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豚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噪声习服组、噪声损伤暴露组和噪声习服后损伤暴露组。建立噪声习服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听觉电生理测试和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分别测定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及毛细胞缺失率的变化。结果噪声习服暴露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了13dB的保护作用。耳蜗基底膜铺片显示,本实验中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较明显,习服后损伤暴露组与直接损伤的暴露组相比基底膜第Ⅰ、Ⅱ圈的毛细胞缺失减少。结论采用适宜的噪声暴露参数,噪声习服暴露可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保护作用。噪声暴露引起的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缺失和非致死性细胞损伤。噪声习服暴露后减少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  相似文献   

2.
噪声习服性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噪声习服性暴露对人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试验组首先接受 1 0天 ,每天 6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 ,结束后 ,休息 2天 ,然后再接受 3天 ,每天 2 5h高强度噪声暴露 ;对照组只接受 3天 ,每天 2 5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测量两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 (TTS)。结果 试验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 (0 5~ 2kHz平均差异 9 5dB ,P <0 0 5)。结论 噪声习服性暴露可降低高噪声引起的TTS ,并对听觉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40例柴油机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为噪声性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耳聋提供先进的测试方法及客观诊断指标。1材料与方法 选择接触柴油机噪声强度在100~115dB(A)范围内的试车工人40名,其中男性32人,女性 8人。测试前均进行耳鼻咽喉科及内科检查,排除非噪声致聋因素。在脱离噪声环境12~16h后进行纯音听力及ABR测试。 采用符合ISO零级标准的丹麦产AS-79型纯音听力计,在隔声室内进行气导纯音听力测试,根据其主观纯青听阈分为:A组──双耳高频听力损失20人;平均年龄26岁,…  相似文献   

4.
噪声性听力损伤者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噪声性听力损伤者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方法对长期接触噪声听阈明显下降的75名工人,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测定.结果 140只耳中有85只耳主观测听的高频听阈与客观测听反应阈值水平基本一致,占61%.36只耳为纯音主观测听高频听阈高于客观测听反应阚值(相差15dB以上),占26%.主观测听高频听阈低于客观测听反应阈值的有19只耳,占13%.在75例工人中有5名因两侧耳不对称未做分析.结论研究表明听觉脑干诱发电反应的变化对估计噪声性听力损伤者的听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噪声习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的研究证明,噪声和冷、热、低氧等因素一样,也可以使机体产生习服或适应,从而提高对噪声的耐受能力。动物或人体预先经过某种声音的非损伤性的低强度暴露即习服性暴露,再经高强度能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同样声音的暴露,发现听觉系统的损伤明显减轻。本文概述了习服性暴露的声学参数如强度、频率、暴露时间和间隔、恢复时间等对习服效果的影响,以及它的作用机制如神经可塑性、毛细胞变化、传出神经调控等,最后展望了今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噪声习服对人体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抗脂质过氧化机制.方法 适应组每天4 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连续6 d,结束后,休息2 d,然后每天3 h高强度噪声暴露,连续6 d;对照组,每天3 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连续6 d.测量2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TTS),及血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适应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0.4~4 kHz,平均差异6.7 dB,P≤0.05);血清MDA 下降、SOD上升、全血GSH上升.结论 噪声习服可降低TTS,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听力的损伤,提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能预防或减轻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7.
噪声适应性暴露对人听力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适应性噪声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4名青年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人,男6人,女5人),其中2组为适应性暴露组,另2组为直接暴露组,适应性暴露1组和2组先暴露于中心频率为0.5kHz,声压级为95dB SPL的一个倍频程噪声,每天6h,连续暴露10d,休息2d后,再连续3d分别暴露于声压级为105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2.5h/d)和白噪声(0.5h/d),而直接暴露的两组预先不进行适应性暴露,直接暴露于105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和白噪声,连续3d,每天2.5h,以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在高噪声暴露过程中,适应性暴露组与直接暴露组相比,除8kHz外,TTS在各个频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经过一定强度噪声的适应性暴露后,能够减轻更高强度噪声所致听力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豚鼠暴露煤矿凿岩作业模拟噪声后听力改变的电生理实验邢娟娟,刘卫东,孙学京我们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BR)对接触不同剂量的模拟煤矿噪声的豚鼠做了阈移水平和恢复规律的电生理观察。探讨噪声导致可逆性听力损害的演变规律,为制定听力保护计划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索预防性吸入空气负离子对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听力恢复规律。选用豚鼠暴露于118dB SPL 1h的白噪声及2kHz和4kHz的窄带噪声,暴露前吸入空气负离子浓度0.96×10^6 ̄0.99×10^6/cm^8 2h/d 11 ̄13d。动态测定实验过程中豚鼠的皮层听觉反应阈指标。预先吸入空气负离子可减少白噪声性听力损失17.9dB(噪声暴露停止后8h与对照组比P〈0.01),  相似文献   

10.
苯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某制药厂噪声伴有低浓度苯车间工人103人,与单纯接触噪声工人169人、后勤人员69人进行听损检查,结果噪声伴有低浓度苯车间工人听损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接噪组及对照组,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还观察到,噪声伴有低浓度苯接触组与单纯接噪组比较,差异随工龄增加而增加,8年以上P<0.05,10年以上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对婴幼儿早期进行较准确的听力监测,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测出0~3岁各年龄段平均听力参考值常模.方法 利用PA_2自由场听力计分别于2000Hz、1000Hz、500Hz对2008名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检测手段(特异度99.47%,准确度94.62%).经Logistic分析低出生体重(<2500g)、高胆红素血症、孕早期病毒感染、缺氧窒息,耳毒性药物、噪声及过期产与婴幼儿听力障碍呈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 根据我国 0~3岁年均听力参考值常模(PA_2),可利用PA_2自由场听力计半定量,筛查婴幼儿听力.  相似文献   

12.
改良行为测听法筛查小婴儿听力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小婴儿早期进行听力监测.方法 采用改良行为测听法型(单项摇铃法)对2010名42天组婴儿进行测查.结果 有反应者1804人(89.4%).高危组有反应率45.2%,非高危组有反应率98.5%(P<0.01).影响婴儿听力的主要高危因素为噪声、母孕早期病毒感染、早产低体重.多高危因素儿、单高危因素几、无高危因素儿听力障碍可疑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表明单项摇铃法适用于小婴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频连续噪声暴露对豚鼠听阈及耳蜗结构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花色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豚鼠。噪声暴露组豚鼠于噪声暴露前测定听觉脑干反应阈值(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es,ABR),每日接触中心频率为4 kHz、倍频程、100 dB(A)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连续噪声,每天8 h,连续7 d;末次噪声暴露结束后第8天,测定ABR后处死豚鼠,取耳蜗,进行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的观察。对照组豚鼠不接触噪声,于相应时间点测定ABR,其他处理同噪声暴露组。结果噪声暴露组豚鼠在2,4,8 kHz处的阈移分别为13.4,31.3,31.9,耳蜗外毛细胞静纤毛发生散在缺失、倒伏,胞浆萎缩、空化,细胞核萎缩或消失,部分线粒体消失,个别线粒体发生髓样变。结论噪声暴露可提高豚鼠的听阈并对其耳蜗结构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70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方法 :新生儿出生 3~ 4天及出生 4 2天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 (DP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 ,复筛未通过者脑干诱发电位 (ABR)诊断 ,异常者在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两次 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 70 4 0例 ,1次通过 5 76 7例 ,通过率 81.9% ,4 2天再次复查 5 731例 ,通过 5 6 0 4例 ,通过率 97.8%。未通过者 3个月内 ABR检查 114例 ,有 4 8例未通过 ,至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有 36例转为正常 ,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 12例 ,听力损失发病率 1.70‰。结论 :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的检测方法 ,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4 2天普遍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阴性和假阳性 ,两次 ABR确诊有利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噪声习服对豚鼠耳蜗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耳蜗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无噪声对照组(A组),噪声习服组(B组),噪声习服 强噪声暴露组(C组),单纯强噪声暴露组(D组)。B组动物在声压级为90 dB SPL (声压级)、中心频率为0.5 kHz的一个倍频程噪声下连续暴露10 d,每天6 h;C组动物在经过与B组相同的噪声习服处理后,休息5d,再暴露于105 dB的白噪声4 h;D组动物直接暴露于105 dB的白噪声4 h。噪声暴露结束后即刻测定耳蜗中的脂质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D组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A、B、C、D组水平分别为144.19±4.59,147.12±4.51,163.76±4.83,187.11±6.14(P<0.05):噪声暴露后C、D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活力均有所增强,C组明显高于D组分别为282.20±22.46 vs 243.95±16.53;32.72±2.24 vs 26.84±2.22(P<0.05);D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明显低于其他3组。而C组的CAT活力增强,A、B、C、D 4组CAT活力分别为63.18±4.59,65.93±4.41,82.34±4.66和45.60±4.88(P<0.05)。结论噪声习服可以提高耳蜗抗氧化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种听力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在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来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患者共28例,每例患者均行3次纯音听阈测听,2次检测之间间隔3d以上,同时检测听性脑干反应、听性稳态反应1次。综合分析上述检测结果进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结果28例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病例中,经3种方法联合评价后,8例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1例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聋,2例诊断为职业性重度噪声聋;17例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病例中,5例诊断为观察对象,1例诊断为伪聋,3例诊断为夸大聋,剩下9例为其他原因致聋。若单纯使用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评价,至少还有4例可被诊断为不同程度职业性噪声聋。结论3种方法联合评价职业性噪声聋可明显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准确性,有效排除伪聋及夸大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使用随身听对听力健康的影响及对其可能造成听力损伤的特征进行评价和估测。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主观听力状况的相关问卷调查,分析接触随身听使用时间与听力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随着使用随身听时间的延长,各频率段听阈有上移趋势。经方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 a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情况。方法对某火力发电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监测,以453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观察组,68名行政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听力情况,并对不同车间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听力损失发生率为37.75%,明显高于对照组(13.23%)(P<0.05),听力损失集中在I ̄III级;锅炉车间的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较磨煤、电机车间严重。结论火力发电厂噪声对听力危害严重,应加强工人的个人防护。噪声与高温对听力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圳龙岗区职业性噪声与听力损失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调查深圳市龙岗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评价指标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6家企业的稳态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386名接触噪声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听力测定参照《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结果 386名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74.09%,语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50.52%;随CNE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有增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频、语频听损发生率与CNE呈显著相关,而与工龄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在特区经济模式下CNE作为听力健康的评价指标比工龄史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