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地州市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383人,在岗人员数372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4.35%,其次是本科及以上占33.06%,中专为22.58%;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6.5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6~45岁年龄段,占42.47%。结论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各机构间水平不全相同。建议制定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合理配置人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现状及需求,为合理配置兰州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兰州市1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其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及人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87名卫生人员中,以35—44岁组人数最多,男女性别比为1:2.1。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0.2%;技术职称以助理为主,占29.9%。医技人员所占比重最低,为1.4%,医护比为1:0.5。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现有量远不能满足近期需求。结论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总体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专业结构有待调整,应按需求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建议适度加大兰州市社区卫生人力投入,通过区域性卫生人力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东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全区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人员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单一。结论增加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是目前提高卫生监督水平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合理配置及开发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利用贵州省2002年卫生事业统计报表资料,对贵州省1426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数量、卫生技术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专业结构,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院均护士数、每千农业人口卫生人员数偏低,与同期全国资料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性别构成男性占53.4%,女性占46.6%,年龄以25~34岁为主;大专以上(含大专)与中专学历比例为1:3.4,无专业学历者占15.2%;中、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之比为1:8;专业构成中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0.19:0.39。结论:贵州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总量偏低,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导致低素质人力-低提供能力-低卫生服务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制约贵州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4年度梅县卫生监督人员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梅县2004年度卫生监督人员的基本状况,为基层卫生监督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梅县2003、2004年度卫生监督人员基本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2004年梅县县级卫生监督人员有32人,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54人,共86人;专业分布以综合性卫生监督员为主;学历、职称构成以大专以下学历、中低级职称为主;所学专业以卫生专业为主,医药专业次之;性别、年龄构成以男性和中青年(30—54岁组)为主。结论梅县卫生监督人员结构组成不够理想,须严把卫生监督人员准人关,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及时引进相关人才。  相似文献   

6.
赵源  宋沈超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5):510-512,516
目的:分析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人员配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及开发检验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贵州省卫生事业统计报表资料,对省、地(州、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省每千人口有疾控机构卫生检验人员0.012人,低于全国0.019人的平均水平;贵州省卫生检验人员以45~54岁为主,占3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地(州、市)级分别占48.6%和56.7%,大专和中专学历占72.6%,高、中、初级、无职称人员的比值为1∶5.93∶9.86∶1.07;在所学专业构成上,医学技术专业仅占42.0%。结论:贵州省卫生检验人力总量不足,年龄趋于老龄化,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现状。方法 采用2006年某省卫生人力资源普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某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现况进行分析。结果 某省卫生监督人员的学历偏低,以大专和中专学历以下为主,无职称人员过多。结论 某省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建议增加卫生监督机构编制,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7月,对青岛市109所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总量、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总数为7 286人,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31人;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1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仅占2.12%;医护比为1∶0.79;临床医师与公共卫生医师比为1∶0.20。结论青岛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偏低,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医护比例偏低,公共卫生人员配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全面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等职责,负责执行10部卫生法律、33部卫生法规、100余个卫生规章的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卫生监督人员作为卫生监督执法主体,其数量、素质构成、专业配置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卫生监督工作质量。为了解我省基层卫生执法监督人员队伍建设情况,我们对河北省118个县(含市辖区、县级市,下同)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卫生监督机构队…  相似文献   

10.
李华  王素芹  廖洪秀  佐静 《当代医学》2021,27(25):102-106
目的 探究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资料,从人员数量、年龄、工龄、学历、专业构成和职称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编制294人,在职人员272人,其中在编241人,编制空置率18.03%;年龄25~44岁,占比62.13%;工龄10~30年,占47.05%;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为主,占51.47%,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县(区)级疾控中心人员仅占0.59%,低于市级疾控中心的6.86%;拥有市级疾控中心中专学历占2.94%,低于县(区)级疾控中心的9.41%(P<0.05);全市疾控中心以公共卫生专业比例最高,占27.21%,其中仁和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比例最低,仅占8.82%;县(区)级疾控中心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占比17.06%,高于市级疾控中心的4.90%(P<0.05);拥有初级职称的在职人员比例最高,占33.09%;其次为拥有中级职称人员,占27.21%;市级疾控中心无专业技术级别人员占比31.37%,高于县(区)疾控中心的20.00%(P<0.05).结论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均衡,编制空置率高,学历、专业、职称构成不合理,高学历专业人才缺乏.应积极争取政策,改善机构内人员配置,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健全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评估量化体系,保障疾控事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疆2016—2020年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评估新疆疟疾监测预警能力水平,为新疆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调整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新疆2016—2020年报告的疟疾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疟疾发病、感染来源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以及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其中恶性疟20例(占62.5%),间日疟7例(占21.9%),卵形疟3例(占9.4%),三日疟1例(占3.1%),卵形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占3.1%)。病例来源主要以在非洲地区务工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有8个地(州、市)12个区县有病例报告,其中高新区10例,昌吉市7例,沙依巴克区4例,霍城县和天山区各2例,5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8.1%。报告的病例中90.6%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诊断,由疾控机构诊断的病例占比较小(9.4%)。自治区级医疗机构报告20例(62.5%),地(州、市)级医疗机构报告3例(9.4%),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告9例(28.1%),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新疆疟疾病例以非洲输入恶性疟为主,继续做好风险人群健康宣教,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防止发生境外输入再传播,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付莉 《中外医疗》2012,31(31):125+127-125,127
2011年3月,按上级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神,对全区32家医疗卫生机构吸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按照城乡、性别、吸烟年限、吸烟量和工作岗位分,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从工作岗们看,外科、内科、监督、领导等岗位,外科吸烟人数排列之首;从吸烟年龄和吸烟量看,30-55岁之间,吸烟量最大。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工作,扩大控烟服务队伍,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为合理制定健康扶贫政策, 提高全国贫困地区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680个贫困县的医疗机构总体的机构、床位数、人员配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均低于15%;卫生机构个数最多的是大别山区, 为349个, 最少的西藏区仅为70个;床位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1张;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最多的四省藏区4.42人, 最少乌蒙山区为2.72人;千人口注册护士 (数) 最多的罗萧山区达到1.56人, 最少的西藏区, 仅为0.39人.千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西藏区最多为2.98人, 最低的为新疆南疆三地州为1.07人;医护比最低的西藏区为1:0.54.结论 目前,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县级医疗机构资源极度短缺, 配置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类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方法 采取多阶段PPS抽样调查法对全市100家机构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①在岗基本情况:人才学历分布是以“本科为主”最高比例(68.33%),相关在岗人数以“1~2名”占最高比例(53.8%);相关岗位前3位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64.4%)、“护理”(33.8%)、“卫生管理”(22.2%)。②人才要求:学历要求前3位分别是“本科为主”(53.3%)、“根据需要录用不同学历”(38.9%)、“录用大专”(15.6%);证书要求前3位分别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84.4%)、“岗位职业资格证书”(68.9%)、“计算机类证书”(31.1%);最看重的要素前3位分别是“专业技能”(100.0%)、“性格随和,有亲和力”(84.4%)、“学习成绩”(46.7%)。③人才培养需求:未来可设岗位前3位分别为“健康管理师”(84.4%)、“医疗秘书”(68.9%)、“医疗保险管理”(15.6%);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前3位分别为“健康评估等”(92.2%)、“信息化建设与应用”(84.4%)、“医疗保险基础管理”(68.9%);未来3年内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是“5~6名”占最高比例(61.5%)。 结论 建议在培养规模、专业定位、核心技能培养方面立足创新,优化上海市健康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认知程度的作用,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健康教育干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950例维吾尔族妇女,以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宫颈癌及 HPV 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对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干预2 a 后,再次对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及HPV 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对干预前后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其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高于小学文化及其以下的妇女;健康教育干预后,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由23.16%提高至54.53%,对宫颈癌好发年龄的知晓率由12.74%提高至33.16%,对宫颈癌高危因素的知晓率由4.94%提高至15.58%,定期做妇科检查的妇女比例由3.37%提高至1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南疆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与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及职业状况的改善,妇女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提高。通过电视讲座、集体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可以提高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新疆宫颈癌防治工作中进行有关宫颈癌健康教育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城市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展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模式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从北京市东城区某街道社区随机抽取65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 结果 ①北京城市社区58%以上的居民表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情绪状态和年龄是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程度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55岁以上需求最高。②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形式需求不同,心理健康讲座是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服务形式,选择比例达67.8%,其次是免费心理咨询、心理宣传手册和心理热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对服务形式需求不同。③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因年龄、学历层次有所不同,青少年关注家庭关系与自我发展,中老年关心心理健康科普,60.3%的居民对心理疾患相关知识的需求较大。④在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选择上,40%以上居民首选在社区心理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相关咨询,70%的居民要求心理健康服务由专业人员提供。 结论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及内容建设应考虑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差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服务设置、服务措施应根据社区人群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状况各地区极不平衡,并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诸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素质不高、各部门协调不畅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西安市必须对该市卫生监督机构的现有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卫生监督机构管理现状的分析,并针对该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应完善管理机制,科学配置卫生监督员、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为卫生监督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安徽省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现状的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调查问卷通过来自农村、区域分布广泛的本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于2015年利用寒假返乡机会、随机调查其家庭周围的约10户村民,共收集有效问卷739份,分析指标为就诊满意度和对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提供者信任程度及其相关因素。 结果 农村居民感觉到就诊不方便者占54.13%,认为在就诊过程中存在至少1项“不方便”者高达74.70%。其中,“不方便”主要是“候诊时间和候诊秩序(38.29%)” “医生的形象、态度和水平(35.86%)” “收费的合理性和适宜性(33.42%)”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居民对医疗机构提供者信任程度不仅与调查对象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住房面积大小和对居住环境满意程度有关,提示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间接地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现状的信任程度。 结论 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提供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均不高,造成这种现象不仅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能力直接相关,而且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明生活方式及和谐社会环境等系统工程建设间接地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师资、形式和内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政策,提高现有基层全科医生服务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7年5月在我国东中西部13个省共抽取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样本单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全科医生共67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并核对,使用SAS 9.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师资:主要来自三级医院及专科医院,占49.85%;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师资较少,只有9.88%;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来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师资最多,占11.98%。形式:以学术讲座、培训班和网络学习等形式为主;操作实践和实地参观等开展较少,只占8.96%;网络学习形式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开展更多。内容:主要集中在合理用药和疾病诊疗等方面,80%以上的全科医生都有参加。另外发现,目前基层全科医生对继续医学教育师资、形式和内容的满意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是59.28%、49.32%和53.07%;并且不同地区、学历和职称的全科医生满意度有所不同,高级职称全科医生满意度最低。 结论 基层全科医生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整体满意度较低。基层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应兼顾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全科医生的需求,开展不同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增加继续医学教育吸引力;另外还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师资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本地及周边地区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健康教育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获知方式及途径提出建议。方法通过电话或实地调研对本地及周边地区58所医疗机构及200名住院病人进行问卷式调查,就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三级医院对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良好,一级、民办及小诊所等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差;居民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其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电视媒体,而在院内获得知识途径则主要通过医生、护士讲解。结论本地及周边地区居民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医疗机构对结核病健康教育实施情况不良,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