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占妇科腹部手术的第3位。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道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由于不必开腹,腹壁无瘢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而重新受到重视,但由于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其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在妇科广泛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之一,正在逐步替代大部分的腹式子宫切除术。本文中无阴式手术,对该院近2年采用此两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文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43-3044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是指在腹腔镜下游离全子宫,经腹腔镜或经阴道缝合阴道残端,即子宫切除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1]。有研究表明,TLH术后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较高,但其并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和腹式子宫切除术(TAH)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以上两种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共102例的临床资料,TAH组48例,LAVH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LAVH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少于TAH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TAH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是LAVH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TAH组,手术费用高于TAH组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各1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腹部几乎无疤痕,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腹全子宫切除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 ,手术方式、时间及出血量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可产生影响。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国外的手术方法 ,对传统式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改进 ,使手术简便 ,快捷 ,出血少 ,损伤小 ,恢复快 ,切口美观 ,效果令人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自 1998年 12月始 ,将在我院妇科住院的 ,各种子宫良性病变 78例病人施行改良式经腹子宫切除术 ,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用传统式切除子宫的病人 81例 ,作为对照。两组术前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其他一般情况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1.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合平 《吉林医学》2012,33(27):5866-58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于宫颈原位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宫颈原位癌患者75例,使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患者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对以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原位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此术式具有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越性。故此方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花蕾  施如霞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87-1287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避免了开腹手术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是现代妇科技术的革新^[1]。我们对我院近4年来采用2种不同手术途径手术,即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LH)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临床价值。方法:对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A组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B组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A组大于B组(P<0.05),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A组小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较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腹腔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宏霞  苏园园 《广东医学》2000,21(4):327-328
目的 通过对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节除术的比较,了解不同情况的大子宫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损伤最小。方法 对两种术式的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并对7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失败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肌瘤、子宫下段肌瘤及极不规则大子宫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易失败。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平均最高体温低,肛门排气早,但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与并发  相似文献   

10.
11.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7月因子宫肌瘤行LH的患者4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32例。术前24h、术后24h、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T细胞总数)、CD4^ (T辅助/诱导细胞)、CD8^ (T抑制/杀伤细胞)、CD16^ (NK细胞)的数量。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 CD3^ 、CD4^ 、CD8^ 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子宫切除术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其中2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2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点PBL亚群、血清IgA与IgM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各对应时点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24h血清IgG均有下降(P<0.05),但腹式组较阴式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持续超过72h。血清CRP和IL-6水平术后24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腹式组增高明显高于阴式组(P<0.05),且腹式组72h后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腹式子宫切除术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其中2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2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监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点PBL亚群、血清IgA与IgM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各对应时点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24h血清IgG均有下降(P〈0.05),但腹式组较阴式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持续超过72h。血清CRP和IL-6水平术后24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腹式组增高明显高于阴式组(P〈0.05),且腹式组72h后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腹式子宫切除术小。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并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比较,同时观察两种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2395例,其中,6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64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测定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黔0.05)。治疗后3个月后开腹组的血清E2水平高于腹腔镜组,而血清FSH、LH水平则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5.
16.
唐习文  何霞  胡建容  章凡 《当代医学》2021,27(34):92-94
目的 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式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4例.阴式组行TVH治疗,腹腔镜组行TL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结果 阴式组术后镇痛、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卵巢功能、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LH、FSH、E2、性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VH与TLH治疗子宫肌瘤均会对患者性功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阴式手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诺昔康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4ml(NS组)、氯诺昔康8mg(L8组)、氯诺昔康16mg(L16组).于注射氯诺昔康前1 min(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24h(T3)和术后48 h(T4)采静脉血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趋化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结果 在NS组和L8组血清RANTES浓度在T1-T3时间点均显著低于T0(P<0.05),L8组在T3、T4时间点血清RANTES水平均高于NS组(P<0.05).此外,L16组血清RANTES浓度与T0比仅在T2时间点下降,组间比较在T1-T3显著高于NS组和L8组(P<0.05),在T4时间点显著高于NS组.3组MCP-1和SDF-1α的表达分别在T1和手术后达到峰值.L8组和L16组,MCP-1在T2~T3和SDF-1α在T1-T2的表达均显着低于NS组(P<0.05).L16组SDF-1α在T1~T2表达显著低于L8组(P<0.05).此外,MCP-1和SDF-1α在L16组的下降趋势比L8组明显.结论 手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可增加血清RANTES水平,降低MCP-1和SDF-1α的表达,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 mg效果优于注射8 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40例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许晓峰 《中原医刊》2011,(19):59-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48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情况。结果LAV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AH组(P〈0.05)。LAVH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均优于TAH组。结论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节约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和术式对人体凝血与纤溶的影响。方法采用凝固法、酶联免疫法、发色底物法检测20例无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C)的变化。结果 PT在术后明显缩短(P<0.05)、D-Dimer明显升高(P<0.05)、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5),APTT、FG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腹腔镜术后与开腹术后相比:PT、D-Dimer、AT-Ⅲ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使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但腹腔镜对机体的影响较小,腹腔镜可能成为全子宫切除术的最佳术式;但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预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