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腮腺肿瘤治疗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涎腺肿瘤约 80 %发生于腮腺 ,其中良恶性肿瘤比例约为 4~6∶1。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首位。近 1 0余年来 ,涎腺肿瘤的治疗方式基本规范化 ,现将其归纳如下。一、腮腺部分切除术2 0世纪 60年代后期 ,我们发现腮腺一些较小的或位于腮腺后下部分的肿瘤 ,没有必要施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 ,而是在正常腺组织内做局部切除术 ,当时我们称之为区域性切除。近 1 0余年来 ,我们看到国外有类似这种术式的报告 ,他们称之为部分腮腺切除术 (partialparotidectomy) [1 3 ] 、次全腮腺切除术 (subtotalparotidectomy) [4] 、局限性切除(limitedexc…  相似文献   

2.
涎腺疾病     
Genistein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83的体外抗增殖作用;HSV-tk与p53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改良术式;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肿瘤中的突变与缺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涎腺透明细胞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涎腺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4v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研究,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67例临床总结,腮腺肿物231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p16、p2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不同手术方式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16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解剖面神经,肿瘤加腮腺区域性切除23例,肿瘤加腮腺浅叶切除94例,肿瘤加腮腺全叶切除46例.结果 手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7例,积液5例,涎漏1例.结论 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治疗原则是彻底切除,防止复发,对术后并发症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涎腺疾病     
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改良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涎腺沃辛瘤155例临床病例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并腺体区域性切除边界的界定;168例涎腺肿瘤临床分析;A—RDMJ对小鼠涎腺放射性损伤后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临床上十分常见 ,尤以腮腺多形性腺瘤为多。根据现有教科书的手术方法和作者的习惯 ,在切除多形性腺瘤时需将腮腺浅叶切除 ,同时结扎并切除腮腺导管。我们在腮腺浅叶切除时试保留腮腺导管 ,使深叶腮腺功能得以保留 ,故称之为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此法对 32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实施手术 ,并与前期行常规腮腺浅叶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对照。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99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患者 32例 ,均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年龄 2 5~ 5 6岁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5例。病史 1~ 10年…  相似文献   

7.
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 110例临床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或多形性腺瘤的病例作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加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10 6例病例得到 1~ 4年的随访。随访率96.3 %。无一例病例发生肿瘤复发。结论 腮腺肿瘤的复发和深叶腮腺组织剩留无内在联系。手术关键是保存有足够的安全切缘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术中的准确操作。适合于位于腮腺浅叶、峡部和下极的良性肿瘤和临界瘤  相似文献   

8.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良性上皮肿瘤,为涎腺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腮腺肿瘤的60%~70%,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我科自1990年8月至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21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2002-01—2008-06期间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81例,其中54例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2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3~9年。回顾性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的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4—2006年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局部面神经解剖并且保留腮腺主导管的术式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28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经过3~5年的随访无一例复发,均达到治愈目的。术后并发症:出现面神经颧支暂时性瘫痪1例,颊支暂时性瘫痪2例,经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 ~ 3个月后均恢复正常;发生腮腺局部积液4例,经穿刺抽液换药,加压包扎后均得到痊愈,无一例涎瘘发生;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但范围较小;愈后检查患者,手术侧凹陷不明显,面部左右基本对称,腮腺检查分泌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肿瘤及其就位腺体区域性切除的方法是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合适的手术方式。与标准的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术相比,能减少面神经损伤、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面部形态的对称性,避免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术与浅叶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1998年1月~2004年6月间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61例,其中2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3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3~9年.结果 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腮腺是唾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肿瘤多见于良性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名涎腺混合瘤,在涎腺肿瘤中最为常见,由肿瘤性上皮、粘液及软骨样基质组成,属于临界瘤,可以单发或合并其他类型的涎腺肿瘤同时发生,本院收治l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合并Warthin瘤患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讨论该疾病的组织来源、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腮腺多形性腺瘤行浅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3%。肿瘤复发后在有面神经的疤痕术区再行手术往往有一定困难。对累及面神经的复发肿瘤的手术治疗,目前意见尚未统一。有些学者主张切除全部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受累的面神经分支;另一些学者则建议作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部切除术,术后追加放疗。以防止邻近面神经鞘的残余肿瘤复发。作者复习21例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多形性腺瘤病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肿瘤次全切除,术后追加放疗(50~67Gy,平均50.5Gy)。21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7~53岁(平均33.7岁)。随访2~11年(平均随访期5.9年)。4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面神经周围仍有可见肿瘤,治疗后有3例复发;17例患者  相似文献   

14.
Warthin瘤为一种由腺上皮构成的肿瘤,在涎腺良性肿瘤中发生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10%。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和腮腺的淋巴结,偶见于下颌下腺及小涎腺.Warthin瘤癌变是极为罕见的,近年偶见Warthin瘤有癌变的报道。现将我科1例Warthin瘤恶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腺淋巴瘤发病因素与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腺淋巴瘤 (adenolymphoma)亦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papillarycystadenomatosum)或Warthin s瘤 ,系 1 972年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的正式命名。该病是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 ,其发病仅次于多形性腺瘤 ,约占涎腺良性肿瘤的 6%~ 1 0 % [1] 。近年来 ,腺淋巴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Kennedy报道腺淋巴瘤占涎腺良性肿瘤的 1 / 3 [2 ] ;俞光岩[3 ] 发现腺淋巴瘤在涎腺良性肿瘤的构成比由 70年代的 7.1 %上升到 90年代早期的 2 9.7%。现综述如下。1 与腺淋巴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基于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17.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腮腺主导管存留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的:评价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腮腺主导管保留的临术效果.方法:对66例临床诊断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病例,作解剖和保存面神经及腮腺主导管,切除腮腺浅叶及其肿瘤术.结果:(1)术后无肿瘤复发,(2)术侧无明显凹陷性畸形,(3)术后涎瘘明显减少.结论:腮腺主导管及其深叶的保留与肿瘤复发无关,该术式适应腮腺浅叶及峡部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刘礼华 《口腔医学》2004,24(4):250-250
目的 对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术式进行改进 ,探讨颈阔肌肌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2 8例临床诊断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或良性肿瘤的病例 ,常规浅叶加肿瘤切除 ,肌瓣覆盖术区 ,关闭术创。结果  2 6例随访 1~ 3年 ,无肿瘤复发、面神经损伤及局部凹陷畸形 ;发生 3例Frey’s综合征。结论 采用颈阔肌肌瓣覆盖术区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朱丽娟  严明  田臻  邱嘉旋  徐骎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2):1254-1256,1261
目的:检测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与瘤旁涎腺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另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 D1在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以及瘤旁涎腺组织石蜡组织标本中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yclinD1在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水平不仅在于肿瘤组织中有较强的表达,而且瘤旁涎腺组织中Cyclin D1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yclin D1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而在瘤旁涎腺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结论:Cyclin D1可能参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489例涎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涎腺恶性上皮性肿瘤840例,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居其前3位;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1649例,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基底细胞腺瘤居其前3位。涎腺恶性、良性上皮性肿瘤男女之比为1.13∶1和0.99∶1;平均发病年龄47.86岁和44.86岁;腮腺和腭部为好发部位。结论: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良性上皮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