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身脏腑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盛衰,是有其时间周期节律性的,即气血按照十二时辰的自然顺序,依次向十二脏腑经络流注。其气血流注的顺序系寅时始自肺经,丑时终于肝经,每个时辰各流注一脏腑经络,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当气血流注到某一脏腑经络时,该脏腑经络中的气血即旺盛,当脏腑经络有病变时,则常在其气血流注的时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探讨发热的择时用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茗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603-604
本文探讨人体发热的节律性变化,提出依时辨阴阳、察气血、定脏腑以诊察发热;在给药方面,认为应结合脏腑、经络功能的节律性变化而施治,方能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医阴阳气血理论入手,从病因病机、气血阴阳、现代研究几个角度对月相盈亏与不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说明月节律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并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医家利用月节律治疗不寐的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腧穴的动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芳  唐勇  刘旭光  梁繁荣 《四川中医》2008,26(6):103-105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腧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腧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性和治疗效应都呈现出动态变化性.腧穴的动态性与气血运行的恒动性、生命活动的节律性、机能状态的反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医妇科以奇经八脉和经络学说作为调治妇科病的理论基础。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特别重视气血的生化、调养,统摄。还重视从肝、脾、肾三经论治。在中医理法上注重阴阳水火,注重肾肝脾(胃),注重冲任气血,注重节律周期。用方上注重方与机合,方与期合,用药平和严谨,动静相宜。  相似文献   

6.
"缪刺法"作为古老的针刺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该文通过探讨缪刺针法与月引力的关系,指出月引力节律变化影响人体的气血盛衰,气血盛衰与缪刺治疗的刺激量有关,表现为刺激量随月节律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浅谈《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内经》对人体"月节律"的认识,说明人体气血运行的"月节律"周期性规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周期性变化是密切关联而有其一致性。现代专家学者应用《内经》的理论,对"月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从生命节律看《内经》“时脏脉”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内经》关于春弦、夏洪(钩)、秋毛(浮)、冬石(营)即"四时五脏脉"(本文简称"时脏脉")的论述,以祖国医学传统理论观点看,它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观念基础上的.如果从近年新崛起的"时间生物学"所研究的生命节律而言,它体现了人体脏腑、气血、经络活动等与自然环境四时周期性变动相适应的节律性.为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精华,以便按照中医理论特点进行脉象的现代研  相似文献   

9.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学说总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三部分。经络学说总论包括经络的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具有四项生理功能: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与传导;调节机能平衡。对于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时间医学-生命节律理论指导下,研究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律,对于目前指导缺血性中风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在年节律方面,应注意季节不同人体的生理表现不同;不同的季节气候,会对发病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季节应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在月节律方面应关注月亮盈亏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在日节律方面应关注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阴阳气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 ,这是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但从解剖学的角度上看 ,人体除血管外 ,并不存在另外一种可以运行血液的通路。因此有人认为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实属荒谬之言 ,也有人因此否定经络的存在。笔者认为若不能从理论和临床上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这一观点的科学性 ,经络学说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如果仅仅把经络解释成是古人对血管的肤浅认识 ,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对经络与血管的问题 ,古人早在《内经》中就有了经络和血脉之区分 ,而且也了解了心与血脉的关系。如《素问·…  相似文献   

12.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经络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疾病的轻重以及病势的转归。通过辨识病邪在脏腑与肢体的内在关系、时间进程中的内在变化、气血流注时的空间层次,推测经络病机为经络病机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冲脉循行上行四线下行一线,各线阴阳属性有待辨析;跷脉属并联支路,计入经脉总长是错误的;躯干部腹面与背面经脉条数不相等,全身阴性经脉与阴性经脉、阳性经脉与阳性经脉、阴性经脉与阳性经脉皆长度不等比例不同,经穴总数缺乏法度且阴阳经穴数量既不相等又不成比例,无法形成周期性节律和阴阳相贯串联流注;<灵枢·逆顺肥瘦>对十二经脉循行的描述未反映气血运行全貌.结论:客观存在的经脉数目、经脉长度、经脉循行分布、经穴总数及其各条经脉所属经穴数量等.较目前公认状况悬殊较大,现有经络学说有待探讨修正.  相似文献   

14.
正月经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有规律的月经来潮是女子气血阴阳变化功能正常的表现。《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记载:"月经的节律与月相盈亏的节律相一致";《类经》亦载:"月事者,女子经水按月而至,其盈虚消长应于月象";不仅如此,李时珍、张介宾等众多医家在月经的调节方面均认为月经的周期性变化与月亮盈亏时间的一致性,其实就是天人相应的表现。本文拟从月亮盈亏与月经周期的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医时间医学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医时间医学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同时提出"因时制宜"这一时间治疗学理论。时间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包括昼夜节律(经脉气血流注节律、五脏主时辰节律、卫气运行节律等)、月节律、年节律以及发病节律。中医时间医学还研究按时施针和择时用药,包括季节不同、病情不同、服药时辰有别等;研究依时  相似文献   

16.
赤艺  程为平  温伟 《陕西中医》2020,(10):1507-1509
探究中医针刺及方药对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通过研究各学者对于痴呆机制、症候特点及治疗的临床经验,认为痴呆病机可以从气血津液探究,早期病起气病,从虚实认识,进而进展血分,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之症。而津液发病者实证多为痰浊,虚症多是津液(精血)之不足,导致脑髓失养而发病。从经络发病认识,多与督脉、少阳、少阴及太阴经相关,盖因经络气血不畅,脑脉不通,或是经络气血不足,髓海失养,并结合经络脏腑理论,深层次探究经络对痴呆发病的影响。治则上从三因而论,作到个体化的治疗。针灸取穴可取头针、体针或是配合中药治疗,达到气血平衡,阴阳调和。故总结发现针刺方药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太阴经脉气血分布多少的问题,历来颇有争议。辨析其经脉气血多少对于传承和发展针灸经络传统理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入手,综合考虑脏腑功能、经络分布特点、与他经联系以及腧穴主治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管窥太阴经脉气血之多少。  相似文献   

18.
从经络理论出发,简要分析鼾症的经络病机及鼾症与经络学说之间的关系,提出针刺治疗鼾症当从少阳经调气,从督脉调神,从三阳经治痰,从阳明经调摄气血,兼从标本根结、四海理论论治。最终使经络通、气血行,有效改善患者夜间打鼾、眠差及日间嗜睡等症状,达到止鼾安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卢六沙 《中国针灸》1997,17(7):423-424
经络运行气血辨卢六沙(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主题词经络生理,气血运行本文是《经络实质探析外’的续篇之一,拟从运行气血的角度对经络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经络是细胞、细胞群(脏腑)生存的生理环境,它的物质基础是在生命期间处于胆自相液...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有很大比例,中医学从整体论治,以脾胃为重论治胸痹,取得较好效果。现从脾胃论治胸痹的临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理论基础1.中医理论:1从经络分布和气血运行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一种特殊网络系统。心与脾、胃经络关系密切,如《灵枢·脉经》曰:"脾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