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刘宜生钱宝延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3)主题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医病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世界大流行疾病。由于病毒的多变性,至...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治疗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它能有效抑制HIV的转录和复制,使艾滋病人获得免疫重建,但由于其明显的毒副作用而影响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本研究针对艾滋病HAART所引起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析,选择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艾滋病HAART所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痞满证)49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我们处于AIDS高发区,我医院担负着全县的HIV/AIDS(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普查防治工作。笔者用中医药经治了八十多例HIV/AIDS病人,其中属于AIDS的有四十多例,后者中有近一半患者临床辨证属于气阴两虚,笔者就20例气阴两虚患者,用益气养阴法收到佳效。点滴体会述之于后,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我们通过对河南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均为有偿供血感染者)的观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1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以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为基本病理特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医学界至今仍未成功研究出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目前艾滋病的防治以控制艾滋病疫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主,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延缓病程进展、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为特征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病死率极高.所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是当务之急.当前艾滋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当前对艾滋病的治疗尚不成熟.我国现阶段AIDS/HIV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和中医治疗,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HIV整合酶抑制剂、HIV进入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相关咳嗽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咳嗽是AIDS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文献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患者咳嗽的发生率约在40%~56%[1-2],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肺部感染引起,也可见于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迄今为止,由于病毒的善变,疫苗的研制也困难重重,国际上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方法。西医高效抗病毒治疗(HAART疗法)已能使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但不能完全消灭HIV,且HAART药物价格昂贵,产生的毒副反应很大,易产生赖药性病毒株,患者必须长期服用,停药后会反弹,因此开展传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防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中医“脾为枢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种,有其特有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预后转归。5年来,笔者结合中医学理论,通过对某地区部分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认为脾在艾滋病发生、发展、病机演变、辨证论治过程中起到枢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剌与耳针治疗24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AIDS)。自1981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桷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目前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达数千万,病死率高达50%以上。10余年来,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国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开发抗AI...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难治性传染病。现代医学认为,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的CD4+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大量免疫细胞破坏,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e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中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90%[1]。现将本院感染科2006年12月-2012年12月诊治的艾滋病合并口腔溃疡病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艾滋病是当前对人类最具威胁的疾病之一。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该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罗密  刘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772-773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HIV感染者是指血液中HIV(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确认试验阳性的患者。2009年6月,我们收治了1例右输卵管峡部妊娠破裂的HIV阳性患者,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削腹手术治疗,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无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人类免陷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种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专门侵犯人类抵抗外界致病因子的淋巴系统,使免疫功能降低,机会性感染丛生。艾滋病的流行范围很广,到1995年7月为止,在全世界192个国家中已有艾滋病人117万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800万人,我国现有艾滋病人80人,艾滋病感染者2594人,由于检测病人数较少,估计为5~10万人,目前还属于低发流行区,但我国高危人群(妓女、吸毒者、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周边国家发病率很高,我国形势严峻,不容乐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无统一认识,本文通过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为防治艾滋病医务人员辨证施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份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和死亡。  相似文献   

19.
试述艾滋病的中医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据资料统计,截至到2005—10全国累计发现HIV/AIDS病例63万多。我国艾滋病疫情十分严峻,已经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防治形势严峻。从80年代中医药参与防治艾滋病以来,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证实,中医药可有效减轻抗病毒药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缓发病期,有着良好的前景。笔者结合临床,应用传统的中医理论来论述、揭示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现将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洁 《气功》2011,(12):I0001-I0001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v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