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用几丁糖预防膝关节僵直粘连松解术后再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用几丁糖预防膝关节粘连的效果。方法 :13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关节粘连松解术 ,随机分为几丁糖组 7例 ,术中涂抹几丁糖 1次 ,术后每周关节腔注射 3 m L,共 6~ 8周 ;对照组 6例不用几丁糖。于术后 1,2 ,3个月观察膝关节活动度以评价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6个月 ,平均 4.8个月。几丁糖组各时间段膝关节活动度( 114 .3± 10 .5 ,110 .6± 13 .2 ,112 .7± 12 .8)均大于对照组 ( 94.7± 11.6,85 .3± 12 .0 ,89.6± 13 .5 )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几丁糖可减轻或预防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针刀松解关节粘连,透明质酸钠局部注射,以减轻破坏的关节面及痉挛的发生,运用康复疗法对关节的僵硬进行康复性治疗.结果:经过本疗法三个疗程治疗的23例患者,随访14.8个月,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平均改善了62.7°,膝关节活动由﹢79.1°改善为﹢16.4°,屈膝71.4°改善为47.2°.结论:本疗法对粘连性膝关节僵硬的疗效确切,是粘连性膝关节僵硬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378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弹力绷带外固定,冰袋冷敷,常规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术前HSS评分5~33分,平均23.5分,术后62~90分,平均80分,术后6个月73~92分,平均84分。优348膝,良24膝,可6膝,优良率98.41%。活动度术前平均61.38°,术后平均96.37°,总外翻角平均7.2°(0°~10°)。结论:TKA是治疗膝关节屈曲内翻崎形的有效方法,术后系统规范的管理及康复训练,可使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应用关节镜下松解和几丁糖注射治疗膝关节粘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研究关节镜下粘连松解配合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治疗膝关节粘连的可行性和疗效,运用关节镜行粘连松解术并向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的方法治疗膝关节粘连15例(A组),与同期单纯关节镜下行粘连松解术治疗的12例(B组)及切开松解的11例(C组)进行比较.随访结果显示,术后1、3、6个月时,A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认为关节镜下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很少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粘连较为理想的方法,几丁糖注射可预防松解术后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80例,根据入院顺序、患者意愿分组。对照组40例,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观察组100 m步行时间、跛足、拄拐率、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7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三柱理论分型,单柱骨折49例,双柱骨折26例,三柱骨折4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第1、3、6、12个月定期门诊复查,统计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及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膝关节活动度以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评估患者手术疗效。结果:79例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6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7.5°,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平均值为91.6分,术后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PPO(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科收治20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微创MIPPO联合关节镜疗法,观察患者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和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2±0.64)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复位解剖标准评估骨折情况优良率为90%,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价法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结论:MIPPO联合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可修复韧带半月板等损伤,具有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牢固、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可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25例28膝:其中其中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岁(58~73岁);骨性关节炎类13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4例;严重内翻畸形l4膝,严重膝外翻畸形9膝,严重屈曲挛缩畸形5膝。所有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术前HSS评分平均37.58分(24~58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66.5°(30°~100°),随访平均26.7个月(12~38个月)。结果: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刀口一期愈合,膝关节畸形全部矫正,疼痛基本缓解。1例严重外翻畸形的患者出现轻度腓总神经麻痹,一年后完全恢复,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DVT),抗凝治疗后好转,全部病例未出现感染、肺栓塞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SS评分平均87.21分(80~96分),较术前平均增加49.6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为112.7°(90°~125°),较术前平均增加46.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在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的效果肯定,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因其手术损伤较大,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对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106例膝关节粘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手法松解治疗)和观察组(53例,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随访6~10个月,平均(8.14±1.57)个月,期间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组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屈曲角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伸直受限角度均缩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屈曲角度均扩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粘连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 ,解除急性梗阻 ;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根除梗阻。结果 急性期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4 9例肠梗阻解除。缓解期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成功 4 5例 (92 % ) ,随访 3个月~ 3a均未再发肠梗阻 ;中转开腹手术 4例。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0 .5~ 3d ,术后平均住院 2~ 4d。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恢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松解组38例予关节粘连松解术后行运动疗法,恢刺组38例予恢刺后行运动疗法。2组均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ROM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刺组VAS、ROM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松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恢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董列军 《中医正骨》2012,24(4):75-76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依照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加重患膝疼痛为度,为22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制定术后康复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康复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22例28膝,术后1周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1膝,良5膝,可2膝.术后2周,置换膝关节主动活动度90°~105°,中位数99°;被动活动度100° ~ 120°,中位数112°.术后6个月,所有置换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下肢肌力均恢复良好,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无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开缝手法治疗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疗效. 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松解膝关节粘连,试验组采用膝部开缝手法,即四指点穴和拔伸屈膝法,两组均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主动屈曲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分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缝手法治疗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方法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对其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电针疗法和塞来昔布进行干预,对照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WOMAC评分、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治疗3个月后,其中联合组和对照组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 05),联合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上升(t=2. 725,P=0. 008),联合组在治疗3个月的WOMAC评分、VA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3月后联合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 096,P=0. 003)。结论:电针疗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能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用塞来昔布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采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35~79岁,平均55.8岁;均为单侧新鲜骨折,左侧6例,右侧7例。受伤原因:交通伤4例,摔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d,平均3.5d.术后6周,3,6,9和12个月随访,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膝关节活动度,记录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13例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异物排异反应,锚钉无松动及脱出,骨折无分离移位,术后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患膝Bostman评分(26.9±2.1)分,优8例,良4例,差1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变性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5月~2010年10月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15例膝关节退变性半月板囊肿,膝关节清理,半月板修补成形术,随访8~28个月,手术前后均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外侧肿块消失,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活动度正常,15例患者手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2~81分,平均(68±11.8)分,手术后提高至871.96分,平均(89.6士4)分,优良率为92%.结论:退行性变也是半月板囊肿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关节镜手术能彻底切除囊肿,消除病因,同时能较好的保留半月板的功能,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配合无痛推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粘连的疗效。方法:将56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瘢痕粘连带配合持续镇痛下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在骨科医师指导下自行康复锻炼,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5.4个月的随访;根据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治疗组优良率为78.6%,高于对照组的39.3%(P0.01)。结论:针刀松解配合无痛推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膝关节粘连疗效满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采用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3~57岁,中位数33. 5岁;左膝12例,右膝18例。Meyer-McKeev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膝关节侧位X线片均可见胫骨后方上移的撕脱骨块影,CT扫描示撕脱骨块横径5~10 mm18例、 10 mm12例,MRI示合并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8 h至28 d,中位数7 d。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手术时间25~40 min,中位数3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 L,中位数30 m 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0周。患膝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50. 17±0. 85)分、术后10个月(91. 47±2. 23)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38. 26°±8. 85°)、术后10个月(120. 37°±6. 75°)。术后出现后抽屉试验阳性2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例,经加强功能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无腘血管、神经束损伤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Orthocord缝线联合Pushlock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手法松解联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4~54岁,中位数37岁。左侧5例,右侧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修补术后4例,髌骨脱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后1例,膝骨关节炎清理术后3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术后1例;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范围30°~80°,中位数64°。病程1~9个月,中位数3个月。治疗后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3个月,中位数9个月。均无感染、韧带损伤、关节再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患侧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64.18°±23.43°,112.45°±12.74°,t=-22.709, P=0.000),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74.54±10.56)分,(94.46±7.11)分,t=-10.056,P=0.000]。结论:采用手法松解配合功能锻炼和中药薰洗治疗膝关节僵硬,能够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药物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采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JOA评分进行综合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个月。25例患者的术后股-胫角、胫股关节间隙角、下肢力线到髌骨中线的距离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减轻。膝关节JOA评分由术前68~78(74±2.5)分提高到80~89(84±3)分。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腓骨截骨与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进展等优点,为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