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胸部下段器官外供血动脉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食管胸部下段供血动脉的来源及分支形态,以期为临床应用补充解剖学资料,本文利用成、幼尸体25具,红色乳胶灌注后剥离,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得出该段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胸主动脉的分支,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68.33%;供血动脉可游离长度平均为(20.46±14.37)cm,起点外径平均为(1.32±0.40);分支主要有两种类型,分支间存在吻合。结论为食管腹段来源相对恒定,分支比较复杂,其血供评价单纯从器官外角度是丰富的,但应综合考虑器官内外的血管构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颈段供血动脉的来源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应用补充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成、幼年尸体25具,红色乳胶灌注后剥离,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得出该部供血动脉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71.43%;供血动脉可游离长度平均为(16.01±9.15)cm,起点外径平均为(0.94±0.26)cm。结论其血供评价单纯从器官外角度是丰富的,但应综合考虑器官内外的血管构筑。  相似文献   

3.
空肠和回肠直动脉及器官表面动脉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空、回肠直动脉分支类型的观察、测量不同类型直动脉管径、间距以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 ,探讨空、回肠血供形态的异同 ,为临床空、回肠疾病手术、器官移植、介入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取 15具成人及 2~ 6岁小儿 10具进行股动脉插管、乳胶灌注后解剖剥离直动脉 ,将空回肠均分 5段观测相关指标。结果 成人空肠 (1、2段 )及回肠 (3~ 5段 )直动脉起始处外管径 (mm)分别为 0 6 8± 0 18、0 72± 0 0 1、0 6 1± 0 0 2、0 5 3± 0 0 3和 0 5 1± 0 0 1,相邻分支间距 (mm)分别为 2 89± 1 72、2 79± 2 0 6、2 2 1± 1 6 4、2 17± 1 17及 2 85± 0 4 6 ;空、回肠直动脉长、短干型分支供血能力不同 ;空肠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大于回肠。结论 直动脉分支类型、管径、间距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对空、回肠血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张锡红 《解剖学研究》2012,34(2):117-120
目的探讨跟外侧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等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2侧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跟外侧动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观察其出现率并测量其起始位置、起始处及穿深筋膜处的口径。以外踝尖为基点,对外踝尖上6 cm范围内每2 cm间隔内跟外侧动脉分支的蒂长和口径进行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另取小腿动脉血管造影标本5例,进一步观察跟外侧动脉行程及其与跟腱表面皮瓣血供的关系。结果跟外侧动脉于外踝尖上4.9~9.4(6.56±1.30)]cm处源自腓动脉,起始处口径为1.0~3.3(1.78±0.60)mm,穿深筋膜处口径为0.44~2.0(0.81±0.40)mm。其全程呈"L"型,垂直段共有2~5(2.50±0.80)支分支。在外踝尖上0.00~2.00、2.01~4.00、4.01~6.00 cm间隔内,分支的蒂长和口径分别是:(0.81±0.31)、(1.68±0.55)、(1.59±0.41)cm和(0.80±0.31)、(0.80±0.11)、(0.85±0.23)mm。垂直段分支分支纵、橫穿行,纵者吻合成链状与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伴行,参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系统的组成,橫行者越过跟腱浅面与来自胫后动脉的分支吻合,供养跟腱区皮瓣;水平段分支3~5支,分布于足外侧面后侧约1/3皮肤软组织。结论跟外侧动脉是腓动脉的直接延续,尸体标本和活体标本中跟外侧动脉出现率分别为100%和80%;跟外侧动脉既参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系统的组成,又营养跟腱表面的皮瓣。  相似文献   

5.
臀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为臀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臀区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臀区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臀上、臀下动脉直径≥0.5mm的穿支数量分别为平均(5±2)支和(8±4)支,所有的臀上动脉和90%的臀下动脉的分支都是肌皮穿支,这些穿支的平均内径为(0.6±0.1)mm。臀上、臀下动脉穿支在皮肤的平均分布范围分别是(69±56)cm2和(177±38)cm2。臀上动脉穿支主要分布在髂后上棘和大转子的连线的内侧2/3;而臀下动脉的穿支多在臀区与臀皱褶平行的水平中部1/3处。结论:臀区的皮肤穿支密集,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臀上、臀下动脉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用于乳房重建,骶骨、髋骨及会阴区重建等。  相似文献   

6.
食管各段供血动脉的分支与吻合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及总结食管各段供血动脉的分支与吻合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补充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成人、幼儿尸体25具,红色乳胶灌注后剥离,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论食管各段供血动脉分支具有多型性、吻合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并对其分支与吻合进行系统的分类。结论食管多段供血动脉的分支与吻合丰富。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带血供的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坐骨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布和吻合;坐骨神经与自身躯干长度比例;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结果:坐骨神经臀段营养血管来自臀下动脉,由前内侧进入,外径(1.5±0.7)mm(0.6~3.8mm);股后段来自股深动脉穿支,由前外侧进入;小腿段胫神经来自胫后动脉分支。上述节段血管在神经干表面分出升支和降支,彼此吻合,形成一个纵贯神经全长和供血丰富纵向的吻合血管链。自梨状肌下缘至内外踝连线,神经长(79.3±3.6)cm(70.0~86.0cm),梨状肌下缘至锁骨上缘中点距离为(60.6±3.1)cm(51.0~66.0cm)。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显示胫神经远端有墨染。结论:臀下动脉坐骨神经营养支是带血供坐骨神经移位桥接重要的供血途经。  相似文献   

8.
桡神经及其深支的血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具成人尸体(50例)上,观测了桡神经及其深支的血供。桡神经的营养动脉平均为4.36±0.26支,营养动脉和来源动脉的外径平均为0.38±0.08mm和1.65±0.05mm。桡神经深支的营养动脉平均为1.72±0.16支,营养动脉和来源动脉的外径平均为0.29±0.01mm和1.91±0.07mm。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走行及皮瓣动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固定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走行及在足底内侧皮肤和足内侧皮肤的供血。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深支长(8.7±0.2)cm,起始处血管外径(1.8±0.3)mm;沿途发出3~5条皮穿支分布到足内侧皮肤,外径(1.1±0.3)mm。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皮支分布到足内侧皮肤,外径(1.1±0.3)mm。结论 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及不同分支为血管蒂可为足底内侧及足内侧皮瓣提供充足的血供。  相似文献   

10.
膝下外侧动脉腓骨上段骨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膝下外侧动脉蒂腓骨上段骨皮瓣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2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膝下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下外侧动脉始于动脉,起点距腓骨头尖上方(1.9±0.7)cm,起始部外径(1.7±0.3)mm。从起点至第一下行骨膜支距离(3.2±0.8)cm,至第一皮支距离(3.9±0.2)cm。结论:膝下外侧动脉可携带腓骨上段骨皮瓣。皮瓣面积约为9.0cm×6.0cm。  相似文献   

11.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具新鲜尸体,采用选择性颜料灌注、动脉造影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及其跨越正中线的有效吻合血管。然后,层次解剖观测腹前外侧壁外径≥0.5 mm 的穿支, 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其供血面积。结果 腹壁下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平均每侧发出(4.8±1.7)支肌皮穿支,直径(0.7±0.2)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33cm2,单个穿支皮瓣大小为20cm×15cm。结论 腹壁下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双侧肌皮穿支间有丰富的、跨越正中线的真性吻合,具备截取跨越中线的横向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横向皮瓣面积可达20cm×42cm。  相似文献   

12.
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用 6 4侧成人尸体标本 ,对喙肩韧带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 ,并用 16侧经股动脉灌注乳胶的标本 ,研究喙肩韧带的血供来源及分支情况。结果 喙肩韧带长度为 (2 7± 0 4 )cm ,肩峰端宽 (1 5± 0 3)cm ,厚 (0 5± 0 1)cm ,喙突端宽 (2 4± 0 5 )cm ,厚 (0 7± 0 4 )cm ;以三部型为主 ,前部最为厚韧 ;血供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肩峰支及三角肌支 ,二者发出 6~ 12支分布于喙肩韧带。结论 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具有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肝外胆管主要供血动脉 ,探讨预防术后胆管缺血的手术措施。方法 :对 15例乳胶灌注的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 ,对其主要的供血动脉即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及肝右动脉的分支进行观测。结果 :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发出部位距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部距离为 (0 .89± 0 .2 3)cm(0 .4 9~ 1.88cm) ,直径为 (0 .17± 0 .0 2 )cm(0 .12~ 0 .2 1cm) ,发出的分支为 3~ 5支。结论 :行肝移植手术时 ,保留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可减少术后胆管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为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成人标本上 ,观测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结果 :锁骨上神经的血供近侧段 (颈丛根 )来源于颈升动脉神经支 ,起始处外径为 0 .8± 0 .3mm ;中段来源于颈横动脉筋膜皮支 ,起点外径为 1.2± 0 .3mm ;远侧段来源于胸肩峰动脉肩峰支 ,起始处外径为 1.5± 0 .4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 ,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结论 :以锁骨上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锁骨上神经筋膜皮瓣 ,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并有设计游离皮瓣的条件 ,可行皮瓣游离移植。  相似文献   

16.
吻合膝上外侧血管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 :为带血供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对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膝上外侧动脉于腓骨头上缘近侧垂直距离 5 .2± 0 .9cm处起自动脉 ,起始外径1.8± 0 .4mm ,向外上蜿蜒走行 3 .0± 0 .2cm ,分为升、降支。升支起始外径 1.2± 0 .4mm ,发出肌支和髂胫束穿支 ;降支起始外径 1.2± 0 .4mm ,发出肌支、3~ 5支股骨外侧髁骨膜支及髂胫束穿支。其中低位髂胫束穿支距腓骨头上缘距离 6.1± 1.1cm ,膝上外侧血管髂胫束瓣蒂长 4.9± 1.0cm。结论 :根据膝上外侧血管的分支、分布特点 ,设计吻合血管髂胫束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内在肌的血供为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解剖并观测手内各动脉的起始部位,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2)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10具,解剖取下各手内在肌,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观测营养动脉在肌内的分布、分型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结果:18块手内在肌共有(58.0±5.9)支动脉供血,平均(3.0±1.0)支,平均外径及其供血区域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为:(0.8±0.2)mm,(2.2±0.4)cm,(1.0±0.2)cm。结论:(1)手内在肌的血运丰富,其起、止点处的血管网亦丰富,具备切取肌瓣或肌骨(膜)瓣的解剖学基础。(2)其中有9块肌肉的主供血动脉之管径较粗大且恒定,易于解剖与取瓣,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8.
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小腿创伤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小腿及跟骨的创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7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膝降动脉的起始、分支、分布及大收肌腱的形态特点和血管分布。结果 :①膝降动脉的主干长 1.2± 0 .5cm ,起点外径为 2 .6± 0 .6mm ,主要分支有股内侧肌支、关节支、隐支。②关节支的主干长 6.6± 1.2cm ;起点外径为 1.9± 0 .5 ,分支营养大收肌腱和股骨内侧髁骨质骨膜 ,并参与吻合形成膝关节动脉网。③隐动脉长 10 .9± 3 .3cm ,起点外径 1.8± 0 .6mm。分支营养缝匠肌下部、膝内侧上部皮肤 ,并参与吻合形成膝关节动脉网。④胫后动脉、腓动脉在内踝上方 11cm处的直径分别是 2 .5± 0 .6mm和 2 .0± 0 .4mm。⑤大收肌肌腱部长 6.8± 1.2cm ,宽 9.6± 2 .0mm ,厚 2 .2± 0 .6mm。结论 :带膝降动脉大收肌腱骨瓣、皮瓣血供丰富 ,供区形态可塑性大 ,可作为修复跟腱、跟骨及皮肤缺损的供体。  相似文献   

19.
小腿部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小腿部穿支的出现规律,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皮瓣切取部位、简单易行的皮瓣切取方法。方法:(1)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取下整个下肢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血管密度变化趋势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2)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26侧,解剖观测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结果:每侧小腿部有外径≥0.5mm的穿支(30±13)支。其被覆组织内有4条明显的营养血管链沿皮神经及浅静脉分布。其中小腿内侧穿支的外径为(0.8±0.2)mm,供血面积为(32.6±13.3)cm2,总供皮面积可达293cm2。结论:小腿部单个穿支的供血面积较小,但由于血管链的存在而可以极方便的拓展小腿部皮瓣的裁取面积;小腿内侧及后部营养血管链紧邻,可互为解剖学供区与动力学供区。  相似文献   

20.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薄肌全长(42.0±0.6)cm,肌腹长(31.0±3.8)cm;肌腱长(10.9±0.9)cm;股薄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该分支起始处外径(2.1±0.6)mm,血管蒂长(9.2±0.9)cm,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的深面;股薄肌的神经支配,均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该神经在闭膜管处,横径为(1.7±0.4)mm;厚(0.5±0.2)mm,从闭膜管至入肌点处长(10.4±1.4)cm。结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经尸体摹拟实验,证明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