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松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113-114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较少见 ,我院 1997~ 2 0 0 2年收治 70例 ,其中 2 3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获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 2 0 0 2年收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70例 ,其中男性 4 7例 ,女性 2 3例 ;平均年龄 2 9岁。行保守治疗 4 0例 ;手术治疗 30例 ,其中 7例为髁状突高位骨折 (也称髁头骨折或关节囊内骨折 )行骨折近心端摘除术 ,2 3例髁状突中低位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髁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应症为 :患者自觉有张口受限、局部疼痛、咬关系错乱等症状 ;经曲面断层 X线及颞颌关节…  相似文献   

2.
胡莲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49-550
目的寻找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医院收治的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2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2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耳前切口11例,颌下切口15例。患者术后全部复查口腔全景片及下颌骨CT片,术后第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客观评价开口度、开口型以及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半年开口度平均达到3.75cm,上下颌咬关系正常;一年复查时开口型完全恢复正常。耳前入路的11例患者中有2例面神经颞支损伤,颌下入路患者中有1例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结论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手术治疗以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操作、不损伤血管神经为原则。无论是耳前入路还是颌下入路都存在着某些术后并发症,选择手术治疗要谨慎,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马恒香  李世芬  韩宝刚 《天津医药》2001,29(10):635-636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在成人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3。由于对其处理不同,临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甚至关节强直。我院采用克氏针固定髁状突中低位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从1989年10月~2000年10月我科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237例,其中成人髁状突骨折59例,行保守治疗34例,年龄21~64岁,平均41岁,其中男27例,女7例;颌下切口克氏针固定11例,年龄23~58岁,平均38岁,  相似文献   

4.
严颖彬  穆洁  张兰成  刘浩  王志兴  张军  沈军  张萍 《天津医药》2016,44(10):1283-1286
目的 探讨包括囊内骨折在内的成人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疗效。 方法 32 例 33 侧髁突骨折中, 囊内骨折 6 例, 采用耳前入路和 2 枚 18 mm 的长螺钉固定; 髁颈骨折 6 例 7 侧, 采用颌后穿腮腺入路及 1 块小型板固定;髁颈下骨折 20 例, 采用环下颌角入路和 2 块接骨板固定。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3.5 个月 , 随访期末平均最大张口度 37.5 mm。 32 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对称性。 7 例(21.9%)出现暂时性面神经瘫痪, 术后 3 个月均完全恢复, 1 例出现涎漏, 加压包扎后痊愈。 无永久性面瘫、髁头吸收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采用适宜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技术要点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治疗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下颌骨CT冠状扫描对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手术治疗骨折愈合好,其中1例咬合关系欠佳,1例咀嚼肌疼痛,2例下颌闭合时运动偏斜。其他患者双侧咬合关系均满意。结论:伴有移位的髁突骨折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今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从跃  杨波 《江苏医药》2001,27(9):697-697
我们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从营养学及治疗角度评价其疗效。临床资料近三年来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 30例 ,其中男2 3例 ,女 7例 ,年龄 15~ 5 4岁。单发性骨折 2 6例 ,多发性骨折 4例。骨折部位总数为 34处 ,其中颏部9处 ,体部 15处 ,下颌角部 6处 ,髁状突颈部 4处。从 30例中随机选出 15例采用传统疗法治疗作为对照组 ,另 15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颌间牵引复位或切开复位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 颌间结扎固定 4周。研究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 ,在骨折部位的前庭沟处作弧形切口 ,切透骨膜 ,剥离后显露骨折…  相似文献   

7.
部分儿童颌骨骨折用传统的保守疗法治疗是有效的 ,但有一部分儿童下颌骨骨折经保守治疗后会出现开口形扁斜 ,咬合关系不良等症状 ,故近来我科收治的 2 8例 3 5~12岁下颌骨骨折患儿 ,采用梨状孔缘悬吊法治疗 ,经 3~ 12月随访检查及X线片检查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 ,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性别与年龄  2 8例下颌骨骨折患儿中 ,男性 2 1例 ,占75 % ,女性 7例占 2 5 % ,年龄 3 5~ 12岁。1 2 致伤原因 跌打伤 18例 ,交通事故 10例。1 3 骨折类型 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 8例 ,下颌升支部骨折 7例 ,下…  相似文献   

8.
<正>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种,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1]。如果骨折处理不恰当,极易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强直甚至下颌骨发育障碍。当前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为此,笔者对61例髁状突骨折采  相似文献   

9.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5例153医院口腔科(河南郑州450065)韩振廷郝义勇杨德亚张立军张跃军我科1992-04~1996-10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5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者41岁,最小者12岁,平均为252岁。...  相似文献   

10.
作者 1998年以来采用解剖复位及小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骨折 60例 ,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下颌骨骨折 60例 ,男 52例 ,女 8例 ;年龄13~ 64岁。1 2 骨折情况  60例共 80处下颌骨骨折 ,40例单纯性下颌骨骨折 ,2 0例多发性骨折。其中颏部正中骨折 47处 ,下颌骨体部骨折 15处 ,下颌骨角部骨折 10处 ,下颌升枝骨折 4处 ,髁颈部骨折 4处。1 3 固定材料 小型肽板 (厚 1mm ,长 4孔、6孔 )螺钉直径 2 0mm、长 7mm (西安产 )。1 4 手术方法 ①手术路径 :下颌体部颏部骨折采用口内入路 ,下颌角部及升枝骨折采用口外下…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89年~1999年共收治下颌骨骨折132例,兹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32例中男86例,女46例;年龄12~67岁,平均34岁。其中车祸伤85例(占643%),高空坠落11例(占83%),打击伤18例(占136%),自行跌伤8例(占6%),其它原因致伤10例(占76%)。2.骨折情况:132例骨折中开放性34例,闭合性98例,下颌骨正中骨折61例,颏孔区骨折26例,下颌角下颌升枝骨折34例,髁状突部骨折11例。其中单发性骨折71例,多发性骨折46例,粉碎性骨折15例。2.治疗与结果:13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中切开复位固定35例(早期治疗14例,后期治疗21例;单颌牙弓夹板固定18例,颌间牙…  相似文献   

12.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中常见的一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障碍,咬合关系紊乱,如处理不当,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强直,颌骨发育期可发生颌骨发育障碍畸形。本文对我院1999~2001年间收治髁状突骨折21例(29侧)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17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4.25:1;年龄9~54岁,平均38.5岁,男20岁以下、女18岁以下3例;单侧13例,双侧8例。 1.2 骨折分类 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四类,Ⅰ类:髁头矢状骨折5例;Ⅱ类:髁突颈部骨折18例;Ⅲ类:髁突基…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最常见,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比例亦不少。临床上对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颌下切口、经腮腺下极的颌下改良切口和耳前切口,技术条件好的单位,可采用口内升支前缘的矢状劈开切口,通过特殊的器械在口内操作复位内固定。我科采用经腮腺直视切口治疗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23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3例均为我科2000-01~2002-12采用腮腺直视切口治疗的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17~42岁。治疗前均经CT或X线片证实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结合功能性训练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36例(51侧) ,单侧21例 ,双侧15例.按Neff分类分为A型11侧、B型17侧、C型21侧、粉碎型2侧.选择牙弓夹板或牵引钉颌间牵引固定保守治疗6例(7侧);镙钉内固定治疗28例(42侧);摘除髁突治疗2例(2侧).术后2周开始下颌功能训练 ,包括张口、前伸和侧向运动训练.6个月后进行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及面神经功能的评估.结果 手术治疗共30例(44侧) ,创口延期愈合2例(2侧) ,其余均一期愈合 ;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19例 ,18例术后1年内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6个月后下颌运动评估 ,保守治疗的张口度正常6例 ,张口型正常5例 , 1例轻度偏斜 ,咬合关系正常6例;镙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正常 ,张口型2例轻度偏斜.摘除髁状突的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正常 ,但张口型均出现向患侧偏斜.结论 不同类型髁突高位骨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镙钉内固定能较好恢复下颌的运动功能和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类型的髁状突骨折,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单一使用耳屏前切口、改良耳颞切口或下颌后切口手术的1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颌运动及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恢复正常。骨折复位良好,髁状突未见明显吸收:结论单一耳屏前切口或改良耳颞切口适于髁状突高位及颈部骨折,单一下颌后切口适于髁状突低位骨折:同时可吸收材料是固定髁状突高位骨折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堵梦雨  宋飞翔  张令达 《安徽医药》2018,22(11):2116-2118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吕翔  宫学华  沈国华  张洁  徐巍巍  王伟 《河北医药》2013,35(9):1319-1320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58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对该组病例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结果颏部是下颌骨骨折最好发部位;下颌骨骨折最易伴发的合并伤为面中部骨折;下颌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切开复位组在术后骨折线对位及咬合关系恢复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下颌骨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必要时应辅以颌间牵引固定;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应结合骨折具体部位,慎重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文献报道常采用切开复位双侧克氏针交叉治疗。我们应用一侧交叉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8岁。车祸伤2例,滑倒跌伤6例,坠落伤2例。左肱骨髁上骨折6例,右肱骨髁上骨折4例。伤后1小时~5天入院。2例开放性损伤,1例并发正中神经损伤,2例同时伴有肱骨髁间骨折,余5例均为手法复位失败或不能手法复位者。1.2 骨折类型:伸直型9例,屈曲型1例,尺偏型7例,桡偏型3例。其中2例为同时伴有肱骨髁间骨折。1.3 治疗方法:臂丛或基础麻醉后,取肘外侧纵切口4cm~5cm,避开肱三头肌腱,清除积血,暴露肱骨外髁及鹰嘴窝与冠状窝,分离骨膜游离骨断端,予以复位并注意鹰嘴窝对合完整。维持解剖复位,从外髁处纵向打入一根直径约1.5mm~2mm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小不锈钢板、小型钛板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我科自1990年5月~2000年3月共收治121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先后采用小不锈钢板、小型钛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1例中,男性91例,女性30例;年龄16~59岁。121例共150处骨折,其中正中颏部骨折49处,下颌体骨折70处,下颌角骨折25处,髁状突颈部骨折6处。固定所用小不锈钢板为第四军医大学产品,小型钛板为中国西安中邦公司和德国Midicon公司产品。2 固定方法麻醉:下颌角、髁状突以及多发性骨折采用经鼻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成年人下颌骨髁突骨折不同类型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年来髁突骨折26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为咬合错乱,开口受限Ⅱ~Ⅲ度,且正侧位轴向髁突移位,但≤30°,或髁突向下移位,但≤5 mm。按骨折类型分3类:囊内骨折;髁颈骨折;髁颈下骨折。每类分2型:单侧骨折和双侧骨折。同类型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闭合性治疗组和开放性治疗组。结果:开放性治疗后的双侧囊内骨折、单双侧髁颈骨折、双侧髁颈下骨折咬合功能疗效评估满意度高于闭合性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伴有髁突移位者,开放性治疗有利于咬合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伴有双侧骨折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