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弹力酶诱发动脉瘤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以猪胰弹性蛋白酶腐蚀动脉壁结构,建立动脉瘤模型,以期获得形态和病理均与临床颅内动脉瘤相似的模型。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将猪胰弹性蛋白酶处理过的兔一侧颈动脉段移植到对侧正常动脉侧壁形态动脉瘤模型。在2周-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酶处理的动脉段形成的动脉瘤模型在1个月内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大,动脉瘤壁呈紫红色,容易破裂,弹力板缺失,只由薄层的结缔组织构成。结论:移植酶处理的动脉段形成的动脉瘤模型手术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模型稳定,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病理特征,有望取代流行的静脉移植动脉瘤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囊性颈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并研究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采用胰弹性蛋白酶血管壁外法建立囊性动脉瘤,并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来分析与动脉瘤形成的关系。结果:血管造影证实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后,同侧颈总动脉上的成瘤率为100%,颈外动脉起点及颈外动脉分支起点处成瘤率为50%;不结扎对侧颈总动脉,同侧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起点上的成瘤率也为50%;其余成瘤率均为零。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动脉管壁破坏率为100%。结论:胰弹性蛋白酶血管壁外法是建立囊性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动脉管壁的结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形成囊性动脉瘤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瘤是动脉管腔局限扩大形成的病理性结构 ,是引起自发性出血的病因之一。其中脑动脉瘤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患。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 ,脑动脉瘤治疗有了很大提高 ,但与理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对动脉瘤的病因尚缺乏统一认识 ,限制了临床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人们试图通过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 ,揭示动脉瘤的发生机理 ,但如何设计和制作稳定、可靠、重复性强且与人体动脉瘤生理特性相一致的动脉瘤模型是开展此类研究的基础、难点和关键 ,现就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动脉瘤的建立1.1 机械性方法RamashLSahjpau…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兔,采用弹性酶诱导方法制作兔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3周对所有动物分别进行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测量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显示的动脉瘤相关参数测量结果差异。结果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均能较清楚的显示的动脉瘤,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测量的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646,0.427和0.625)。结论不同的造影方法均能较准确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大小,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可选用不同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尝试采用结扎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总动脉诱导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生成。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6只,分别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不行结扎(假手术组,n=6)或结扎(实验组,n=20)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于结扎前(0 d)、术后1 d、1周、4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术后4周行脑血管造影了解基底动脉变化;术后1周、4周取基底动脉观察动脉形态变化并对分叉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假手术组动物全部成活,实验组术后存活率为80%(16/20)。实验组术后1 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直线升高,高于术前226%;术后1周仍在持续升高;术后4周血流速度处于稳定状态。实验组术后1周,基底动脉增粗,明显迂曲;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基底动脉分叉部中膜厚度变薄;内弹力层部分消失、断裂或变薄。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诱导兔基底动脉顶端出现新生动脉瘤样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较为简单且能有效复制中、重度兔肺气肿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麻醉动物后,行气管插管(盲插),然后模型组气管内滴入胰弹性蛋白酶3ml(2000U/㎏),对照组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3ml作为对照,测定各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取肺组织做光、电镜形态学观察,图文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第10天时,模型组有1只死亡。实验第42天,已形成明显中度全小叶型肺气肿,血气分析及肺平均内衬间隔(MIL)、平均肺泡数(MAN)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功能各项指标符合中度肺气肿。结论:气管内一次性注入胰弹性蛋白酶可简便而有效地复制兔肺气肿模型。  相似文献   

7.
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兔颈总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PA)模型的病理改变,探讨人颈内动脉TPA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 运用显微外科操作,。制作20只兔右侧颈总动脉TPA模型。并行彩色超声多普勒随访及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6-12d20只兔均于手术部位出现明显的搏动性包块并纪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辛实为假性动脉瘤形成,术后2周内瘤腔直径均不超5mm,瘤壁由部分机化的血栓构成,薄且不均匀,术后3-4周瘤径增大至10.5-18.0mm,病理大体检查见瘤体与周围组织有一潜在间隙,瘤壁厚约2-3mm,收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术后第7周瘤径增大至35.5-52.0mm,瘤壁厚薄不均,瘤顶处瘤壁菲薄。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TPA,在其形成期的早期及瘤体增大期。闭塞载瘤动脉最为安全、有效 ;在瘤体稳定期,可行MC瘤腔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差异,寻找高效的CCl4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方法。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1(n=21)、实验组2(n=21)和对照组(n=6)。实验组1、实验组2分别以起始浓度5%和10%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0.1mL/kg CCl4,1次/6d,4次注射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后续3个周期分别依次调整浓度(实验组1:10%、15%和20%,实验组2:20%、30%和40%)和剂量(0.2mL/kg、0.3mL/kg和0.4mL/kg)。对照组予1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首次注射后第6、9、12周分批处死7、7、2只实验兔,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1实验兔死亡率28.5%,实验组2实验兔死亡率42.8%,两组实验兔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05)。第9、12周兔肝脏病理评分显示实验组2与实验组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持续给予CCl4可诱导实验兔肝纤维化形成。采用起始10%浓度和0.1mL/kg剂量腹腔注射,浓度、剂量逐渐等量递增的模型建立方法,造模进程较快,成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符合人类牙髓炎病理学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时间分为1,3,5,7d四组;每只兔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兔2颗下颌前牙舌面钻孔,1颗置入生理盐水(对照组)、1颗置入变形链球菌(实验组),于术后1,3,5,7d各处死动物5只;观察兔牙髓炎症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于实验第3天、对照组于实验第5天出现牙髓炎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和变形链球菌均可诱导牙髓炎形成,但后者诱导的牙髓炎模型与人类牙髓炎病理特征更接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手术切断圆韧带和支持带的新术式以中断血供法制作兔Perthes病模型,并对其作X线、MRI和病理学研究。X线、MRI和病理学研究结果均表现出与Perthes病相似的特点。表明该方法所制模型成功重复了Perthes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方法腹部正中切口。游离出肾动脉开口上、下方各10cm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近段。用血管夹先后阻断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用5.5号头皮针穿刺腹主动脉下段,接冷灌注管,以0℃-4℃含肝素(100μ/ml)的乳酸林格氏液灌注肾脏。肾脏呈灰白色、肾静脉血色变浅后停止灌注,接着用血管夹将两侧肾蒂近端阻断。顺序松开腹主动脉下段、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及腹主动脉上段的血管夹,恢复血流。肾脏表面覆碎冰屑。切断肾动、静脉,按自体肾移植,原位吻合肾动、静脉,恢复肾脏血供,同时清除碎冰屑。逐层关闭腹部切口。结果术后20~40min家兔完全苏醒,能行走、饮水。共完成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26例,其中2例死亡,成功率93%。由于实验的需要,分别于术后第4、7、14、28天处死实验兔。开腹观察两侧肾的大小、颜色、质地无明显差别。显微镜检查两侧肾的肾小球和肾小管未见明显变化。术后第7、14天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家兔自体肾移植模型制作简单、科研成本低,可用于肾移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ypertens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aneurysms in rats.Methods Twenty 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 (SHR) and 10 Wistar-Kyoto rats (WKY) were included in this observational study. Animals were fed with normal diet and drinking water. No experimental modifications were undertaken in either group. They were sacrificed at one year of age, the bifurcations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were dissected and longitudinal serial sections were prepared for light microscopic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Results In the SHR group, 2 of the 20 rats formed an aneurysm respectively at the bifurcations of the basilar artery. As reveal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jury at the bifurcation of the artery first occurred on the steeper side of the intimal pad. Furthermore, loss of endothelial cells, small depressions on the intima, disruptive internal elastic lamina and lymphocytes or red blood cells infiltration were noted at the steeper side of the intimal p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WKY group.Conclusions Cerebral aneurysms can form spontaneously in SHR without ligat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without a diet containing β-aminoproprionitrile. Long-standing systemic arterial 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that contributes to aneurysm formation in SHR ra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实用、稳定、符合心脏生理状况的兔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Ono氏、改良Lee氏、工作型、改良工作型四种方法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对供心修剪时间、受体吻合时间、复跳恢复时间、模型存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比供心修剪时间,改良工作型组比其它3组长(P《0.05);改良Lee氏组最短,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受体吻合时间改良工作型组较长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跳恢复时间Ono氏组与改良工作型组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模型建立成功例数分别为4例、2例、3例、5例.结论 Ono氏术式与改良工作型术式均是稳定的模型建立方法,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但是改良工作型模型的生理模拟性更好,远期存活率更高,因此对心脏移植的远期研究有更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气管注入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气管注入细菌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为研究细菌致ALI的致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兔分为:细菌注入组(Ⅰ组),生理盐水注入组(Ⅱ组),正常对照组(Ⅲ组).对比观察3组以下指标: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血气分析、支气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蛋白含量、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及病理检查.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直接气管注入细菌可建立ALI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稳定的兔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微导丝法模型的建立及对其评价。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5只;缺血组1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CCA)经颈内动脉(ICA)插至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4 h,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预处理组20只,在DSA引导下,选择微导丝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停留15 min,再灌注时,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停留15 min,如此重复3次,之后将微导丝堵于大脑中动脉起始部4 h,完成微导丝法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的制作,并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和HE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并且对模型行MRI常规扫描及弥散成像,分析MRI是否也能显示脑缺血预处理的存在。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其颅内分支情况,8只(80%,8/10)动物缺血模型成功,12只(60%,12/20)动物脑缺血预处理模型成功。缺血/再灌注后3 h就可在T2WI,DWI表现为右侧海马及外侧基底节区高信号,DWI范围大于T2WI,于24 h T2WI范围基本不变且T2WI与DWI范围相近。TTC染色将正常组织染成红色,梗死脑组织不染色而呈白色,不染色的范围与导丝栓塞后T2WI上的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处理组最终T2WI上高信号区及TTC无染区体积均小于缺血组。结论:采用微导丝直接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至MCA起始部,栓塞15min后,抽回导丝至颈总动脉内再灌注15 min,如此反复3次,能建立较稳定的脑缺血预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呼吸机辅助下正中开胸表面结扎兔左冠状动脉不同分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率、建模效果以及二次开胸存活率。方法:25只兔随机取1只作为健康对照,其余平均分为前降支组和左室支组;两组均行表面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后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建模成功后4周末二次开胸,2周后处死动物,留取心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两组动物建模存活率无差别;以心电图出现ST段动态变化和4周后病理性Q波形成,结合心脏彩超左室缩短分数显著降低(P<0.05)为建模成功标准,左室支组建模的成功率略高于前降支组,但建模成功后的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二次开胸左室支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降支组。结论:表面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室支均能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效果无明显差别;结扎左室支时二次开胸存活率明显高于结扎前降支,其更适用于需要多次进行心脏表面操作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构建动物半月板水平裂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方法对其半月板损伤模型修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半月板及软骨损伤提供依据。方法:3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行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水平裂损伤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纤维蛋白凝胶组B、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c,每组12只。3组分剐于术后4、8、12周分3次处死取材,肉眼行大体形态观察,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半月板损伤区域愈合情况。结果:A组均未愈合,B组的II级愈合率占58.3%,C组的Ⅱ级和Ⅲ级愈合率各占50.0%;A组的愈合效果明显差于B组的愈合效果(P=0.014),也低于C组的愈合效果(P〈0.01),而C组的愈合效果要B组的愈合效果(P〈0.01)。结论:半月板水平裂损伤后不可自然愈合,纤维蛋白凝胶可促进半月板水平裂损伤的愈合但为瘢痕愈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不仅可以促进半月板水平裂损伤愈合,半月板水平裂缺损区为纤维软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标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GE)的治疗标准。方法:总结38例EVGE的操作经验,根据并发症种类及其对瘤体原影响作为评判参数。结果操作成功率94.73%,无术中死亡。中转开腹手术1例,并发内漏4例,移植物内血栓形成2例。术后近期死亡3例,其中MOF及肾衰各1例,其他原因术后2个月死亡1例。EVGE治愈率86.84%,总治愈率92.10%。结论:EVGE即时操作成功、治愈及失败的判断标准应根  相似文献   

19.
以山大青甙1.5mg/kg静脉给药,对实验家兔产生显著的利尿作用,在增加尿量的同时,钾、钠、氯的排出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