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9岁,因"左上腹部不适2周"入院.发病期间饮食大小便正常,无发热、全身乏力和体重下降.10年前曾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无异常;腹部B超:考虑血管源性脾病变.腹部CT:脾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术中见脾大小12.0 cm×5.0 cm,质软,色暗红,于下极可见约3.0 cm×3.0 cm,质韧,突出脾被膜表面实性占位;术中出血约100 ml;标本切开见肿瘤包膜完整,瘤内充满网状结构组织.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病理报告:脾海绵状血管及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4岁。间歇性右上腹胀痛不适一年,于2037年2月29日门诊以“胆囊结石”收入院。PE:T37℃,P68次/min,BP100/70mmHg。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肌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一),腹部叩鼓,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一);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结石;心电图:正常范围心电图;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全套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6岁。因“查体发现肝尾状叶肿瘤7d”入住肝胆胰脾外科。7d前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发现肝尾状叶低密度灶病变,拟诊为“肝脏肿瘤”。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腹部未扪及异常包块,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50岁。因夜间阵发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周住院。查体:全身多处可见大小、形态不一,疝样或蕈样肿瘤及咖啡色斑点、斑片。腹平坦,无肠形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拟诊“胆道蛔虫症”予阿托品、肠虫清等治疗3天,无...  相似文献   

5.
王林 《腹部外科》2009,22(5):285-285
例1:男性,33岁,已婚,务农。因“脓血便半年余,腹疼、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d”于2005年4月入院。体检:表情痛苦,贫血貌,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隆起,有肠型、肝脾未触及,下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叩击呈鼓音,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亢进。胸腹X线:膈下无游离气体,肠管扩张,积液并有液平。彩色超声:肝、胆、胰、肾正常。  相似文献   

6.
李勇  康江晖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45-745
患者,女,66岁。右上腹疼痛不适6d,疼痛向右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门诊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阴性,腹平坦、软,肝、脾肋下未及,上腹正中偏右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肠鸣音正常,未扪及腹部包块。术前检查:心电图、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5岁。因右上腹部间断性隐痛反复发作4年余人院。无皮肤黏膜黄染病史。入院后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无肿大,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凝血系列等辅助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腹部彩超提示胆囊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9岁。因左上腹部胀痛4个月,发现包块2个月人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左上腹部胀痛不适,无恶心、呕吐;2月前发现左上腹一鸭蛋大肿块,B超及CT检查示胶体尾部占位病变。患病来患者食欲正常,无明显消瘦、乏力,劳动或饥饿后天昏厥,也无顽固性腹泻、腹痛及消化道出血史。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平软,肝脾未及,左上腹们及一约7cm大肿块,质硬,固定,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Hb132g/L,WBC7.1×109/L,N0.85,L0.15,尿糖(-),肝功、肾功及电解质均正常。以“胰体尾癌”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4岁。因上腹部疼痛1个月,以“腹部包块”收入院。体检:上腹部稍膨隆,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部可扪及约10cm×10cm大小的圆形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中等硬,有压痛,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于左上腹胰腺后方,近脾门处可探及一囊性包块,约11.4cm×10.9cm,边界清;于囊内右侧可探及约6.0cm×5.4cm实性强回声,与肝、胰、脾、肾均无联系。腹部CT平扫+增强示:腹膜后见一巨大囊状低密度影,欠均匀,CT值32~35HU;其内可见斑点状高密度影,CT值为87HU,最大…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皮质巨大血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6岁。因左腰部酸胀痛2个月,B超检查发现后腹膜混合性肿块,于1996年9月17日收住我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血压20/14kPa,脉搏80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心肺听诊无特殊,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腹部可触及拳头大小肿块,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无压病,取膝肘卧位双手触摸肿块不向前垂。腰部激发试验阴性。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肾区无叩击痛。IVU提示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左肾明显受压向下移位,肾门在第4腰椎下缘,左肾盂肾盏均水见明显异常。CT提示后腹膜混合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7岁,因上腹部胀痛6周余入院。患者诉近一个月来体重下降4kg,全身乏力,纳差。无低热,盗汗。无恶心,呕吐,腹泻。两年前曾有左颈部淋巴结结核,经抗济治疗9个月而愈。体检:T37.6℃,P81次/分,BP15/9kPa。消瘦外观,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左上腹可扪及一肿物,有轻压痛,肝脾助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胸部X线平片正常。胃肠钡餐造影示胃后壁大弯侧受压,有弧形切迹。血白细胞计数9.6X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血沉23mm/h。肝功能正常。B超及腹部CT…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2岁,因“大便带血1个月余”于2009年4月6日以“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带血,量多,呈暗红色,与粪便混杂;伴交替性便秘和腹泻、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及腹部隐痛。入院时查体:T36.5℃,P84次,min,R21次/min,BP131/85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皮肤与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膨隆,腹肌软,左侧腹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3.
产后硬膜外血肿致截瘫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26岁,71kg,ASAⅡ级。诊断:(1)G1R0孕39^ 5待产、臀位;(2)胆汁淤积;(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4)中度妊高征;拟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全身状况良好,无服用抗凝药物史,有皮肤瘙痒、双下肢轻度浮肿等症状。否认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史。查体:腹部皮肤瘙痒痕迹,心肺功能正常,脊柱无畸形,无压痛,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均正常。  相似文献   

14.
<正>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约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1],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其功能结构与淋巴结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2]。研究证实,脾脏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造血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抗感染、抗肿瘤免疫方面,保留脾脏的意义逐渐被认可,腹腔镜脾部分切除的临床开展日益增多[4-5]。我院收治1例自发性脾血管瘤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患者女,61岁,主因“间断左上腹胀痛20 d”入院,查体:腹部外形对称,平坦,无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下腹部可见手术切口疤痕,腹肌稍紧张,以左上腹为甚,左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急诊超声提示:(1)脾脏体积增大、脾实质内混合回声,考虑脾破裂并血肿形成;(2)肝S6段实质内偏强回声,考虑肝血管瘤;(3)腹腔积液(中量)。上腹部增强C...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2岁。3年前出现头晕、头疼、鼻衄,服用止痛类药物后,无明显效果。此后家人发现患儿左上腹部包块,到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肝炎、脾功能亢进。经治疗后鼻衄未见好转,包块未缩小。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4~37.4℃,血压12/7.5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肝肋缘下未触及,脾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8cm,剑突下10cm,表面光滑,质中。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0岁。因右下腹发现肿块伴黑便1个月余人院。病人于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部肿块,轻度腹痛,但无腹胀,亦无腹泻,无恶心呕吐,不发热,小便正常,大便稍稀伴有粘液黑便,全身之力。查体:轻度贫血貌,消瘦,一般情况较好,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轻度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政软,肝脾未们及。右下腹可如及scmX6cm肿块.边界尚清,质硬,压痛,活动度较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Wffe10.4X10'八一NO.72,I.0.28.Hb90g/I。,尿常规正常;粪常规示:隐血试验(卅);腹部B超显示右下腹部…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82 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20 d”入院。既往发现血压升高20 d。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腹部膨隆,可及一15 cm×11 cm肿块,质地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瘤标志物正常。腹部B超: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大小19cm×11 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7岁。于3天前无诱因出现左上腹隐痛不适,无低热、盗汗、乏力,无恶心呕吐。既往无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6.8℃,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轻度压痛,左季肋部叩击痛,肝、脾均未触及。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脾下极4.3×2.1cm大小液性占位,脾脏10.2×3.7cm大小。胸部X线片正常。血白细胞18.0×109/L。分类:淋巴0.40,中性0.60。血沉16mm/小时。临床诊断“脾脓肿”。行手术探查:肝大小、色泽正常,脾12×5cm,下绿变钝,稍隆起,囊性感,与胰尾粘连,胰尾增粗3×3cm,并有囊性感。行脾、胰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段云飞  朱峰  陈晶  薛卫 《消化外科》2013,(11):884-88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反复疼痛半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及包块,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余”于2010年5月13日人院,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黏膜内癌”。AFP25.29)、CEA和肝肾功能检测正常,全腹CT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9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无异常:胃窦部可触及直径约1.5cm结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