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方法 选取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ASD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右室舒张末容积(IEDVRV)、右室收缩末容积(IESVRV)、右室每搏量(ISVRV)、右室射血分数(RVEF),同时对ASD患者通过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心导管测得平均肺动脉收缩压(PAMP),两者分别与三维右心室舒张及收缩末容积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ASD组三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IEDVRv)、三维右心室收缩末容积(IESVRv)、三维右心室每搏输出量(ISVRV)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大于对照组(P<0.05),ASD组单心动周期三维右室容积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对照组低,两组均在心动周期40%处出现最大变化值,且三维右心室形态相关参数(IEDVRV、IESVRv)与右心导管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PAMP)及通过三尖瓣反流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结论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反映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改变,通过右室容积的变化可以无创地间接判断出肺动脉压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集59例ASD患者(其中封堵术28例,修补术31例)及33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心室全容积成像,测量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比较手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ASD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ASD封堵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ASD患者术前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降低,术后封堵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修补组较术前改善但仍降低.  相似文献   

3.
背景: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等优势。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对左心结构和二尖瓣环运动的影响。 方法:纳入37例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0-60岁,根据缺损大小及边缘硬度选择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分别于封堵前1d、封堵后1个月、封堵后3个月行常规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与结论:选入的37例患者中,有4例因获得的三维超声图像质量欠佳未列入统计,最终33例获得满意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并进入分析结果,33例术后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封堵后1,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均较封堵前增加(P<0.05),且封堵后3个月效果更显著(P<0.05);3个时间点二尖瓣环位移、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无差异。封堵器型号与左心房容积变化率、左心室容积变化率呈正相关,心内膜垫残端与二尖瓣环位移无相关性。表明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可增加左心房、左心室容量,对二尖瓣瓣环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不同化疗周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43例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应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化疗周期的左室收缩功能。结果: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与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与第六化疗周期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与第五化疗周期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和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前左室舒张末容积和术后各个不同化疗周期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用药剂量的不断递增,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情况,单心动周期实时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能够早日发现射血分数减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伴轻、中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行封堵介入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63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并选取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RT-3DE技术测量ASD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及健康人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射血分数(RVEF).结果 (1)两组ASD患者术前的RVEDV、RVESV、RVSV、RVEF,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ASD患者术后的RVEDV、RVESV、RVEF均小于术前(均P<0.05).(3) ASD中度PAH组术前、术后的RVEDV、RVESV、RVSV均大于轻度PAH组(均P<0.05). (4) ASD合并轻度、中度PAH患者封堵术后的RVEF无明显差别.结论 RT-3DE可用于评价ASD患者封堵治疗前后右室功能;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右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可在术后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入组3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即NOR组)及1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病例组,即ASD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所有研究对象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相关参数,并以体表面积加以校正。ASD组右心室相关参数与导管所测心腔压力、校正房间隔缺损最大径(IASD)对照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ASD组校正后的右心室舒张末容积(IEDVR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IESVR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ISVRV)以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P〈0.01,P〈0.001,P〈0.05)。且其右心室形态相关参数(IEDVRV、IESVRV、ISVRV)与右心导管所测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以与肺动脉舒张压相关性最为显著(r=0.79,r=0.61,r=0.83,均P〈0.01);与IASD呈正相关(r=0.57,P〈0.05;r=0.60,P〈0.01;r=0.55,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7,r=-0.50,r=-0.52,均P〈0.05)。结论房间隔缺损患者存在的左向右分流导致了肺动脉压力的进行性增高及与之平行的右心室容量进行性增大。右心室形态学的改变使右心室收缩力增强,并导致左心室形态学改变以及左心室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容积、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变化。方法行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20例(A组)和肺动脉高压组15例(B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并计算右心室Tei指数,通过三尖瓣反流速度估算肺动脉压。结果术前A、B组RVED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右心室Tei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右心室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1周A、B组RVEDV均显著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右心室Tei指数均显著提高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1周B组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ASD患者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容积、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正常及异常房间隔形态结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 53 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10 例正常对照者、3例房间隔膨胀瘤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观察房间隔整体解剖结构的立体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对其中经手术证实的 36 例 ASD 患者,观察缺损面积在心动周期中的动态变化,计算面积变化率;并应用 RT-3DE 技术测量缺损最大径,与手术测值行对比分析.结果 RT-3DE 技术能直观清晰地显示正常房间隔、修补术和介入封堵术后的房间隔、房间隔膨胀瘤及 ASD 的房间隔解剖结构的立体形态特征.ASD 面积在心动周期中呈动态改变,缺损面积在收缩末期最大,舒张末期最小,面积变化率 15.2%~74.4%,平均变化率 47.0%;RT-3DE 技术测量的 ASD 最大径与手术测值相关性良好,r值为 0.86.结论 RT-3DE技术能清晰显示房间隔的整体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准确测量ASD的大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4D RV-Function(4D-RVF)分析法评价正常人及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①对10只离体新鲜猪心行实时三维容积成像(RT-3DE),分别用4D-RVF和心尖长轴8平面法(AL 8-plane)分析软件测量其右心室容积,将所测值再分别与实测值比较.②对93例正常人(NOR)和15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行实时三维全容积成像,应用4D RV-Function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结果 ①离体猪心4D-RVF法所测值较心尖长轴8平面法所测值与实测值更接近.相关性更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3,r2=0.82.② 4D-RVF法测量正常组(NOR)的右心室参数各指标:RVEDV为(90.57±28.27)m1,RVESV为(38.32±14.18)ml,RVSV为(52.25±16.86)ml,RVEF 为(57.96±6.85)%.③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4D-RVF)分析法可准确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探讨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65例ASD患者按PHA程度分成轻、中、重度三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别对ASD各组于手术前、后及对照组进行RT-3DE检查,应用TomTec 4D RV软件分析出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右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三组术前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组术前RVEF、TAPSE均大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2)三组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P<0.05),RVEF、TAPSE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3)三组术后RVEDV、RVESV、RVSV均小于术前(P<0.05);轻、中度组术后RVEF、TAPSE均小于术前(P<0.05),重度组均大于术前(P<0.05)。结论RT-3DE可精准、快速、无创的评估ASD合并PAH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