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先兆流产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章勤教授临诊并学习章勤教授的医案,选取章师临床治疗宫腔积血伴胎盘低置、复发性流产伴血栓前状态、宫腔大量积血伴阴道反复流血等各类难治性先兆流产之验案,分析总结老师治疗先兆流产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章勤教授认为先兆流产的发生总以肾虚为主,有兼气虚提摄无力者,治以补气健脾,固摄胎元;有兼阴虚内热,蕴久成瘀者,治以滋肾养阴,化瘀止血;亦有因血热,迫血妄行而致者,治以益气固肾,凉血止血。随证治之,疗效确切。[结论]章勤教授辨治先兆流产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肯定,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卢尚岭认为冠心病发生多从气起,证因气立,多从气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防御、固摄等作用,是人之根本。疼痛有虚实之分,实者不通则痛,虚者不荣则痛。卢老辨治冠心病重在补气,选方多以益心汤辨证加减,益心汤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知母、石菖蒲6味药组成,6药合用共主益气滋阴、养心安神之用。卢老认为冠心病的治疗还应注重调摄养生,宜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气虚血瘀所致胸痹,以益气活血、消瘀散结止痛兼以养心安神为治则,方选益心汤治疗颇有成效,列举医案一则说明之。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八味药组成,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是治内伤脾胃,脾胃气虚三代表方,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疾病,笔者临床用后所得,略举二例、共同道参考。 1 病例介绍 朱某,女,24岁,1985年4月16日因产后月余恶露淋漓不断而就诊,检查恶露量多色淡红、质稀薄、无臭味、小腹有空坠感、神倦懒言、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脉缓弱,证属气虚失摄。治宜补气摄血、拟以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黄芪15、党参、白术、炙草、升麻、当归、柴胡、白芍各10克,陈皮5、加鹿角胶、艾炭各5克,以温阳益气摄血。  相似文献   

4.
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动血之由,惟火惟气耳。”是谁提出的?你如何理解?(15分) 答:是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其意思是治疗血证应明确出血的原因不外火与气两方面。因于火者,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止血;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出血,治宜滋阴降火止血。因于气者,有气苑、气虚、阳虚、气虚血瘀之分。气血并苑于上者,应清气降气以止血;气虚不摄者,当益气摄血;阳虚经脉失于温煦者,应温经止血;气虚血瘀者,宜益气活血以止血。二、简述脾胃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泄泻的证治要点。(20分) 答:脾胃气虚由中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引起。临床以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月经过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其治法则需区分经期与平时.经期重在止血、减少月经量;非经期则主要针对病因病机、固冲任以治本.止血之法,应根据辨证,气虚者宜益气摄血;血热者宜清热凉血;血瘀者宜活血调经,以达到阴平阳秘、胞宫藏泻有度.还应察病情之轻重缓急,月经量甚多时,急以止血为先,虚证可针刺隐白、三阴交,配太冲、气海、血海;或灸神阙、关元;血热或血瘀证可口服云南白药、龙血竭胶囊等.慎用温行辛燥,走而不守之品,以免动血耗血,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6.
中医男科创始人之一 ,全国名老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琦教授 ,学验俱丰 ,用药独具匠心 ,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 ,多有发挥。今有幸随师应诊 ,实感受益良多 ,兹举男科用药数则 ,以示其临床技巧。1 仙鹤草益气解毒治阳痿仙鹤草 ,苦涩寒 ,入心、肝经 ,素为凉血收敛止血之品 ,多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 ,古有“止血之圣药”之美称。而教授将其用于男科则认为有“益气摄血 ,解毒杀虫”之功。益气摄血 :教授常说 ,前人之用仙鹤草以收敛止血 ,皆因其益气而能摄血也 ,《滇南本草》述其可治“日久赤白血痢” ,《百草镜》曰其“治妇女血崩” ,杨…  相似文献   

7.
陈旧性宫外孕因症状体征均不典型,临床上常被误诊。本文对我院手术证实的陈旧性宫外孕18例进行总结分析。 1.症状陈旧性宫外孕最常见的主诉为腹痛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诉腹痛者16例(89%),另2例手术确诊后追问病史均有剧烈腹痛而自愈史,大部分伴有下坠感及大便感,小部分同时伴有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征;12例(67%)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其中6例曾行清宫治疗。腹痛及阴道流血均有者  相似文献   

8.
杨某某,女,28岁,已婚,农民。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月,加重伴腹痛4天入院。病史:患者于50天前月经量时多时少,持续不净,在当地乡医院求治,诊断不详。服药后(药名不详)症状无减轻,阴道流血持续34天,干净1周后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腹痛、阴道流血、下腹堕胀(尚能忍受),腹痛时出现阴道流血,无晕厥史,每日均有数次腹痛发生,因在当地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中医治疗儿童脐部疾病.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中医治疗.结论治疗脐湿、脐疮以祛湿生肌、清热解毒为原则.若热毒炽盛,邪陷心肝则凉血清营,息风镇惊.轻症单用外治法便有效,重症需用内治并配合外治法治疗.治疗脐血应分清原因,不能见血止血.因脐带结扎失宜所致者,应重新结扎;因胎热内蕴,迫血妄行者宜凉血止血;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者应益气摄血.脐突的治疗,采用外治或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0.
试谈补火生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教科书中一般把火生土的理论归纳为肾于脾的关系。例如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阳,而症见饮食不健,五更泄泻,治宜温肾暖脾,补火生土,方用四神丸。此外,脾肾阳虚,火不生土,水反侮土,则临床表现为恶寒肢冷,腹痛水肿,治宜温肾散寒健脾利水,方用真武汤。至于脾气寒虚,气不摄  相似文献   

11.
乳糜尿属于祖国医学“尿浊”范畴。以小便混浊不清、尿如米泔为主证,而无尿道刺痛的症状,以此异于淋证。尿浊有赤白之分,但临床以白浊多见。历代对本病的认识,不外乎湿热、中气下陷和肾虚。湿热为患大多是脾胃湿热,其次有过食肥甘,外界湿浊,致脾移热于肾,以内生湿热为主。治宜清热化湿,常用萆薢分清饮一类方剂。劳倦、思虑太过损伤脾气,可导致中气下陷,精微下注,而成尿浊,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肾虚有寒热之分,有肾虚下元虚冷致固摄无权,脂液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0岁,孕3产1,末次月经1973年7月24日。因停经38~(+2)周,胎动消失三月,阴道不规则流血伴腹痛五天于1974年4月19日以“陈旧性腹腔妊娠”收住我院。患者停经40天有早孕反应,孕4月自觉有胎动,停经5月时腹部被踢伤,有腹痛,无阴道流血及流水,单位查宫高符合停经月份,未闻及胎心,但自觉有胎动并持续至停经6~+月,以后无胎动感。停经8月时阴道少量流血10天,量少,未治,于入院前五天出现阴道流血  相似文献   

13.
<正> 泰山磐石散出自《景岳全书》,是益气健脾、养血安胎的常用方、由人参、黄芪、当归、川断等十二味药组成。笔者多年来应用此方于临床,治疗胎动不安、崩漏等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供同道教正。1.病案举例 例一 胎动不安 郑××,23岁,妊娠三月,近三天来阴道少量流血,腰酸,下腹轻度疼痛,有下坠感,胎动不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心悸,不思饮食,舌淡,脉细弱。此乃气血两虚、胞宫不固、胎儿失养所致胎动不安,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安胎。方用泰  相似文献   

14.
育龄妇女放置节育环后,大多出现阴道流血,在一般情况,二、三日后便逐渐停止;但亦有流血如崩,多日不止者,同时伴见小腹坠痛不舒,腰酸,神疲,面色(白光)白无华,舌淡或边尖紫黯、苔白,脉沉细或弦紧。笔者对此,多从冲任不固、血瘀阻络论治,方拟固冲汤化裁以益气固冲、化瘀止血。药用: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生白芍、海螵蛸、焦茜草、陈棕炭、参三七、炙甘草。腰痛甚,加里断、杜仲;腹痛甚瘀块多,去龙、牡、萸肉,加生蒲黄、当归、焦艾叶。一般服后常能在短期内出血停止,仍可继续留置节育环以避孕。  相似文献   

15.
王肯堂的《杂病证治准绳》认为,咳嗽的病因不外乎外感及内伤。外感病因中,感寒者,需以二陈汤散寒理气;感热者,需清泻郁热,并重视养阴;感湿者,需温通除湿。内伤病因中,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四七汤治之;若为食积所伤,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兼以消食、理气;若因酒、醋、咸所伤,则以验方治之。在对咳嗽状态的论治中,咳而少痰、无痰者,可以蜜、杏仁、瓜蒌一类润之;喉中痰鸣者,除以半夏、紫菀一类化痰止咳之外,需加辛温、逐水、敛肺之品;痰滑而咳者,需燥湿化痰;咳而面赤者,需清热涤痰;面白喷嚏者,需辛温化痰;咳而失声者,可以贝母、麦冬一类生津宁肺。王氏还论述了五脏六腑咳所使用的方药,即肺咳者,宜麻黄汤;心咳者,宜桔梗汤;肝咳者,宜小柴胡汤;脾咳者,宜升麻汤;肾咳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胃咳者,宜乌梅丸;胆咳者,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大肠咳者,宜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小肠咳者,宜芍药甘草汤;膀胱咳者,宜茯苓甘草汤;三焦咳者,宜钱氏易功散。  相似文献   

16.
张景岳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凡治此者,若以阴虚火盛,则治当壮水,壮水之法,只宜甘凉、不宜辛热。若以阳虚发热,则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速效,每于  相似文献   

17.
很多原因都可造成妊娠早期阴道流血。有的是与妊娠相关的;有的则与妊娠无关而属其他妇科疾患。下面即照此分类而作叙述,以作鉴别诊断之参考。与妊娠相关的阴道流血(一)生理性妊娠期阴道流血:有很多产妇在妊娠最初一、二个月间仍有月经期之阴道流血。此种流血量常较月经少,有时可能是正常月经,因为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2岁,未婚。1987年6月22日以腹胀,间断性阴道流血一个半月为主诉入院。该患一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腹胀,伴有轻度呼吸困难,阴道流血时多时少。一周前因剧烈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附件炎”。经抗炎治疗后腹痛减轻,但腹胀更明显而转来我院。既往健康。月经14(5—9)/(30)天。量中等。末次月经  相似文献   

19.
1 崩漏案张某某,32岁,1986年2月初诊。患者近年来因阴道流血不止先后住院2次,均诊断为崩漏。在某市医院妇科曾用过人工周期、服中药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补肾固冲、活血化瘀等法治疗,均无明显好转。现阴道流血已10余天,淋漓不止,色淡红无块,伴全身倦怠乏力,手足发凉,背微恶寒。查体:患者精神萎糜,面色淡黄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任督不和,冲脉不固。治以调和任督,固冲止血。予桂枝汤加味。  相似文献   

20.
李家生 《中外医疗》2009,28(26):190-190
补中益气汤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证;脾胃虚弱,气虚下陷证,脾胃虚弱,气不摄血证。临床活用其方,补中益肝治疝气,补中摄血疗崩漏,补中靖采止遗尿,补中升阳固滑泻,补中通阳治便秘等杂证。体现了“病阴阳者治脾胃,病上下者求之中”的观点。阐扬了东垣辨杂病治从脾胃之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