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正交设计探讨苦参炮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苦参主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等成分。各文献记载的苦参饮片炮制工艺不尽相同。近几年来,有研究[臧开兰.中药通报1986;(8):27 董海.中药材1986;(4);36]提出由产地鲜药材直接切片晒干或干药材适当缩短浸泡时间,可减少其苦参总碱的损失。但据笔者了解,苦参药源多为药农采集后交售药材收购部  相似文献   

2.
鲜元胡一体化加工炮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将鲜元胡初加工与醋制结合的一体化加工技术.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并与传统炮制进行对比,测定各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水浸提物和醇浸提物含量.结果:以元胡鲜切片在米醋中减压抽真空2次及鲜切片干燥后用米醋浸润的样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水热浸提物含量则以鲜切片干燥后用米醋浸润处理最高,其次是鲜切片在米醋中减压抽真空处理,其他处理样品与传统炮制差异不大;醇浸提物含量在各样品间差异不大.结论:可以对鲜元胡直接进行一体化加工及炮制.  相似文献   

3.
苦参饮片产地加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饮片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不同干燥状态下苦参药用部位的含水量,并进行饮片的炮制加工,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方法炮制加工的苦参饮片进行浸出物及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较。结果:苦参药用部位含水量在45%~40%时,炮制加工的饮片中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与传统饮片较接近,可作为饮片产地加工工艺参数。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苦参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中软化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是一种适于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型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与传统方式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观察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酵母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解热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但以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各剂量组抑制率均40%。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3个剂量均能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时间可持续4 h,解热作用优于传统加工的苦参饮片。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等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苦参饮片,其总量约为传统苦参饮片的1.3倍。结论: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苦参饮片在抗炎及解热等主要功效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且一体化加工方式从源头规范了苦参的饮片生产,在确保饮片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周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药饮片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海燕  陈勇  张辉 《中成药》2001,23(3):185-187
目的:探讨炮制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苦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生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温度、辅料、酒和米醋使苦参炮制前后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 苦参为豆科植物,药用为根,是常用中药。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这两种成分都易溶于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中规定“洗净、浸泡约六成透时,润透切片”。《中药大辞典》中规定“鲜根切片晒干”。《本草纲目》“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重重淘过,即蒸之,从巳至申,取晒切用”(上册,798页)。今采用硅钨酸盐法对苦参鲜药材直接加工及对于药材采用蒸、水浸、米水浸四种不同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苦参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苦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D)进行苦参药材指纹图谱的确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结果:槐定碱呈现地区性差异,以山海关为分界线,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北部)苦参药材不合槐定碱,黄河流域苦参药材含槐定碱.结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为共性成份,相对含量一致,且以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较高;确立了苦参药材指纹图谱;建立了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以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成分,对不同干燥方法(阴干、晒干、50℃、60℃、70℃、80℃、90℃、100℃热风干燥)的苦参趁鲜切制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苦参趁鲜切制品中的主要成分有一定影响,热风干燥方法整体优于阴干法及晒干法,而热风干燥方法中以70℃干燥品的各指标成分含量较高,且饮片性状较好,为首选干燥温度。结论:研究结果为苦参药材趁鲜切制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苦参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槐果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10批苦参配方颗粒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槐果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批苦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中共有峰15个,其中第7、8、11号色谱峰分别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苦参碱,样品相似度均0.990;苦参碱含量为16.6~30.2mg/g,氧化苦参碱含量为50.1~79.7mg/g,氧化槐果碱含量为13.4~27.2mg/g。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苦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对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可有效控制其质量,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多糖(GPS)含量影响.方法 采用鲜切烘干法、鲜切冷冻干燥法、半润透切片、浸润切片等方法加工天麻饮片.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天麻多糖含量.结果 蒽酮-硫酸法测定样品时,供试液在2 h内显色稳定,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不同加工炮制方法所得饮片其多糖含量不一致,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真空冷冻干燥饮片最高,其次为鲜切饮片、蒸制饮片、半润透饮片、润透饮片.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可行.鲜切法加工工艺优于传统加工炮制方法,研究结果为天麻饮片炮制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冷压浸润法加工苦参,并与传统加工方法进行了质量对比,其实验结果证明,冷压浸润加工的苦参饮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加工的饮片。苦参为一较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利尿、燥湿杀虫的功效。主要有效成份是苦参总碱,其中已知的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苦参醇碱(sophoranol)、苦参烯碱(sophocarp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等七种。此七种生物碱均为喹喏里西丁(quinolizidine)的衍生物,极性较大,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因此加工时浸泡时间势必影响到其饮片的质量。为了证实这一点及选择较佳的加工方法,保证饮片质量,我们进行了下列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苦参高效液相含量及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苦参质量,为完善苦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购31批不同产地的苦参,应用HPLC法对其所含的4种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建立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定方法中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浓度分别在0.00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白及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白及样品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白及中多糖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多糖含量依次为:鲜白及去皮切片蒸20min去皮切片煮20min去皮切片。结论:鲜白及采用去皮、切片、60℃烘干方法加工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苦参提取工艺的研究,寻找适合于提取苦参总碱的方法。[方法]对几种从苦参中提取生物碱的主要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树脂法为本次工艺研究的实验方法。[结果]苦参总碱的收率在4~7之间,平均值为5.87。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也在75%~80%之间,平均值为76.38%。[结论]用树脂法提取以氧化苦参碱为主的苦参总碱,提高了其产品的收率和含量。为企业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和植株年龄对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大规模人工种植场地、合理的管理及物种保护提供可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并采用SPSS9.0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从17个省、自治区采集的苦参根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差异很大(0.494%~4.127%),其中以黑龙江省采集的样品中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最高(3.493%)。方差分析表明采自北方寒冷干燥的高纬度地区的样品中氧化苦碱的含量明显高于采自南方温暖潮湿的低纬度地区的样品。而且,植株年龄与苦参干燥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呈相关。结论 不同产地和植株年龄均会明显影响苦参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生长在寒冷干燥的高纬度地区的苦参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克疣纳米乳方中主药苦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苦参总碱,HPLC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含量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提取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最佳条件为8倍量70%的乙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化提取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向柏  孙英华  张媛  耿革霞  王卓  何仲贵 《中草药》2005,36(12):1813-1815
苦参总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调血脂、抗肝炎、抗肿瘤、防止白细胞减少、抗辐射、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等作用。目前上市的制剂有心律宁片(苦参总碱片),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控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1.002mg/mL,加样回收率为103.3%;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0.996mg/mL,加样回收率为98.47%;精密度符合要求;所测3批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平均为(38.66±1.20)mg/g、(68.12±1.62)mg/g。结论:HPLC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在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参是传统中药,系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中医认为苦参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解毒和杀虫利尿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近年来已分离出不同的苦参碱型生物碱单体,合称苦参总碱,具有药理活性的5种主要成分为苦参碱、苦参素、槐定碱、果角碱、槐胺碱。其中苦参碱药理作用广泛,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3种生物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山西金晶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抗癌纯中药制剂,是由苦参、白土苓经加工提取浓缩而制成,其成分主要为苦参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部颁标准[1]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中的生物碱总含量;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文献报道的有薄层色谱扫描法[2 ] 、高效液相色谱法[3 ,4] 等,但未见有报道同时分离测定复方制剂中的这3种生物碱。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3种主要成分苦参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