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47例坐骨结节处压疮患者实施减压、康复运动和伤口使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的综合治疗,总结出坐骨结节处压疮的综合治疗要根据坐骨结节的解剖学特点制定相应的减压措施、功能锻炼,灵活运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提高压疮的治愈率,而且通过早期的康复功能锻炼,使患者的整体情况好转,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家庭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03-130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对42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出院后给子分阶段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结果对本组病例复查及随访,98%患者6个月后可弃拐行走,并发症发生率明星减少;结论对出院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详细的家庭康复指导,能有效地促进肢体活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障碍.SC1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在SCI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主动参与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治疗费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为患者回归社会奠定基础.而在康复过程中,常遇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治疗中依从性较差,使康复过程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院康复科57例SCI患者通过康复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造成的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常涉及意识障碍的评估和促醒、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障碍、失语症、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等,这些领域一直是神经康复中的难点。康复治疗对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跨学科、新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对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其涉及的主要功能障碍方面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针刺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提高,部分患者能重新回归社会家庭。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了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使脑卒中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制定急性期早期规范的康复程序.方法康复程序包括康复治疗、康复护理、体位处理、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和失禁处理.结果急性期的早期康复能使脑卒中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并发症减少.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有助于受损神经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是由外伤、疾病和先天性因素,导致神经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碍,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经损伤,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之一[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尤其下肢运动障碍和步行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使之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是康复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偏低,40岁以下发病也不鲜见,虽然现代化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脑卒中所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幸存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从而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树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心理康复是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得到极大提高,但大部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而且,这类患者以青中年居多,发病后不但患者本人生活质量受影响,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负担.目前,对脑外伤导致的认知障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我们借鉴现代医学中疾病自我管理模式,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的形式对脑外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知识培训,以期提高其认知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其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通过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采取行之有效的康复策略,有效地降低致残率和残疾的严重程度,使脑卒中患者能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郭华  雷中杰  何成奇 《华西医学》2014,(7):1275-127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4·20"芦山地震伤致复杂性下肢骨折截肢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20日-6月30日,对于2例复杂性下肢截肢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介入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伤口换药、康复工程和多元化的康复护理。结果经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达到了安装假肢的目的。结论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改善下肢截肢患者疼痛,提高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各方面功能均有很大疗效,可使患者更好更快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脑瘫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性瘫痪是造成儿童期身体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且终生存在,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经济负担。随着围产科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脑瘫的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脑瘫的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治疗脑瘫的方法有药物、手术、康复及其他治疗;脑瘫总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而且及时、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手术、药物及其他治疗只是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或作为补充手段,不能替代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乳腺切除术后病人身体、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寻求实现病人全面康复及回归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分析104例乳腺癌切除乳腺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及对全面康复的认知与康复需求.[结果]乳腺切除术后病人的康复问题主要集中在术区皮肤护理、并发症观察处理、胸部矫形知识缺乏、性生活困惑、职业康复方面;病人对全面康复、自我认知、职业康复、回归社会等项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病人对康复的关注还停留在原始的生理需要上.[结论]乳腺切除术后病人实际生活中的康复值得人们关注,康复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困难采取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为乳腺切除术后病人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帮助其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滞留的影响因素,为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为7分—15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为7分—17分,病情均稳定可出院回归家庭及社会。本组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患者滞留原因涉及疾病自身、个体、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结论精神病患者长期滞留医院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就医和家庭康复诊疗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陈真 《中国临床医学》2022,29(6):911-915
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从“治病的科学”逐渐转变为“维护健康的科学”,即强调身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在疾病救治中的重要作用。重症康复医学通过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重症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及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的早期临床康复是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症康复应与临床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实现“叠加”,而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重症康复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重症康复病房-普通康复病房-社区康复三级康复网络的形成,康复相关人员知识和技能提高,以及新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能促进重症康复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康复仪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0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康复仪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瘫痪肢体的活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尽早回归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共同结局,给个人、社会造成巨大负担。运动康复通过多种途径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文主要介绍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服务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6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按照其是否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分为康复组304例和对照组306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药物治疗外,同时参与集体家庭干预、社交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病情、精神症状、自知力、疗效和社会功能评估,两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康复组病情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307,P<0.05);康复组的精神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自知力比较,康复组自知力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992,P< 0.01);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x2=12.975,P<0.05).康复组工作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完全或部分胜任工作或承担全部家务的人比对照组多,而丧失工作能力或承担家务的人明显少于对照组(x2=14.253,P<0.05).康复组残疾功能评定量表Ⅱ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495,P< 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精神症状、帮助恢复自知力和改善其社会功能,有助于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下肢骨折术后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70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临床康复护理。结果:通过迅速组建康复护理团队,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确保了所有伤员无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伤员按计划出院。结论:在专科康复护理团队护理下,通过加强伤员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使伤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日返回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两周后的SDS与SA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出院时SDS得分(11.14±3.79)与SAS得分(10.46±3.1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SDS得分(23.84±5.76)与SAS得分(18.67±4.56),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