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年龄组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群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和骨代谢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青壮年组、老年前组、老年组各50例,所有受试者均检测甲状腺激素包括高灵敏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骨代谢的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肽(PIC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尿胶原吡啶交联/肌酐(Pyd/Cr)的水平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组与老年前组、青壮年组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BALP、BGP、PICP随着增龄有下降趋势,Pyd/Cr、Hop/Cr值随着增龄而增高,各组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龄使甲状腺激素水平和BALP、BGP、PICP下降,Pyd/Cr,Hop/Cr值上或提示骨代谢随增龄而逐步下降可能与老年人TH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Ca、P、ALP和尿Ca/Cr、尿HYP/Cr及跟骨骨密度(BMD)的影响,评价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活性维生素D30.25μg,每天2次;钙尔奇1粒,每天1次,连用4个月,于用药前后测定血Ca、P、ALP和尿Ca/Cr、尿HYP/Cr,并测定跟骨BMD.结果用药后血Ca升高,血ALP、尿Ca/Cr、尿HYP/Cr明显下降,跟骨BMD增加.结论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天然药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的有效部位(HUE)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 ,OVX)诱发大鼠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双侧卵巢摘除方法,建立模拟绝经后大鼠模型。每天给予0 .2 75与0 .5 5 g/kgHUE治疗3个月,并与雌激素药物对照。观察骨量(干重、灰重、钙含量与骨密度)、骨生物力学(股骨三点弯曲载荷)、骨小梁微结构及血ALP、尿Py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HUE各剂量组的骨量、骨生物力学性能及骨小梁形态计量均较OVX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0 .0 0 1)或有增加趋势;HUE药物组大鼠的子宫重量高于OVX对照组(P <0 .0 1~0 .0 0 1) ,但显著低于雌激素对照组(P <0 .0 0 1) ;血ALP较OVX组呈增加、尿Pyd/Cr较OVX组呈降低趋势。结论 HUE对卵巢摘除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作用;对子宫可能具有弱的雌激素样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骨代谢及其调控激素的改变。方法  2 0只大鼠分为 2组 ,一组以四氯化碳肌注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 ,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 2组的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meaminotransferase ,ALT)、总胆红素 (totalbilirubin ,TB)、白蛋白 /球蛋白 (albumin/ globeprdein ,A/G) ],股骨和腰椎骨密度 (BMD) ,骨代谢指标 [血清钙 ,2 5羟基维生素D3 ,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PTH) ,尿吡啶酚 /肌酐 (pyridinoline/creatinine ,Pyd/Cr) ]。结果 肝硬化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股骨和腰椎骨密度显著下降 [(0 .1737± 0 .0 10 0vs 0 .192 0± 0 .0 104 )g/cm2 ,P <0 .0 1;(0 .175 9± 0 .0 0 75vs 0 .16 4 2± 0 .0 10 8)g/cm2 ,P <0 .0 1],血清 2 5 (OH)VitD3 显著下降 [(2 0 .1± 3.2 7vs 15 .6± 2 .4 7) μg/L ,P <0 .0 1],尿Pyd/Cr显著升高 [(4 .8± 0 .8vs 75 .8± 6 0 .7)nmol/mmolCr,P <0 .0 1],A/G显著下降 [(0 .98± 0 .1vs 0 .79± 0 .1) ,P <0 .0 1],而PTH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A/G与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 (r =0 .70 2 ,P <0 .0 1;r =0 .6 5 9,P <0 .0 1) ;2 5 (OH)VitD3 与椎骨骨密度、股骨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1,P <0 .0 1) ,(r =0 .75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妇女胫骨定量超声检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行  段定红  黄敏丽  张珏华 《上海医学》2003,26(11):848-850
目的 探讨胫骨定量超声测量与血生化骨代谢指标在不同年龄组妇女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共457例绝经前、后妇女,其中绝经前组89例,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绝经前第1组(25~35岁)23例,绝经前第2组(36~45岁)31例;绝经前第3组(46~55岁)35例。368例为绝经后组,按绝经年限分为:绝经后第1组(绝经1~5年)88例,绝经后第2组(绝经6~25年)2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骨吸收指标尿胶原吡啶交联与肌酐比值(Pyd/Cr)、骨形成指标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骨钙素(BGP)、血I型胶原羧基末端前肽(CICP),同时测定胫骨超声速率(SOS)。结果 所有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早期均有明显升高。绝经前第3组的骨吸收指标:Pyd/Cr已较绝经前其他两组明显升高。绝经后妇女的SOS值均较绝经前显著降低。结论 骨形成指标的改变落后于骨吸收指标,Pyd/Cr能较早反映围绝经期骨代谢的变化,SOS可简便、准确地反映绝经后妇女骨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Ca,P,ALP和尿Ca/Cr,尿HYP/Cr及跟骨骨密度(BMD)的影响,评价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活性维生素D3 0.25ug,每天2次,钙天奇1粒,每天1次,连用4个月,于用药前后测定血Ca,P,ALP和尿Ca/Cr,尿HYP/Cr,并测定跟骨BMD。结果:用药后血Ca升高,血APL,尿Ca/Cr,尿HYP/Cr明显下降,跟骨BMD增加,结论: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患者骨生化标志的改变。方法 对38例Graves患者进行血AKP、Ca、P、ICTP、DPD、BGP、U-HOP/Cr及BMD测定。结果 Graves组的B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a、ICTP、DPD、BCP、U-HOP/Cr显著高于对照组,Graves组的BMD与ICTP和DPD,BGP有很好的相关性(r=0.36,r=0527、r=0.401)。结论 Graves组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理论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12组(每组10只),各对照组分别行胸10椎板切除,不损伤硬膜及脊髓后0、1、2、3、7和11周,实验组分别于胸10椎板切除后行Allen's法(60gcm)损伤脊髓(导致截瘫)后0、1、2、3、、7和11周,检测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肱骨外科颈部、股骨粗隆部、胫骨平台部松质骨骨密度(BMD)改变情况。 结果:实验组( ALP术后1及3周低于对照组(P<0.05);7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磷(P)术后1、2周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钙(Ca)术后1~3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然后逐渐降至略高于正常。实验组肱骨 BMD术后3、7及11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3周时最低;实验组股骨BMD术后7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11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胫骨BMD术后 7及11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7与11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截瘫后血液生化指标改变,损伤平面上下均继发骨质疏松,损伤平面上骨密度恢复较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1-34(PTHrP1-34)对荷瘤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同时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方法 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4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各12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乳腺癌组织块悬浊液注射法制备小鼠乳腺癌模型,10d后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组每日予以PTHrP1-34400 μg/(kg·bw)腹腔注射.用药35 d后测全身骨密度(BMD)、股骨灰干重比、骨代谢相关血清指标[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β(β-CTX)、骨唾液酸蛋白(BSP)],剥离肿瘤比较体积与质量.结果 各组C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实验组P、β-CTX、BSP等反映骨吸收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总ALP、BGP等反映骨形成的指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实验组BMD、股骨灰干重比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在PTHrP1-34的作用下,荷瘤小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溶骨性骨破坏,骨密度降低,骨破坏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生化指标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钙(Ca)、血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DPD)、尿Ca、尿肌酐(Cr)进行测定,并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血清BGP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尿DPD/Cr比值以及尿Ca/Cr比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Ca以及AL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时血清BGP浓度下降,尿DPD/尿Cr及尿Ca/尿Cr比值升高;血清BGP、尿DPD/尿Cr及尿Ca/尿Cr等生化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与单纯使用硫酸钙颗粒人工骨植骨治疗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关节骨病外科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97例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接受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联用组),另65例患者接受单纯硫酸钙颗粒人工骨植骨治疗(单用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切口不良事件、人工骨完全吸收后的骨质愈合情况等.结果 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术后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6%(5/32)和26.2%(17/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和单用组患者在硫酸钙颗粒人工骨完全吸收后,遗留明确或可疑骨缺损的发生率分别为9.4%(3/32)和29.2%(19/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硫酸钙颗粒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下肢良性骨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两者的联合使用不会增加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且可能降低人工骨被完全吸收后遗留骨缺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骨形态计量学,研究不同浓度钠离子对幼鼠骨骼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周龄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含钠量不同的鼠粮,正常组含钠1%,高钠组含钠8%,低钠组含钠0.13%,连续喂养60 d.每天监测饮水量、食量及定期测量体重.实验结束,动物处死取左侧胫骨分成两段,进行不脱钙骨包埋,骨形态计量学...  相似文献   

13.
14.
常温储存的人同种异体骨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常温储存的人同种异体骨制备流程。方法:遵循供体选择标准,无菌条件下取骨经脱脂、脱钙等处理,制备新鲜骨、脱钙骨基质(DBM)、表面脱钙骨、半脱钙骨,封装常温储存备用。结果:临床应用常温储存人同种骨植骨10例,成活良好。结论:常温骨库制备人同种骨流程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4例骨转移癌和20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三相骨显象检查,并用TF比值和患/健比值进行良、恶性的鉴别。TF比值对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为58%,特异性为75%,准确率为66%。而用患/健比值进行鉴别,其灵敏度为65%,特异性为85%,准确率为73%,略优于TF比值的诊断效能。本文认为三相骨显象的患/健比值有助于良、恶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浓缩自体骨髓复合纤维蛋白胶修复骨缺损及骨不连,观察成骨效果并探讨其促进成骨的机制。方法应用浓缩细胞技术取得骨髓有核细胞混合物,与纤维蛋白胶混合后植入16例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体内。植入前取复合物行电镜观察、长期培养及细菌学培养。术后定期拍片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浓缩后,骨髓中有核细胞数量由(3.2±1.3)×10^6/ml提高至(31.0±3.9)×10^6/ml,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由(152±89)/ml浓缩至(531±168)/ml。电镜下见纤维蛋白胶与骨髓有核细胞生物相容性良好,长期培养无致瘤性,细菌学培养阴性。所有患者术后无脂肪栓塞、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无骨髓供区并发症。失访1例,其余患者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1.6个月。15例中的13例患者骨折治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2例患者骨折不愈合。结论通过浓缩技术可及时、有效的获得足量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射自体浓缩骨髓与纤维蛋白胶}昆合物可修复骨不连及骨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为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清创后一期植骨提供理想的骨移植材料.方法:采用具有高效骨诱导及骨传导能力的重组合异种骨作为载体,复合庆大霉素制备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并对药物体内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庆大霉素浸泡的复合体于3d内骨粒及其周围组织有高的药物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87.2mg/L的高浓度.浸泡后明胶包裹的复合体具有较强的缓释功能,可在10d内产生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局部浓度,并可在12h于软组织中产生144.5mg/L的高浓度.结论:庆大霉素重组合异种骨复合体有良好的体内缓释作用,有望成为临床开放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一期植骨治疗的理想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城区正常人群骨密度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区正常人群各部位骨密度随增龄出现的变化规律;探讨骨峰值年龄;分析各部位BMD下降幅度较大的年龄段,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方法 选择居住在重庆市10年以上的门诊和查体人群1320人(除外患骨代谢疾病的患者),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位(L2-4)、股骨近端(Neck、Ward’s、Troch)骨密度,男女分别按5岁一个年龄段,共14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男女各部位骨峰值均出现在25~29岁年龄段。②女性腰椎前后位(L2-4)、Ward’s、Troch区骨密度下降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45~55岁,股骨近端骨密度下降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55~59岁。男性峰值年龄后开始缓慢下降。结论 重庆市男女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中老年女性腰椎前后位L2-4Ward’s、Troch区骨密度变化早于股骨近端;男性骨密度在峰值年龄后逐渐均匀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非血管化结构性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用38只新西南大白兔建立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将髂骨块与股骨应力骨小梁方向一致植于股骨缺损靶区域;B组垂直方向植骨;C组随机植骨.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测定X-ray、新生毛细血管、新生骨生成量等指标.结果 股骨骨缺损缺损范围:13~14mm.三组骨缺损靶区域骨痂生长及X-ray:术后2周有少许程度区别,4周时差别明显,8周无明显差别.CD34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新生骨量:术后2、4周AB、BC两组差别明显(P〈0.05),8周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不同方式的非血管化结构性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影响骨缺损的早期愈合,移植骨沿骨小梁方向与成骨方向一致植入骨缺损靶区域,在骨愈合早期要优于另两种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检测85例糖尿病患者以及82名正常人骨密度(BMD)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与正常组BMD有显著差异(P<0.05),其改变与性别、年龄有关,女性较男性多见,年龄越大下降越明显。BMD改变与血糖水平无明显负相关(γ=-0.095,P>0.05)。BMD改变与病程长短亦无明显负相关(γ=-0.244,P>0.05)。糖尿病组血钙、磷检测均在正常范围,61.1%血镁下降,22.4%血AKP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