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行芬太尼+氟哌利多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比较观察。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40),A组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B组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毕均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均以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接硬膜外管和静脉输液三通管,以2ml/h输入,锁定时间15min,维持镇痛48h,记录镇痛效果、病人满意度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稍优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0.05),PCEA与PCIA在呕吐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两组相同,优良率达90%(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PCIA便于管理,脱出再穿刺容易。PCEA导管易脱出,再次穿刺置管,病人较难接受,感染机会较PCIA多。  相似文献   

2.
吗啡不同给药途径在小儿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刘怀萍  陈燕珠 《河北医学》2008,14(3):301-303
目的:吗啡在小儿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和吗啡静脉术后自控镇痛(PCIA)在小儿中的应用,寻找更好的术后自控镇痛用药方式。方法:选择7~14岁,将施行中腹部以下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8例,所有患儿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异丙酚静脉注射辅助麻醉,在手术开始时即安装FORNIA一次性使用自控镇痛泵给予自控镇痛(PCA),PCA配方:吗啡加生理盐水100ml混合液,持续注入量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根据给药途径随机分成两组,A组:PCEA吗啡4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B组PCIA吗啡25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比较患儿术后4,8,12,24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术后24h内PCA的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嗜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4,8,12,24h的VAS评分和术后24h内PCA的按压次数相仿(P>0.05)。但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小儿应用吗啡PCEA比PCIA更安全,副作用更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静脉和硬膜外应用曲马多在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比较静脉与硬膜外应用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 (PCIA、PCE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术后病人 10 0例 ,根据用药途径 ,随机分为 PCIA组和 PCEA组。 PCIA组用曲马多 6 0 0~ 80 0 mg加氟哌利多 5 mg,生理盐水加至10 0 m L ,术毕经静脉用输注泵连续输入。PCEA组用曲马多 6 0 0~ 80 0 mg加氟哌利多 5 mg和布比卡因 15 0 mg,生理盐水加至 10 0m L,术毕经硬膜外导管用输注泵连续输入。两组病人可根据镇痛情况自行单次加量 2 m L,作为补充用药。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均取得良好效果 ,PCEA组稍优于 PCIA组 ,差异不显著。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 PCEA组稍高于 PCIA组 ,有一定差异。结论 :应用曲马多 PCIA、PCEA均为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且不良反应少 ,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子宫切除术后普惜康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n=60)和PCEA组(n=60),PCIA组于关闭腹膜时静脉滴注普惜康8mg后连接镇痛泵(普惜康32mg 生理盐水100ml);PCEA组于关闭腹膜时,硬膜外腔注入2mg吗啡后连接镇痛泵(吗啡8mg 0.75%布比卡因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自控量为0.5ml/h,锁定时间15min.术后监测BP、ECG、SPO2,定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PCIA组术后4 h、8 h、16 h、24 h、32 h和48 h的VAS评分均分与吗啡相应各时间点的参数相近,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多汗、皮肤搔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CEA组明显高于PCIA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普惜康PCIA镇痛效果接近于吗啡且耐受性良好,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病人90例,随机分为PCIA组、PCEA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PCIA组和PCEA组术后立即使用自控镇痛(PCA)泵.对照组则不用任何药物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1、4、8、24、48h各时间段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和镇静评分并同时观察病人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产后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同一时间段PCIA组与PCEA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出血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P〈0.05);呼吸循环抑制PCEA组多于PCI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CIA组与PCEA组均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PCIA组拔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低.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镇痛质量优于PCEA组。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小剂量吗啡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对我院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进行镇痛效果观察。产妇于L(2~3)椎间隙穿刺置管,麻醉维持用2%利多卡因,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行PCEA。配方为布比卡因300 mg、芬太尼300μg、氟哌利多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PCEA泵设置,无负荷量,背景剂量4 ml/h,单次追加剂量4ml/次,锁定时间20min,剂量限定16ml/h,镇痛维持24~36h。A组在B组上述基础上于手术结束前在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与地塞米松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ml。  相似文献   

7.
刘伟  肖占元  李立光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42-744
目的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 (PCE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和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PCEA组在手术结束时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 (吗啡 1mg + 0 9%生理盐水至 5ml) ,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0 2mg ,锁定时间为 2 0min ;PCIA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负荷量 (吗啡 0 5~ 1mg)然后连接镇痛泵在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给药镇痛 ,给药剂量每次吗啡 1mg ,锁定时间为 5min。术后 4、8、12、2 4h进行观察 ,并记录吗啡用药量、疼痛评分 (VAPS)、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术后 2 4h用药总量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 ;术后疼痛评分PCIA组在术后 4、8、12h高于PCEA组 ;PCIA组术后镇静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高于PCEA组 ;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PCEA组略高于PCIA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2组患者术后各时相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都在正常范围 ,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EA、PCIA均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 ,且易发生明显镇静。对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自控镇痛(PCEA)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病人64例,均行下肢手术,随机分为静脉曲马多组(PCIA组)和硬膜外罗哌卡因吗啡组(PCEA组),每组32例。PCIA组:术毕外周静脉单次给予曲马多负荷量1 mg/kg,继之接镇痛泵,PCIA药物配方为: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PCEA组:术毕经硬膜外导管单次注入0.125%罗哌卡因5 ml,继之接镇痛泵。PCEA药物配方:1%罗哌卡因20 ml+吗啡1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持续给药速度均为2 ml/h,单次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PCIA组明显低于PCEA组。头晕嗜睡发生率PCIA组明显高于PCEA组。结论:下肢术后镇痛,采用吗啡PCEA镇痛优于曲马多PCI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上腹部术后镇痛的比较.方法 选上腹部手术100例,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PCEA组行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联合麻醉(T8-9或Tg-10间隙穿刺),术后行PCEA.PCIA组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行PCIA.观察术后48h内两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 (1)两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2)在不良反应上,PCEA尿潴留明显高于PCIA组,P<0.01,其余无特殊影响.结论 PCEA和PCIA均能很好的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物配方在术后PCEA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镇痛液的最佳配方。方法 :2 2 0例病人随机分三组 :A组 5 0例 ,布比卡因 187.5mg +吗啡 5mg +生理盐水 12 0ml;B组 5 0例 ,布比卡因 187.5mg +芬太尼 0 .6mg +生理盐水 12 0ml;C组 12 0例 ,布比卡因 187.5mg +芬太尼 0 .5mg +氟哌啶 5mg +生理盐水 12 0ml。比较各组间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镇痛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组与A、B组比较 ,C组镇痛优良率明显高于A、B组 (P <0 .0 5 ) ;三组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 (P <0 .0 5 ) ,三组尿潴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芬太尼与布比卡因合用可有效提高术后PCEA镇痛优良率 ,加入氟哌啶可有效减少术后PCEA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E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Ⅰ组).镇痛药配方E组为:布比卡因150 mg 芬太尼0.2 mg 氟哌利多5 m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Ⅰ组为:芬太尼1.0 mg 氟哌利多5 m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设置为:负荷量3 ml,持续剂量2 ml/h,自控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4 h限量30 ml.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的安静和活动VAS评分、Ramsay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和进食时间、出院时间.结果:术后4、8 h Ⅰ组的VAS评分、Ramsay评分高于E组(P<0.05).术后48 h内Ⅰ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E组尿潴留、下肢麻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4、8 h PCEA镇痛效果稍优于PCIA,PCIA恶心呕吐发生率高,PCEA尿潴留、下肢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董小枫  房秀生 《重庆医学》2003,32(9):1210-1210,1213
本文通过术后吗啡单次硬膜外镇痛与吗啡 +布比卡因 +氟哌利多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临床应用 ,对比观察了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 ,旨在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妇产科病人 10 0例 ,年龄 18~ 70岁 ,ASAⅠ~Ⅱ级 ,术前均置尿管 ,并保留 2d。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5 0例。A组 :吗啡 3mg +生理盐水至 10ml,术毕 (VAS =0 ) ,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推入 ;B组 :吗啡 3mg +布比卡因 12 5mg +氟哌利多 5mg +生理盐水至 10 0ml,使用上海怡新YX 2型一次性镇痛泵 ,设置背景流量 :2ml/h ,单次给药剂量 :0 5ml…  相似文献   

13.
黄平 《医学文选》2002,21(5):618-619
目的:探讨术中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患者术后的PCEA效果。方法:选择腰部和下肢骨科手术120例硬膜外麻醉病人,其中60例麻醉效果佳为A组,60例麻醉效果欠佳为B组。每组分成3个亚组,A组分为I、Ⅱ、Ⅲ组,B分为Ⅳ、Ⅴ、Ⅵ组,术后当切口出现微痛时,采用PCEA镇痛治疗。I、Ⅳ组用0.125%布比卡因100ml,Ⅱ、Ⅴ用吗啡10mg+生理盐水100ml,Ⅲ、Ⅵ组用0.125%布比卡因100ml+吗啡10mg。各组负荷量5ml,持续量2ml/h,不使用自控模式。治疗后对各组病人进行VAS疼痛评分,观察副反应。病人活动时是否疼痛,安静时是否疼痛以及阿片类药需要的情况也进行比较。结果:VAS评分I和Ⅳ的有显著差异(P<0.05)。Ⅱ和V(P>0.25),Ⅲ和Ⅵ无显著差异(P>0.25)。A组和B组的活动时是否疼痛,安静时是否疼痛以及阿片类药需要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腰部和下肢手术中,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的病人,术后使用含有吗啡的PCEA治疗,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术后保留硬膜外管行PCEA)。观察组首量:氯胺酮20mg+0.5%布比卡因3ml+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氯胺酮150mg+0.5%布比卡因25ml+氟哌啶2mg+生理盐水至100ml。对照组首量:吗啡1.0mg+0.5%布比卡因3mI+0.9%生理盐水3ml;PCEA镇痛液配方:吗啡5mg+0.5%布比卡因25ml+氟哌啶2mg+生理盐水至100ml。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小剂量氯胺酮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与吗啡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效果一样,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术后硬膜外镇痛泵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萍  王忱  李莉 《河北医学》2003,9(10):904-906
目的:本文观察术后病人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和持续镇痛泵(CEA)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PCEA组)30例,吗啡15mg、氟哌利多5mg、布比卡因150mg 0.9%NS至100ml。持续量1ml/h,PCA量0.5ml/次,安全锁定时间15min。B组(CEA组)30例,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布比卡因150mg、 0.9%NS至100ml。持续量2ml/h。均于手术结束时将镇痛泵于硬膜外导管连接,观察并记录疼痛评分、SpO2、呼吸频率、血压、镇静状态及恶心呕吐等指标。结果和结论:二组病人上述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疼痛控制率均达98%。总之我们认为两种给药方法均为较好的术后止痛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子宫切除手术后病人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药:芬太尼20μg·kg-1+氟哌利多2.5mg+N.S致100mL;B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药:0.25%布比卡因+芬太尼8μg·kg-1+N.S致100mL.两组泵速均为2mL·h-1,单次追加量0.5mL,锁定时间均为15min.观察术后48h内采用视觉模式评分(VAS),血压、心率、SPO2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镇静评分,病人自控、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PCIA组高于PCEA组(P<0.05).结论 PCEA更宜用予子宫切除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盆腔手术后3种镇痛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拟行盆腔手术患者60例,其中子宫肌瘤40例,宫颈癌4例,卵巢囊肿16例。随机分为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肌注哌替啶;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3组患者术毕、术后6h、12h及24h的VAS评分,MAP及HR。结果B组及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MAP及HR均较A组显著低(P<0.05或P<0.01)。结论术后自控镇痛技术用于盆腔手术后患者镇痛,疗效较肌注哌替啶好,且PCEA优于PCIA。  相似文献   

18.
刘文东  潘楚雄 《北京医学》2009,31(10):594-59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行PCIA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10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5μg/kg+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至100ml。PCIA泵的设置均为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24、48h的镇痛、镇静、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4、48h镇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24h镇静评分为3.59±0.48,B组为2.12±0.33,有显著性差异。B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9例)。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能明显降低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微血管减压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A组镇痛泵中给予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关硬膜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中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C组镇痛泵中芬太尼1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D组镇痛泵中曲马多800mg+昂丹司琼1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四组均于术毕前1小时静脉给予昂丹司琼8mg.观察四组术后0、2、6、12、24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四组术后24h内镇痛评分各时间点相比,B组明显优于A组,A组明显优于C组,C组明显优于D组;镇静评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以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D组较其他各组更具显著差异.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安全应用于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镇痛,具有超前镇痛、镇痛效果好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芬太尼或曲马多进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总结600例(452例PCEA与148例PCIA)术后副作用的防治及护理,结果:PCEA与PCIA的副作用发生率无显差异,PCEA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结论:良好的护理可减少自控镇痛术术后副作用的发生。使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