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异丙酚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全凭异丙酚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30分钟手术开始前(T1),停药后1小时(T2)采血测定血小板1分钟分钟及最大聚集率(PAG1,PAG5和PAGM)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结果:与T0相比,T1时PAG1,PAG5,PAGM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肝硬化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肝炎后肝硬化拟行脾切断流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于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于术毕静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VAS对术后4、8、12、24、48 h内疼痛进行评价,检测术前、术后即刻、24、48 h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 术后VAS评分A、B两组明显低于C组,A组低于B组(P<0.05);三组术前、术后即刻、24、48 h凝血功能组闻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可安全用于肝硬化行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海脉素和佳乐施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剖宫产患者凝血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剖宫产患者术中凝血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无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或服用相应药物的择期剖宫产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2 h(T2)、4 h(T3)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F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血小板1 min,5 min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PAG1、PAG5、PAGM).结果 与T0时比较,乌司他丁组T1时PT、APTT延长(P<0.05);T2时TT延长(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乌司他丁组T1时APTF、T2时TT延长(P<0.05).两组PAG1、PAG5、PAGM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术期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000 U/kg可改善剖宫产患者术中的高凝血状态,有助于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术前应用对乳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缓慢推注帕瑞昔布钠40mg(P组)、氟比洛芬酯50mg(F组)和生理盐水(N组)各10ml。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输注生理盐水,术毕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均采用舒芬太尼镇痛。于用药前、用药后30min、1h、3h及6h时采集上肢静脉血,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并记录术后24h恶心、呕吐、头晕、虚汗、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30min,三组凝血酶时间(TT)显著延长(P0.05);F组和N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P组(P0.05),其余凝血功能指标、Plt及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内P、F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三组头晕、虚汗、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见消化道出血、溃疡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与50mg氟比洛芬酯比较,术前应用40mg帕瑞昔布钠可暂时增强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对应激反应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LC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使用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小时(T3)、6小时(T6)、12小时(T12)、24小时(T2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前(T0)和静脉注射试验药物后1小时(T1)、3小时(T3)、6小时(T6)、12小时(T12)时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结果观察组各时点VAS均低于对照组(t=3.29~5.87,P<0.05或P<0.01);观察组T1、T3、T6、T12时点血Cor均低于对照组 (t=3.50~6.8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应时点血PA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0.81,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应激反应轻微,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利于手术麻醉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在骨癌痛大鼠模型中镇痛效果及对大鼠肝肾、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雌性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S组):左侧后肢胫骨髓腔内注射10μl Hanks液.肿瘤组(T组):左侧后肢胫骨骨髓腔内注射10μl共4×105个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氟比洛芬酯组(Fa组):肿瘤模型2周后从第15天开始连续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7d.术前1d,术后1、3、5、7、10、14、15、17、19、21、24 d检测大鼠足底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4天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肝肾功能、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取肝脏、肾脏及肿瘤侧后肢胫骨,HE染色观察肝肾组织的形态结构及胫骨内肿瘤的生长.结果 ①接种肿瘤细胞后第5天,T组大鼠PWMT(9.01±l.49)g比S组(10.92±1.04)g显著降低(P<O.05;肿瘤大鼠的痛行为随时间逐渐加重,到第14天达高峰.接种后第17天开始,Fa组大鼠PWMT(6.64±1.70)g与T组(4.06±1.69)g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组持续升高,至第21天时PWMT(8.04±0.81)g,但未能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10.31±1.35) g(P<0.05).②S组、T组及Fa组3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及肝肾功能检测指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aminase,AST)、总蛋白质(total protein,TP)、尿素(urea,UREA)、肌氨酸酐(creatinine,CRE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肝脏、肾脏组织切片发现Fa组与T组病理改变无差异.T组和Fa组胫骨骨髓腔内可见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 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能显著改善骨癌痛大鼠的痛行为.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3组患者术毕均用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3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0(麻醉前)、T1:(手术结束后2小时)、T2:(手术结束后4小时)、T3:(手术结束后24小时)、T4:(手术结束后48小时)时GPⅡb/Ⅲ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 VAS评分:A组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异丙酚麻醉对病人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择期行上 腹部手术病人,ASA I或Ⅱ级,年龄24-56岁,体重46—75 kg。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行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设定效应室靶浓度4μg/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0)、术前异丙酚TCI 30 min(T1)、术前异丙酚TCI 60 min(T2)、术前异丙酚TCI 120 min(T3)采集静脉 血,比浊法测量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Ca2 ]i),以及测 定血栓弹性描记图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与T0相比,T1-3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激活后[Ca2 ]i峰值均下降(P <0.01),静息状态[Ca2 ]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抑制Ca2 内流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而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0.5 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剂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一次给药6 h再次静注氟比洛芬酯或英脱利匹特.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 h的VAS和舒适评分(BCS),记录术后吗啡用量以及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两组VAS和BCS评分在各相应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12 h氟比洛芬酯组吗啡用量为(16.99±3.51)mg,明显低于吗啡组的(25.09±4.63)mg(P<0.01).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的时间为(69.05±11.20)h,短于吗啡组的(78.05±12.94)h(P<0.05).结论 围术期使用氟比洛芬酯可减少胃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吗啡用量,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术后芬太尼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消化道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FUCIA).A组术前15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药液中加芬太尼1 mg;B组镇痛药液中加芬太尼1 mg.记录患者术后3、6、12、24 h的VAS、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各时点VAS和24 h内PCA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能加强术后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氟比洛芬酯在大鼠手术切口组织中靶向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大鼠手术切口组织中靶向分布,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2只250 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K2、K4、K8、K16组分别注入氟比洛芬酯2、4、8、16 mg/kg.使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上清液中氟比洛芬的含量.结果 各组手术侧大鼠足底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浓度均较未手术侧大鼠足底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浓度明显升高(P<0.01),K16组最高.各组随着氟比洛芬酯给药量的增加,手术侧大鼠足底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浓度也随着增高(P<0.05或P<0.01);未手术侧大鼠足底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浓度K2、K4、K8组两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K16组未手术侧大鼠足底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浓度与K2、K4、K8组两两组间比较有升高(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在手术切口组织中具有一定的靶向分布;静脉注射较高剂量(16 mg/kg)的氟比洛芬酯时,大鼠正常肌肉组织中氟比洛芬的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F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即A组(I-R)、B组(I-R FA5 mg/kg)、C组(I-R FA 10 mg/kg)、D组(I-R FA 20 mg/kg)和E组(脂微球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 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并于7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切片行10 g/L 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72 hNDS评分:B、C、D组明显高于A、E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B、C、D组明显低于A、E组(P<0.01),B、C、D组间24、48、72 h 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容积百分比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 FA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曲马多及氟比洛芬脂用于肠道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50例在全麻下行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T组)和氟比洛芬脂组(F组),每组各25例。将所配制药液注入PCA泵,设定PCA泵给药速率为2ml/h,术毕半小时前F组静注氟比洛芬脂50mg以及嘲静注曲马多100mg作为镇痛首量,术毕时启动PCA泵进行镇痛,镇痛完毕后由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并记录发生的副作用。结果在患者镇痛总体印象评分中,F组镇痛满意的比例略高于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F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曲马多组(32%);T组恶心与呕吐的发生率占44%,明显高于F组(4%)(P〈0.05)。结论氟比洛芬脂用于肠道肿瘤切除术后PCA的效果与曲马多接近,但副作用少,更适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组(A组)、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组(B组)和氟比洛酚酯术后镇痛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B组于气管插管前静注氯诺昔康8mg;C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酚酯50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0、1、4、8和12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除12h外术后VAS各时点C组均高于A、B组,术后0hVAS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24h总体VASC组高于A、B组(P〈0.05),A与B组差异无统计意义。三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拟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70例,年龄≥60岁,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S组)和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连续3d行PCIA,并随访谵妄的发生(CAM-ICU法)、VAS评分和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FS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16.3% vs.26.2%,RR=0.62,95% CI 0.41~0.93) (P<0.05).FS组罹患谵妄的风险是S组的0.57倍(95% CI 0.34~0.96)(P<0.05).FS组术后VAS评分及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 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能够减少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和单纯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的疗效,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在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9月在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龄30~82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60例。G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G组单纯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静滴镇痛。记录患者术后1、7 d,1、3、6、12个月的疼痛缓解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记录患者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简明SF-36健康简明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SF-36生活质量指数8项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0例,剔除4例后,两组分别有58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后1、7 d,1、3、6、12个月G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术后1、3、6个月GB组慢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G组(P0.05),SF-36生活质量指数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8项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可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有效且安全性较高,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