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手术室2012年100名护生教学培训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下一个循环中得以解决和完善。结果:经过PDCA循环系统的科学的培训,100名护生顺利完成培训计划,学员满意度96%,与前期实习护生比较,成绩显著。结论:PDCA循环用于手术室护生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护生毕业后适应将来临床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无菌技术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对手术室护生的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做好护生的带教工作,使他们圆满完成手术室实习计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队医院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 621名部队医院实习护生进行包括护理部负责制、专业组负责制、护理标兵负责制、院级教员负责制、相关部门负责制、学员队负责制体系的岗前培训;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多媒体教学、互动式示范教学、情景模拟、现场答疑、拓展训练等,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结果通过岗前培训实践,护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10项成绩及教师对其的评价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构建部队医院特色的岗前培训体系有利于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实习护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帮助实习护生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以保障患者安全及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方法 对60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试卷测试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包括理论教学、典型突发事件多媒体播放及讨论等授课方式,共10个学时(分4次,每周1次)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生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由(17.7±14.6)分提高至(66.4±30.8)分(P<0.01),27项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率由0~80.0%提高至70.0%~100.0%.结论 护生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水平低,针对性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由总带教老师集中护生在入科的三天内,以相关理论知识讲授一情景模拟练习一跟班进行实际手术配合的模式循序渐进地开展系统化的岗前培训。结果通过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中.有利于护生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有利于护生更为系统地学习手术室的专科知识,保证了护生接受统一的培训内容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和提高护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结论系统化岗前培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袁梅  王健  程宝玉 《护理学杂志》2011,26(14):79-80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降低手术室实习护生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91名手术室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6名)和对照组(45名)。对照组不进行心理辅导,干预组由心理咨询师应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共4次。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可显著减轻或消除手术室实习护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系统管理干预对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提升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106名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建立责任约束、检查督导、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对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结果 系统管理干预后护生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及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 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升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06名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建立责任约束、检查督导、加强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对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结果系统管理干预后护生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及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云 《护理学杂志》2013,28(4):67-68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方法将手术室毕业实习的护生100人按时间段分为常规教学组和专科教学组各50人,前者采用常规方式带教,后者采用专科分组结合标准化患者教学。结果专科教学组护生手术配合、无菌操作、应急能力考核合格率,实习效果显著优于/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P<0.01)。结论专科分组结合标准化患者教学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是一门实践性强、无菌技术要求高的专业学科^[1],每年担负着来自医学院校实习护生约100人的带教任务,针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介绍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缺乏积极主动性:目前大多数护生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家庭的宠爱使她们在总体上缺乏主动勤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体验式学习对实习护生康复护理认知及技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康复实习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67名、2015年89名大专实习护生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实习计划进行康复护理实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3个专科实习中穿插三阶段体验式学习。结果 3个专科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体验式学习有利于转变实习护生对康复护理的态度,提高护生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课程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2015年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专科基础操作项目采用微课程教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效果,是传统临床带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本科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规范性,为进一步培训、考核提供参考。方法对行静脉输液操作的62名本科实习护生于床旁观察其操作规范性,每人观察2次输液操作。对静脉输液操作不规范的58名护生进行原因访谈。结果 123人次(其中1人只观察到1次)静脉输液操作整体规范率为7.32%,其中穿刺规范率最高,为100%,操作基本原则中整体规范的规范率最低,为13.01%。操作不规范的原因主要为查对意识差(53.06%)、评估意识差(47.83%)、药理知识及输液并发症预防相关知识缺乏(39.28%)等。结论本科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率低,应对实习护生进行相关培训、考核,同时严格要求带教老师规范操作,提高静脉输液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开放式护理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开放式护理实训室的管理中使用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实训室的环境、物品管理、操作压力感等方面的改进效果。结果在开放式护理实训室实施5S管理后,实训室的操作环境、操作用物准备、抢救设备管理、药品管理、一次性物品管理、操作压力感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在开放式护理实训室实施5S管理,有利于规范实训室的管理,节约管理成本,提升护理人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澳新4360标准筛查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效果,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方法使用澳新4360标准对1 000台择期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风险筛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运用系统识别工具共识别出各类潜在风险57台,其中中等风险11台,低风险46台。结论应用澳新4360标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能够促使护理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手术室护理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排班管理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手术安全。方法在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采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信息化的手术排班方式、流程化的操作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日间手术排班。结果2013年4~12月,顺利完成日间手术7 740台,日均40台,单日最高手术量61台,未发生1例差错事故。结论信息化手术排班方式能节约大量物力,减少档案的收集与调阅时间,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合理排班和人员安排是日间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手术安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专科化管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将2009~2011年使用的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2012~2013年的设为实验组,成立二级库,实施专科化管理,即专库、专柜、专人管理;建立并实施精细、贵重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和使用的规范化流程。结果实验组精细、贵重手术器械的丢失率和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精细、贵重器械使用后等待清洗处理时间、接台使用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科学、规范的专科化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精细、贵重器械使用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瑜  袁杨 《护理学杂志》2016,(22):97-99
阐述手术室常见迹近错误、迹近错误的管理现状及实施迹近错误上报在提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必要性。并对迹近错误上报、管理流程提出改进方法及建议,从而规范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