经阴分娩观察组(50例)和经阴分娩对照组(50例);另100例为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剖宫产观察组(50例)和剖宫产对照组(50例)。经阴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常规静滴缩宫素,经阴分娩观察组和剖宫产观察组加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经阴分娩对照组和剖宫产对照组加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较经阴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各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经阴分娩的产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剖宫产产妇中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米索前列醇临床疗效相当;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较米索更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