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眩晕的颈椎病临床多被命名为交感型颈椎病、颈性眩晕、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激惹学说、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以及椎动脉扭转学说。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动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重定位检查以及颈椎扭转检查是鉴别该疾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要检查方法。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多有效,存在颈椎不稳或血管神经受压时,可以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交感型颈椎病为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颈椎不稳是该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此疾病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后有手术指证。本文对交感型颈椎病术后复发的治疗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方法2012—2013年我院收治2名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名患者第一次手术之前均经过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并行相关检查如头颅MRI、喉镜、脑电图等检查,排除相关如脑血管疾病、梅尼埃综合征、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疾病后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2名患者术后2~3个月均出现螺钉移位、交感神经症状再次发作,再次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后有手术指证,行颈前路翻修及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本文主要采取患者主观满意度以及20分评分法评价交感神经症状。结果 2名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主观满意度为良。术前交感神经症状评分5~6分,平均5.5分;术后1~2分,平均1.5分;两名患者的交感神经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未见螺钉明显移位,无钢板断裂、移位等发生。结论对于颈椎不稳的交感型颈椎病,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不稳因素再次出现,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Li C  Liu X  Ma Z  Yi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伴有交感型颈椎病表现的混合型颈椎病12例,观察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MRI表现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颈椎X线表现:7例出现颈椎不稳定。围领制动效果:5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明显缓解,7例经围领制动后症状轻度缓解。MRI:7例在不稳定节段脊髓可见异常信号。手术效果:7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为优,7例均为节段不稳的患者;4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轻度缓解,治疗效果为良;1例术后交感神经症状稍有缓解,治疗效果为中。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新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2):956-958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74例颈性眩晕患者中,62例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及颈部围颈固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及颈部高位硬膜外封闭。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症状严重者采取手术治疗(12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及骨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包括颈椎病4例,下颈椎失稳6例,颈间盘突出症2例。结果疗效优49例,良14例,显效8例,无改善3例。结论颈椎病和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交感神经受刺激是主要的发病机制,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保守治疗无效应以稳定颈椎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5.
交感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颈椎病,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抑制症状。神经的反射又可以引起相关内科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确,治疗方法多样。针刀疗法为中西医结合的新型特色疗法。该文通过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针刀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相关性颈源性内科病的针刀治疗、针刀配合其他疗法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三方面来归纳总结,分析针刀疗法治疗该疾病的机理及优势和不足点,以期为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又称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及Barre-Lieou综合征等,其称谓各异是由于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及其转归非常复杂,至今尚未明了[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围绕交感神经刺激和椎动脉压迫这两种学说,但近年来学者们从颈椎节段失稳、椎动脉病变、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7.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1-883
目的:研究交感型颈椎病的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988-2000年收治的20例手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判断有无颈椎不稳。结果:20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和C4-C5,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对大部分患者有短期效果。每例患者均于不稳节段行颈前路融合术,手术有效率为90%。结论: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可有短期疗效因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病的几率却有增高的趋势,而且其发病的年龄有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的稳定性改变有密切关系;而颈椎的稳定在结构与功能上尚与颈部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物力学有关。当颈部肌肉发生劳损时,可致肌张力不平衡,产生颈椎动力及静力平衡失调;进而形成颈椎失稳。本文认为颈肌劳损产生的生物力学变化,也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生发展及选择非手术疗法作用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和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2月~2007年1月共收治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3例,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均有颈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8例伴有颈椎不稳,1例有先天性骨结构异常,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前路单个或多个(≤3)椎体次全切除,彻底清除增生的骨赘和退变椎间盘,用充填有自体椎体碎骨的钛笼或自体髂骨椎间融合,钛板螺钉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根据术后X线片、JOA评分和临床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定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75~150 min,术中出血量30~350 ml,平均70ml.随访3~36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7例术后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全部消失,12例主要交感神经症状消失,3例症状改善,1例症状无变化,有效率为95.7%,优良率为82.6%.JOA评分术前平均10.2±1.1分,术后3个月时平均14.3±1.3分,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9.4%;13例术后10个月复查X线片示钛笼或髂骨块均与上下椎体达骨性融合,无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移位和钛笼沉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交感型颈椎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6,19(4):207-2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颈椎旋转、半失稳的关系。方法:本组112例,其中椎动脉型38型、交感型36例、神经根型38例,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结果:在C6旋转度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间的C2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C4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和椎体半失稳率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和颈椎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