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l、TIMP3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3例老年人NSCLC组织中MMP2、MMP9、TIMPl、TIMP3表达情况.结果 MMP2、MMP9、TIMPl、TIMP3在老年人NSCLC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4%、62.1%、57.3%、52.4%。MMP2、MMP9与老年人NSCLC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TIMPl、TIMP3与老年人NSCLC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结论 MMP2、MMP9促进老年人NSCLC淋巴结转移。TIMPl、TIMP3抑制老年人NSCLC淋巴结转移,MMP2、MMP9、TIMPl、TIMP3可作为判断老年人NSCLC早期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董桂兰  要瑞莉 《山东医药》2007,47(17):26-27
目的研究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Kiss-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组)癌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标本Kiss-1和MMP-9的表达。结果NSCLC组Kiss-1阳性表达率为20%,MMP-9阳性表达率为60%。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比较MMP-9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Kiss-1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NSCLC组织中,Kiss-1和MMP-9均呈高表达,但MMP9阳性率更高,检测MMP-9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该院的32例正常肺组织、32例非典型增生肺组织以及38例NSCLC组织中OPN与MMP-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OPN在正常肺组织、非典型增生肺组织及NSCLC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与非典型增生肺组织(P<0.01),而MMP-2在后两者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P <0.05,P<0.01).根据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OPN与MMP-2阳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小于阴性组(P<0.001).结论 OPN与MMP-2为NSCLC的负性预后因子,即OPN与MMP-2阳性表达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O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活性.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明胶酶谱法同时测定7例病理确诊NSCLC患者及2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MMP-2表达情况,分别显示蛋白质表达的量和强度,分析MMP-2活性.结果 9例标本均有MMP-2表达,但NSCLC患者外周血中MMP-2活性较健康志愿者高.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MMP-2的表达活性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28例良性肺病变中CB和MMP-2的表达情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B和MMP-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CB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肺病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蛋白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肺癌组织中CB、MMP-2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B和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联合检测CB和MMP-2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2(M 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7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MMP-2的表达.结果 核心蛋白聚糖在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为60.0%,而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为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在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为20.0%,在NSCLC组织中表达率为71.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分组间,核心蛋白聚糖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除原发肿瘤大小分组外,MMP-2表达在上述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在NSCLC呈现异常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异常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核心蛋白聚糖和MMP-2参与NSCLC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的改变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30名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NSCLC患者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在2个化疗周期后,评估NSCLC患者的化疗是否有效。在治疗前和2个化疗周期后,抽取NSCLC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MMP-9水平。结果化疗前,NSCLC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SCLC患者血清MMP-9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 MMP-9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化疗有效的一个指标,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 (E cadherin ,E 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995~ 1997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 9和E cad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 6 2例NSCLC患者组织和 18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中的MMP 9的阳性表达率和E cad的异常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5 )。MMP 9、E cad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MMP 9、E cad可作为判断NSCL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其它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等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测疾病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方法和多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分别测定7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以及16例健康人体血清中MMP-9、CEA、NSE、CA125和CA19-9的水平,比较5项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MMP-9、CEA、NSE、CA125和CA19-9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组(P<0.01),其中血清MMP-9检测对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较高。另外,MMP-9的水平随肿瘤体积增大、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进展而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MMP-9与CEA、NSE、CA125和CA19-9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血清MMP-9还是一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等疾病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SCLC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MMP-9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MMP-9的含量及RT-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MMP-9基因启动子平均甲基化密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3.5±4.7vs40.6±3.8,P<0.05);NSCLC组MMP-9mRNA表达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35±0.31vs0.76±0.07,P<0.05);NSCLC组MMP-9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597±143vs242±65,P<0.05)。MMP-9甲基化状态与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无关(P>0.05);MMP-9mRNA表达及MMP-9蛋白水平与NSCLC的组织类型无关(P>0.05),但和TNM的分期有关:Ⅲ期、Ⅳ期MMP-9mRNA表达及MMP-9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Ⅱ期(P>0.05)。经相关性分析,MMP-9mRNA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密度变化成正相关(R=0.79,P<0.05);MMP-9含量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密度变化成正相关(R=0.82,P<0.05);MMP-9含量与MMP-9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77,P<0.05)。结论 NSCLC患者MMP-9基因启动子处于低甲基化状态,其通过增强MMP-9mRNA表达及促进MMP-9蛋白分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EGF-C、VEGFR-3、CD105及CD68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和淋巴管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ESCC、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VEGF-C、VEGFR-3、CD105和CD68蛋白的表达. 分析这些蛋白表达与ESCC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ESCC、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C、VEGFR-3、CD105和CD6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VEGF-C:82.0%, 47.4%, 26.0%;VEGFR-3:72.0%,36.8%, 18.0%;CD105:30.53±7.42, 0, 0;CD68:50.89±10.36, 14.10±3.59, 11.30±3.72),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VEGF-C、CD105和CD68蛋白均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 VEGFR-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 ESCC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与VEGFR-3呈正相关关系( P<0.01), 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的病例分别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计数和CD105阳性表达血管数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C、VEGFR-3、CD105和CD68蛋白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预测淋巴管及血管转移的分子指标之一, 为临床的免疫治疗和抗淋巴管及血管转移治疗提供客观、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密度与CD105、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CD105、CD31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取61例术前未作放、化疗及免疫治疗胃癌病人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CD105、CD31的表达,并定量计数胃癌组织微血管。结果胃癌组织中CD105及CD31标记的MVD在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微血管计数CD105〈14个,CD31〈34个(200×)的胃癌病人预后较好,而微血管计数CD105≥14个,CD31≥34个(200×)预后较差。结论胃癌MVD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血管生成分析和微血管密度计数是评价胃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31、CD34和CD105蛋白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ESCC和1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标本进行标记染色,按Weidner法计算三种蛋白标记物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在ESCC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VD-CD31、MVD—CD34及MVD-CD105均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尸〈0.01;MVD-CD31、MVD—CD34与ESCC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VD—CD105与ESCC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ESCC组织中MVD—CD31、MVD—CD。均显著高于MVD-CD105(P〈0.01)。结论CD31、CD34和CD105蛋白表达在ESCC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三者可望为判断ESCC发展及利用血管抑制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浸润性肺腺癌进行CD105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状态研究,为在浸润性肺腺癌中,针对CD105的抗血管新生治疗的可能提供病理形态依据。方法:对46例浸润性肺腺癌标本进行CD31和CD105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内区域及肿瘤旁形态正常肺泡组织的微脉管密度(MVD)。结果:在肿瘤旁形态正常肺泡组织中,平均MVD-CD31是106.7±41.0,在肿瘤内区域是54.5±22.6。在肿瘤旁形态正常肺泡组织中平均MVD-CD105是0.5±0.4,在肿瘤内区域是43.1±19.8。在肿瘤旁形态正常肺泡组织中MVD-CD105与MVD-CD31的比值是0.004±0.003,而在肿瘤内区域是0.781±0.104。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在浸润性肺腺癌肿瘤区域内血管特异性表达CD105。此发现可能会对未来以CD105为靶点的抗血管新生治疗,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应用,提供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VEGF-C、CD10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密切相关。VEGF-C通过促进胃癌淋巴管生长、改变胃癌微循环,从而促进胃癌的生长、转移;CD105作为血管标志物,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密切,在胃癌血管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VEGF-C及CD105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90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组织(HCC组)、60例癌旁组织(癌旁组)及60例正常肝脏组织(对照组)中的CD90,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D90阳性表达率HCC组为76.7%(46/60)、癌旁组为48.3%(29/60)、对照组为0,3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CD90表达与HCC患者的性别、民族、有无门静脉瘤栓、包膜是否完整、TMN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与HCC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高低、乙肝病毒是否阳性无关(P均>0.05)。结论 CD90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高表达,HCC组织中表达更高;癌组织中CD90表达有助于HCC患者预后的判断,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可溶性CD105与hs-CRP水平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可溶性CD105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82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可溶性CD105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AMI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UA组(P<0.05),UA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SA组(P<0.05),SA组血浆hs-CRP水平与对照组类似(P>0.05)。2.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血浆可溶性CD105水平逐渐增高。AMI组显著高于UA组(P<0.05),UA组高于SA组(P<0.05),SA组高于对照组(P<0.05)。3.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105与hs-CRP水平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hs-CRP水平与血清可溶性CD105呈正相关,提示炎症与斑块新生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中可能有相互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 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3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及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并比较两者不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和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 P<0.05); 在结直肠癌中,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8.375,14.284,7.948,均P<0.05); ESA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16.918,15.195,10.395,7.681,均P<0.05); ESA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 r = 0.614,P = 0.000).结论:ESA与CD4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同步检测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4s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6例胃癌(胃癌组)、25例浅表性胃炎(胃炎组)和25例胃上皮不典型增生(增生组)中CD44s mRNA的水平。结果胃炎组无阳性表达;增生组中阳性率为20%;在胃癌组中阳性率为62.12%,胃癌组低分化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CD44s mRNA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转移有相关性;CD44s mRNA基因水平可作为判断胃癌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浩  徐洪涛  邢同京  咸建春  叶军  张立新 《肝脏》2010,15(3):174-176
目的比较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low两种设门方法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界定效果,并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HBV携带者24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4例,正常对照者25例,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对照组和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采用CD4^+CD25^+FoxP3^+设门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采用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在正常组和患者组均呈正相关(r=0.506,P〈0.05;r=0.556,P〈0.01)。以CD4^+CD25^+CD127^-/low设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HBV携带者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reg的水平分别为(10.65±2.86)%、(8.56±2.01)%、(8.75±3.04)%和(7.33±1.17)%。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慢性HBV携带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Treg表达水平与HBV病毒载量之间均无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表达水平与ALT之间无相关,HBeAg阳性患者组和HBeAg阴性患者组的Treg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CD25^+CD127^-/low设门方法检测外周血Treg与CD4^+CD25^+FoxP3^+设门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前者更为简单、实用。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HBV携带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reg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