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药与保健》2006,14(6):24-24
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单用阿司匹林引起出血的危险极小,每年1000例患者仅增加0-2例严重颅外出血,且临床容易治疗,而卒中或心肌梗死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都是灾难性的。高润霖、诸骏仁、胡大一等一批心脑血管专家忧虑在我国阿司匹林的使用率较低的问题,这种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度极大的药物使用率过低,从另一角度证明这项事关重要的防治并不理想。一项调查显示,在…  相似文献   

2.
  紫龙 《健康文摘》2006,(9):46-46
心血管疾病位居全球死亡原因之首。若想遏制心血管病.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特别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重视二级预防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而循证医学已证实有效的预防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其中.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已在一系列大型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龙初建 《现代保健》2008,5(35):120-120
目前,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因此,在临床上如何合理应用阿司匹林使其发挥最佳效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梁雪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63-1664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类(NSAIDs)。早先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后发现它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等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这是近20年中争议较大的问题.2018年之后发表的几个重要的阿司匹林临床试验结果,有助于回答这一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以及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破裂或狭窄为主的患者,作为二级预防措施,为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无疑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是阿司匹林,现在更...  相似文献   

6.
贺耀宗 《家庭医学》2004,(11):29-29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和对症治疗。抗血小板已经成为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在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以治疗机理明确、效果突出、适应范围广、副作用较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位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小鹰 《药物与人》2007,20(5):34-34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很多副作用,这是患者不能坚持服用的原因之一,这些副作用如何才能避免或减轻呢?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服服停停,会使心血管疾病危险成倍增加。 并不是所有超过50岁的人或老年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它的适用人群主要为冠心病、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以及10年心血管事件危险≥10%的健康人群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说到阿司匹林,大家都很熟悉。由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所以,服用者众多。但是,阿司匹林有出血、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以下禁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具有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素尚未发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疾病等患者300名。进行随机分组,给予A组常规阿司匹林治疗+B组步长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并随访2年。观察脑心通胶爱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作用及疗效。结果进行综合疗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延长出、凝血时间,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类阿司匹林作用;且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安全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和胃肠道等副作用,可抗凝溶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药物方面,很多人都知道,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阿司匹林具有确切的疗效和极高的性价比,是公认的心脑血管事件防治的基石;加上其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统计数据表明,阿司匹林能使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5%,心肌  相似文献   

12.
《健康世界》2010,(7):18-19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冠心病、脑中风(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抗血小板药物是一柄双刃剑,在防治冠心病、脑血管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同时,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事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那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怎么办?出血后,还可以继续应用吗?如何保护消化道不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13.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冠心病、脑中风(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是.抗血小板药物是一柄双刃剑,在防治冠心病、脑血管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同时.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事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那么.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怎么办?出血后,还可以继续应用吗?如何保护消化道不受伤害呢?  相似文献   

14.
黄金凤 《工企医刊》2013,26(3):267-268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亦为环氧化酶抑制剂。作为环氧化酶的抑制剂,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血管疾病中,血小板的聚集又是动脉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68年就已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一发现在80年代经过对自愿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观察证明,20~40mg/d剂量就能达到这一作用。临床证据表明,这一发现也可应用于严重血管疾患的高危病人,但在对阿司匹林的有效剂量,尤其是对脑缺血病人的剂量方面仍有争论。  相似文献   

16.
临床使用阿司匹林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守云 《中国校医》1994,8(5):F003-F003
阿司匹林(已酚水杨酸ASA)于1853年合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而受到人们重视,使它~直成为临床上久盛不衰的药物。特别产1971年S。ith等证明了ASA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以来,ASA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关于它的新用途有诸多报道,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于防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学校医务室也经常用该药为学生治疗有关疾病。ASA是片剂口服药,成火剂量:解热镇痛:0.3-0.6g/次,抗风湿:0.6一0.99/次,一日3次饭后服用。儿童剂量:解热镇痛:30-60ng/蛇/日;抗风湿:0.l-0…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是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与性价比极佳的抗血小板药物,各国指南一致地推荐为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一线用药.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应用剂量以及安全性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除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以外,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血栓形成。由于治疗疾病及治疗目的不同,其用量也不尽相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小鹰 《药物与人》2007,20(4):31-31
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心肌梗死、卒中等事件的复发。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指出,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控制50%的致死或致残率。采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二级预防治疗,大约有30%的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可得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李小鹰 《药物与人》2007,20(3):36-37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大众的健康和生命。本期我们特邀李小鹰教授介绍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常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