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过敏药物有以下几类:①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多见,临床上最多见的为氨苄背霉素,且多数表现为迟发过敏,个别患者在停药1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粘膜的反应。在致敏药物中抗菌素占有较大比例,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在临床中很多患者由于各种感染而应用抗菌素治疗,在感染未能完全控制时,又出现药物性皮炎。自1983年至1993年我们采用清热凉血解毒法配合抗组织胺药、激素治疗药物性皮炎合并感染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0.5岁;其中红斑类药疹24例,水疱类药疹4例,皮炎类药疹2例。全部病例均有高热,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增高等不同程…  相似文献   

3.
药疹2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临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反应。方法:全部门诊及住院部病人,进行皮疹类型及药物类型分类、统计。结果:242例患者的药疹类型分为7种,麻疹样型或猩红热样型108例,荨麻疹型71例,多形性红斑型19例,固定性药疹型23例,重症多形红斑型7例,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型6例,紫癜型8例。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占第1位,以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最常见;解热镇痛类占第2位;中药占第3位。结论:青霉素及头孢类制剂品种增多和临床滥用抗生素是抗生素类药疹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磺胺类及解热镇痛类等传统药物应用减少和临床对其不良反应较为重视,使其引起药疹比例下降,也使临床严重药疹比例下降。中草药及中成药引起的药疹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药疹的识别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疹(drugeruption)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 1.病因与发病机制:大多数药物都有引起药疹的可能,但以抗原性强者多见。凡带有苯环及嘧啶环的药物,都具有较强的致敏性。常见药物包括抗生素、磺胺、解热止痛、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毒素疫苗等。患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更易发生药疹。  相似文献   

5.
黄伟涛  许曼红 《吉林医学》2008,29(11):906-90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皮肤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间因药疹到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9例患者中有196例可明确为1种致敏药物,占67.8%(196/289)。由青霉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71例,占36.2%(71/196),其中阿莫西林45例,安西林21例,苄星青霉素G5例。磺胺类引起的药疹共有36例,占18.4%(36/196)。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共有56例,占28.6%(56/196),其中扑热息痛24例,吲哚美辛26例。青霉素类及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8.5%(6/71)及8.9%(5/56)。巴比妥类引起的药疹共13例,占6.6%(13/196),其中重症药疹占38.5%(5/13)。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80—120mg/d,病程较长。结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及磺胺类药物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以及巴比妥类。  相似文献   

6.
查永生 《河北医学》2005,11(7):610-612
目的:观察药疹与致病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2例住院药疹的致病药物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20余类,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等。多型性红斑药疹是最常见的,其次为荨麻疹型。生物制品和呋喃唑酮多引起荨麻疹型药疹;磺胺类药多引起固定型药疹。结论:不同致病药物与不同药疹类型之间存在某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158例药疹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药诊的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158例药疹的致敏药物、药疹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依次为主要是抗生素类(55.7%)、解热镇痛类(14.5%)、中药制剂(11.4%)及生物制品(8.2%)等,引起重症药疹者,主要以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及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为最常见.结论提示近年来引起药疹高发的药物种类有了新的特点,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在诊治过程中应详细询问既往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致敏药物,以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 ,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等途径进入人体后 ,在皮肤及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 ,严重时可累及其它系统。药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 ,近年来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及患者自身滥用药物现象较突出 ,药疹现象呈上升趋势。现就我科 1 995~ 2 0 0 0年住院药疹患者 9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91例药疹患者中 ,男 4 7例 ,女 4 4例 ,年龄 6月~ 5 9岁 ,平均 31岁。病程 4~ 72天 ,平均 1 6天。潜伏期30分钟~ 30天 ,平均 5天。 1 0天以内发病者 75例(82 4 % ) ,1 1~ 2 0天发病者 1 4例 (1 5 .4 % ) ,2 1~ 30天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疹发生的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1998年12月~2007年12月间1 133例住院药疹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致病药物种类、皮疹类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系统分析药疹发生的诱因与药物种类,比较药疹发生与原发疾病、致病药物与皮疹类型、致病药物与疾病程度的相互关系,以及重症与非重症药疹的临床转归等。结果药疹发生的平均年龄为(42.52±19.94)岁,男女性别比为1∶1.06,常见的致病药物种类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40.60%)、镇静催眠抗癫痫药(11.39%)和解热镇痛类(10.24%)。药疹类型中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占45.46%,荨麻疹型占18.71%,多性红斑型占15.71%。引起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药疹的致病药物为青霉素类(33.39%)、头孢菌素类(14.76%)和解热镇痛类(10.49%);引起荨麻疹型药疹的致病药物为头孢类(26.89%)、青霉素类(25.47%)、血清制品及疫苗(18.40%)、镇静催眠抗癫痫药(15.57%);引起多形红斑型药疹的致病药物为头孢菌素类(22.47%)、中(成)药类(13.4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疹的临床特点,分析常见致敏药物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经皮肤科诊治的85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者78(91.8%)例。抗生素类40例,解热镇痛类6例;中药11例;血塞通5例。药疹类型:多见的是麻疹样/猩红热样型34例,荨麻疹型18例,湿疹样型12例。结论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中药、血塞通。药疹类型以麻疹样/猩红热样型、荨麻疹型、湿疹样型最常见。为避免药疹的发生,首先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一旦确诊为药疹,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药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药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抗生素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一大类药。现报告不同种类抗生素引起4次以黏膜损害为主的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相似文献   

12.
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蓉  周东 《四川医学》2006,27(8):788-790
目的 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综述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显示传统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明显多于新型抗癫痫药物,且以含苯环结构的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为常见,抗癫药物起始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多药治疗出现药疹几率高。  相似文献   

13.
固定性药疹是药物过敏的一种常见疹型,多种药物可以引起,特别常见于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药物。一般反应较轻,常在皮肤粘膜交界部位如口周、肛门、包皮等处出现红斑或深红色斑,日久变成色素沉着,严重病人可在红斑上出现水疱或大疱,并有烧灼瘙痒,破溃后痛疼难忍等症状,常在再次服用同类药后加重。但因固定性药疹而引起皮肤大面积坏死者尚属罕见,我们曾遇1例因固定性药疹而致  相似文献   

14.
温婷祺 《中外医疗》2016,(34):145-147
目的:对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进行分析。方法整群该院在2014年1月_2016年3月收治的202例药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出现药疹的药物以及药疹的类型利用回顾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最常见的药疹致病药物是抗感染药物,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物为102例、抗痛风药25例、抗癫痫药21例;生物制品12例、以及抗风消炎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是红斑型药疹,荨麻疹次之。呋喃唑酮以及生物制品导致的药疹多为荨麻疹型;固定型药疹则通常是由磺胺类药物引起的。结论不同的药疹类型以及不同的药物之间存在的一定的联系,导致患者出现药疹的治病药物主要是抗生素类以及解热镇痛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186例药疹致病药物及临床类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我院近6年药疹患者的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类型.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的药疹住院患者,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有抗生素类(57.5%)、解热镇痛类(18.8%)和中药类(5.9%).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63.4%)、荨麻疹型(14%)和多形性红斑型(8%).引起麻疹样及猩红热样药疹的主要致病药物为青霉素类(33.9%)、头孢菌素类(20.3%)和解热镇痛类(14.4%);引起荨麻疹型的主要为血清制品(23%)和青霉素类(19.2%);引起多形性红斑型的主要为解热镇痛类(33.3%)和青霉素类(20%).抗癫痫药、抗痛风药和解热镇痛药是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主要致病药物.结论:本研究中引起药疹的致病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和解热镇痛类药物.中药引起的药疹有增加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皮肤科会诊院内发生的药疹1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科住院病人在院内发生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85例经科间会诊确诊为院内发生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院内药疹大多见于内科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致敏药物中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其次为中药中成药、碘造影剂、激素和生物制品等;药疹类型以发疹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湿疹型、痤疮样型、同定型和多形红斑型药疹等。结论:对住院病人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完善的会诊制度有助于院内药疹的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分析8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样为多占50%,其次荨麻疹型占26.25%.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0%,解热镇痛药占15%.癫痫药物占12.5%。结论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以氨苄青霉素为主.其次为头孢茵素类)。  相似文献   

18.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其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4%~10.2%。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胃肠道出血;其次为变态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前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药疹、紫癜、光毒性,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后者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色觉异常、幻听幻视、精神错乱、恐惧,严重时可引起昏迷、惊厥、痴痴样大发作等。其它有肝、肾功能异常、关节痛、肌痛、WBC和BPC减少、注射部位疼痛、脉管炎等。为了对…  相似文献   

19.
126例药疹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琴 《广州医药》1999,30(6):64-65
收集126例药疹病例的有关病史资料,分析药疹发生的特点。在怀疑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中,以抗生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和抗感冒类常用药。在发疹的形态上以麻疹样药疹,猩红热样疹和多形红斑药疹为常见。首次用药出现药疹的潜伏期多集中在5d-10d,重复用药多发生在60min内。具体分析药疹发生的可控因素,提倡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应用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粘膜发疹为主的过敏反应,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开发和上市,药疹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引起药疹的药物也发生了变化,为研究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6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6例患者中,男76例,女50例,男:女=1.5;1,年龄8月~86岁。原发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肠炎等。1.2致敏药物的种类126例药疹患者中有63例明确由一种药物引起,这些患者发病前单独使用1种药物或联合药物中有1种是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所以致敏药物明确,抗生素类21例,其中青霉素16例,头孢菌素类10例,红霉素1例。喹诺酮类6例。解热镇痛类10例,其中安乃近4例,复方氨基比林3例,对乙酰氨基酚2例,感冒通1例。磺胺类2例。抗癫痫药4例,其中卡马西平2例,苯妥英钠2例。中成药5例,其中复方丹参3例,血塞通2例。生物制品3例,其中破伤风抗毒素2例,狂犬病疫苗1例。其他类药物6例。5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包括青霉素2例,头孢菌素1例,解热镇痛药1例,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