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髂腹股沟区血供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髂腹股沟区骨瓣和皮瓣移位或移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1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区营养髂嵴前部骨质和腹部、会阴部皮肤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和吻合情况。结果 该区存在旋髂浅动脉、旋髂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臀上动脉深上支营养髂嵴前部骨质;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和闭孔动脉营养腹部和会阴部皮肤。相邻血管之间互相吻合,彼此互补。结论 临床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带血管蒂的骨瓣、皮瓣行移位或移植术,并利用其互补性选择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缝匠肌深层肌间隙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部位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缝匠肌深层的肌间筋膜的血管分布和走行进行观察。1例进行摹拟手术。结果 该肌间隙行走的血管主要由来自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分支一阔筋膜张肌支、髂嵴支、臀中肌支、髂前下棘支和来自旋髂浅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的缝匠肌节段性血管,上述血管相互吻合形成丰富的肌间筋膜血管网。采用缝匠肌深面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移植,髂嵴支和缝匠肌的节段性血管可保留,肌筋膜蒂的长度可以达到6—8cm。结论 以缝匠肌深层肌间筋膜蒂的髂前上下棘间骨瓣转位移植可用于修复股骨颈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运用关节周围带血供骨膜瓣转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测40侧肩胛冈血管网、40侧肩关节血管网、37侧肘关节血管网、30侧膝关节血管网以及32侧髂嵴前部血管的组成、起始、走行、外径、分布及其吻合情况。结果:可设计肩胛上动脉冈下支为蒂的肩胛骨骨膜瓣;旋肱前动脉外侧降支和(或)内侧降支为蒂的肱骨上段骨膜瓣;桡侧返动脉为蒂带桡侧副动脉吻合支、尺侧返动脉为蒂带尺侧下副动脉吻合支、骨间返动脉为蒂带桡侧副动脉吻合支的肱骨远端骨膜瓣;膝降动脉关节支为蒂的股骨内髁骨膜瓣、其隐支为蒂的胫骨上段骨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嵴支为蒂髂骨骨膜瓣,转位修复附近关节的软骨缺损。结论:可利用关节周围细小动脉为蒂切取骨膜瓣转位修复相应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髂嵴后部 6条血管系统的解剖学观测 ,为临床合理选用髂嵴后部骨瓣转位及移植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32侧成人尸体的第 3,4 ,5腰动脉、髂腰动脉髂支、骶外侧动脉上支和臀上动脉浅中支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进行了观测。结果 :髂嵴后部这 6条血管均有分支分布到髂嵴并各有特点 ,其中髂腰动脉髂支血管蒂最粗为 (2 .0± 0 .4 )mm ,第 3腰动脉背侧支血管蒂较长为 (5 .7± 1 .5 )cm。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术式以满足不同的骨移植需要  相似文献   

5.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头坏死(Ⅱ-Ⅲ期)17例.结果:经2~5年随访,优良率88.2%. 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对于青壮年的Ⅱ、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我院骨科自1978~1991年采用带血管蒂的游离骨移植术,治疗各种原因的骨缺损、骨坏死和骨不连接208例、210次手术。其中带血管蒂的骨瓣转移术102例、103次手术。吻合血管的移植术106例、107次手术。供体有含旋髂深血管,臀上血管深上支,旋股外血管、第3腰动脉的髂骨瓣含肺动静脉的腓骨,含第1掌背血管的掌骨瓣以及含旋肩胛血管的肩胛骨复合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死19例;各种骨缺损、骨不连119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达9年,最短为6个月,被移植骨瓣在受区达到性愈合的206次,占210次手术的98.1%。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11岁,住院号7336.左尺骨开放性骨折清创、钢板螺钉内固定后半年,于1985年11月4日入院.检查:左前臂中下1/3尺侧有异常活动.前臂旋转受限.X线摄片见左尺骨中下1/3接骨板固定,尺骨缺损长度约4cm. 入院后一周,在持续硬脊膜外麻醉及臂丛阻滞麻醉下行左前臂带旋髂深血管浮标式复合组织瓣移植术.在股动脉搏动消失点至髂嵴中点连线作切口线,并设计棱形皮肤约1.5×2cm.在股三角处显露股动静脉,于髂前上棘处紧贴骨面切断腹股沟韧带,在其附近找出沿髂嵴内唇上走行的旋髂深血管的主干和终支.然后游离髂骨块,在骨内侧面将髂肌与旋髂深血管分离出来.将髂肌纤维牵开即可触及髂骨内板,确保旋髂深血管进入髂骨的各小分支完好无损.按需要量从内壁切取4×2×1cm骨块.骨块上各层组织和浮标皮肤成完整梯形.逆向解剖血管蒂,蒂长约8cm.用盐水纱布包裹复合组织髂骨块.置髂窝备用.  相似文献   

8.
髂前上棘至髂嵴结节间的髂翼部较厚,是临床骨移植常用的供骨区。Taylor及苗华等研究髂嵴前部的血液供应状况,作了旋髂浅、深动脉的调查。为了给经髂骨外侧取骨提供有关资料,我们着重对臀上动脉深支的上支和旋股外侧动脉交通支,对髂骨前区外侧面的血液供应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带血运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方法 1989年-1999年我院应用带血运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其中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11例,带股方肌大转子骨瓣7例,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9例。应用带股方肌骨瓣或旋髂深血管蒂骨瓣移植加截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结果 经2-10年随访,1例股骨头进一步塌陷,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而改行全宽关节置换术,其他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血运骨瓣移植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我院骨科自1983~1991年间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9例(89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带臀上血管深上支或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移植术。儿童59例,成人30例,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8年疗效满意,儿童组优良率94.4%,成人组80%。含臀上血管深上支髂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系本文作者所设计,尚未见文献报道。文中还阐述了臀上血管深上支以及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解剖学特点,手术的技术设计,适应症的选择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修复与重建术后血运重建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前后股骨头内血运变化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54例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存股骨头治疗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周进行股动脉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ARCO分期标准Ⅱ期33髋,Ⅲ期21髋。治疗方法分别为带旋股外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23侧,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13侧,带旋股外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9例,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横支大转子支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9例。其中19例患者在术后6~24个月再次行患髋DSA复查。结果 54例术前股动脉DSA造影均显示股骨头供血的异常改变。术后6周DSA显示48侧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良好,股骨头内供血明显改善;6例术后DSA显示转移骨瓣血管蒂充盈不佳或股骨头内无造影剂充盈,其中1例术后8个月复查DSA显示血管蒂充盈满意,股骨头血供良好。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1%,影像学成功率为85%。结论 保证转移骨瓣血管蒂通畅是ONFH保头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Zhao DW  Wang B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36-204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带血管蒂骨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32例均为于我院手术且资料完整者,单侧发病,年龄22-55岁(平均39.8岁)。按Ficat分期标准分为,Ⅱ期114例,Ⅲ期96例,Ⅳ期22例。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83侧;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66侧;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54例;联合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29例。切口平均长度9.8cm。术后平均随访39个月(10-62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手术前后Ficat分期改变进行影像学评价,对其中的58例进行手术前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状况。结果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87.8分),临床成功率为87.5%,影像学成功率为79.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icatⅣ期病例生存率较FicatⅡ、Ⅲ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84)。56侧重建股骨头手术前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术后16~58个月23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FicatⅡ4例,Ⅲ期11例和Ⅳ期8例。结论应用微创化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横支或联合双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了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 ,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 :恒定起源的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游离长度达 8cm以上 ,外径 1.4± 0 .3mm。 90 .0 %终支直接达锁骨 ,10 .0 %与颈横动脉 (肩胛上动脉 )锁骨支吻合间接达锁骨。结论 :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或行颈椎前方植骨融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比较系统的观察了50具尸体(100侧)的髂骨及100侧干性髂骨,并做了血管的局部墨汁灌注和X线血管造影。对髂骨及其血管的位置、形态、口径、长度,以及考虑到手术显露中所需要的局部关系等,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作者认为髂骨质疏松,可塑性大,血液供应丰富,充填确实,承重较好,且有适当的截取长度,故力理想的移植供区。按游离显微血管髂骨移植的要求:臀上动脉、旋髂深动脉、第三腰动脉作为髂骨移植的血管蒂的条件是很优越的;旋股外侧动脉、旋髂淺动脉适于作骨肌皮瓣复合组织的移植蒂;旋股外侧动脉适于作股骨头、颈骨内移植血管;第四腰动脉、髂腰动脉不适用于骨移植的血管蒂。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坏死血供重建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Dai P  Zheng Z  Sun S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195-197
目的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带旋髂深血管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后血运重建情况。方法对20例术前、14例术后股骨头坏死病人用DSA检查,动态观察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术前见旋髂深动脉位置恒定,无缺如者,末端有3~7支分布于髂骨嵴部。术后3周,见旋髂深动脉较术前粗,流速基本相同,末端在股骨头内分布均匀,呈“鸟窝”样改变。术后3个月血管较术前仍稍粗,流速稍快,末端头内呈团状,“鸟窝”样改变增大,微细血管分布达软骨下区,结论用DSA成功地观察到股骨头坏死术后血运重建良好。该检查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