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的方法及在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有下肢血管病变的50例病人进行了3D DCE-MRA检查,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Gd-DTPA。采用K空间(k-space)中心优先采集技术,3D Flash序列扫描,通过MIP重建图像和减影技术获得满意的下肢三维血管树像。结果:①对50例疑怀疑有下肢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患者行3D DCE-MRA,分析其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情况,优良率达74.66%,显示率达100%;②3D DCE-MRA诊断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5%和99.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和99.8%;③与DSA比较,在〈50%的狭窄中,3D DCE-MRA对狭窄程度过高估计,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腿动脉的完全闭塞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本组研究的3D DCE-MRA与DSA对3段血管狭窄符合率比较,显示下肢动脉第1段两者符合率最好,达到100%,第3段血管显示质量最差,与DSA的符合率为89.29%,明显不如DSA。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虽然对狭窄程度的高估仍不可避免,仍然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因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 院住院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签署造影检测同意书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患者使用常规超 声,并同时行SMI及CEUS颈动脉狭窄检查,采用NASCET法计算3种检查方法的血管狭窄率,所有诊断由2位 医师判定。以DSA诊断为金标准,评价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时是否具有一致性,并对比分析3种 检查方法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3种检查方法均能清晰显示出纤细的血管结构, 包括颈动脉狭窄部位、血管腔大小、特征、血流走向等。在颈动脉管腔的诊断评估中,常规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 程度与DSA的一致性高(κ =0.869),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70%)的敏感性为90.0%(95% CI:0.86,0.94),特异 性为94.0% (95% CI:0.91,0.97),准确性为90.0%。SMI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与DSA的一致性高(κ =0.958),诊 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为96.0%(95% CI:0.93,0.99),特异性为97.0%(95% CI:0.95,1.00),准确性为97.0%。 CEUS 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DSA 的一致性高(κ =0.903),诊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为96.0% (95% CI: 0.93,0.98),特异性为94.0%(95% CI:0.90,0.98),准确性为94.0%。3种检查方法在评估颈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程 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常规超声、SMI和CEUS均能准确、 灵敏地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而SMI检测具有经济、简便、快速及无创等优点,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 以替代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作为临床筛查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Tim(Total image matrix)技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在下肢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im技术、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方法 对85例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行3D DCE-MRA检查。延迟时间采用Test-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行后处理重建。其中35例行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检查。结果 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为95.3%。与IADSA对照,3D DCE-MRA对于狭窄程度≥50%的大腿动脉节段显示的敏感性96.8%、特异性93.5%、准确性95.2%;对小腿及足部动脉显示的敏感性88.8%、特异性82.3%、准确性87.5%。结论 Tim技术、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方法 3D DCE-MRA对大腿动脉狭窄的诊断可靠,但对细小血管(尤其小腿及足部)的分辨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个节段中,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其中轻度狭窄3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32个,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个,中度狭窄34个,重度狭窄33个,闭塞93个。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在下肢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30例临床疑有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患者,其中18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年龄(61.7±11.2)岁。在2周内行磁共振非对比增强下肢动脉成像检查及下肢动脉DSA检查,范围包括髂动脉、股-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5个节段,对所获得的磁共振、DSA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按正常、狭窄、完全闭塞3个组别对比分析3D-NC-MRA与DSA所显示下肢动脉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共获取300个动脉节段,其中295个节段符合影像诊断要求。与DSA比较,3D-NC-MRA所示173个节段正常,较DSA少12个节段,符合率为93.51%;82个节段显示为狭窄,较DSA多7个节段,符合率为91.46%;40个节段显示为闭塞,较DSA多5个节段,符合率为87.50%;以DSA为标准,3D-NC-MRA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7.03%,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07%。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值=0.92)。结论 3D-NC-MRA可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对下肢缺血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下肢动脉彩超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四格表法分析ABI及下肢动脉彩超诊断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分别计算ABI检测PAD及PAD狭窄或闭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高于ABI(P0.05)。PAD早期ABI敏感性低,特异性高。PAD动脉狭窄或闭塞时,ABI敏感性明显升高,特异性仍较高。结论 ABI是一种简单、实用及无创的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但也有其局限性,超声检查仍是2型糖尿病患者PAD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孙凤  舒政  邹晓刚  陈雯  戴晓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2):230-234, 238
目的评估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行下肢动脉NCE-MRA及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时间,并从动脉解剖显示、静脉污染、软组织伪影方面采用5分法进行图像质量评分,以CE-MRA作为参照标准,评价NCE-MRA各节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计算NCE-MRA诊断各节段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并评价NCE-MRA和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一致性。结果CE-MRA检查时间明显短于NCE-MRA(P < 0.01)。30例病人共计480个动脉节段,其中CE-MRA有477个(99.4%)动脉节段、NCE-MRA有446个(92.9%)动脉节段符合诊断要求,CE-MRA腹盆段、大腿段、小腿段三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评分均优于NCE-MRA(P < 0.05~P < 0.01)。以CE-MRA为参照标准,NCE-MRA对显著性狭窄动脉高估37个,低估13个,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97%、92.21%、90.78%、94.94%、93.00%,2种方法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9,P < 0.05)。结论NCE-MR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技术,在显示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肾功能不全或不能使用对比剂的病人提供一种下肢动脉影像检查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合常规血管造影(DSA)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在1 323个动脉节段中,1 30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DS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0个,其中轻度狭窄4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66个,闭塞240个;CT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3个,其中轻度狭窄51个,中度狭窄30个,重度狭窄72个,闭塞240个.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CTA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和99.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下肢动脉3D 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由影像医师和血管外科医师独立评估DSA和MRA血管资料,对比分析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51%-100%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相比较,MRA的符合率达89.2%,总的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达7.9%和2.9%,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3.41%、特异性94.56%,准确性93.99%、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93.55%.结论:DSA是目前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因其创伤性大,费用昂贵使患者相对不容易接受,相比之下,3D CE-MRA是一种安全无创,是有效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与DSA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16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所有患者于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及曲面重建(CPR)。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TA诊断下肢动脉≥50%狭窄的敏感性为94.3%(115/122),特异性为98.4%(548/557),准确率97.6%(663/679),阳性预测值为92.7%(115/124),阴性预测值为98.7%(548/555)。结论 16层螺旋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部分性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珐:比较25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性阻塞性病变患者的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表现。以DSA表现作为金标准,来评估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其中,CTA技术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两种后处理方法。结朵:25例病例共263支动脉纳入本研究。其中,DSA发现193支狭窄或闭塞的血管(47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20支重度狭窄,114支闭塞);16层螺旋CTA发现192支狭窄或闭塞的血管(55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101支闭塞)。对于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间中度及其以上狭窄(50%~100%)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7%、92.3%、89.7%;对于腹主动脉至胭动脉间中度及其以上狭窄(50%-100%)的血管,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91.8%、91.9%。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评估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双源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比较,评估双源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疑有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增强扫描与DSA检查。扫描范围为双侧肾动脉至足底,将动脉按解剖学分成24个节段:肾下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胴动脉、胫前动脉、胫腓干、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狭窄程度分级:1级(无狭窄或狭窄程度〈10%):2级(狭笮程度10%49%):3级(狭窄程度5O%99%):4级(完全闭塞)。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完成诊断,然后使用CohenK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DSA作为参考标;住,对诊断一致性、敏感性、特异性和狭窄部位的检出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所有痛例的诊断一致性完全符合。DSA中,975段血管中检出病变节段403段。双源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住确性分别为:94.53%、93.85%及94.11%。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是非常一致而又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快速成像技术行下肢动脉3D DCE-MRA检查的方法,从而为准确评估下肢动脉性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者13例,1次注射对比剂15 mL,行下肢动脉3D DCE-MRA检查?采用透视触发技术(care-bolus法)测试延迟时间,应用结合各种快速成像技术的小角度快速激发梯度回波序列,显示全下肢动脉包括腹主动脉下端?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起始段?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以及各侧支循环,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等级?结果:13例患者无检查失败者,下肢动脉血管显示清晰,静脉污染程度较轻,其中图像质量被评为优者占52.03%(115/221)?良占42.99%(95/221)?差占4.98%(11/221),1例左侧下肢动脉因患者不自主抖动而有运动伪影?结论:在3.0T MR上行结合各种快速成像技术的下肢动脉3D DCE-MR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疾病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广霞  韩秋  李素梅  荣俊芳 《中外医疗》2010,29(33):175-175,17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粥样硬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在4周内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下肢CTA检查,分析2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符合性以CTA为标准,CDFI对下肢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4.1%,符合率为84.3%。结论 CDFI对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可靠性好,CTA为脑血管狭窄提供进一步有效的检查手段,CDFI与CTA互补应用可为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80.8%,准确性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8.2%,准确性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1.9%,特异性91%,准确性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MSCT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MSCT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和/或手术治疗。MSCTA检查包括MIP、VR、MPR和CTVE重建。结果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MSCTA均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其面积狭窄百分比,以狭窄程度最严重处为准,表现为轻度狭窄者3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6例,闭塞21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MSCTA可直观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狭窄程度,有利于术前评价。  相似文献   

17.
3D TOF MRA与3D CE-MR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MRA)和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DTOFMRA检查150例;其中9例进行3D CE-MRA检查,对比剂Gd-DTPA,0.2mmol/kg,采集的源图像进行三维最建。常规MRI包括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1WI。结果:颅内血管显示正常56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46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AVM)21例,颁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3例,烟雾病2例。结论:3DTOFMRA和3DCE-MRA能无创、快速、有效、准确地诊断脑血管病,可作为脑血管病的筛选和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探讨斑点追踪成像( STI)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对相关狭窄血管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9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按照最大狭窄程度分为4组:轻中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50%~75%),高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76%~98%),次全及完全闭塞组(冠状动脉狭窄99%~100%),正常组(冠状动脉狭窄<50%)。同时期行冠脉造影、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各组常规超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得到STI检出冠心病例数及狭窄血管的检出数。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得到各组STI对单个患者及不同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在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狭窄(99%~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L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当冠脉狭窄>75%时,STI单个检出率准确性相对较高,当冠脉狭窄<75%时,准确性较低。(3)对冠脉造影检出的冠脉狭窄>75%的230例病人,STI对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3个亚组的单个患者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4.2%、87.5%、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4)不同冠脉狭窄组冠脉三大主支病变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5)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节段的对应关系与美国超声协会提出的基本一致。结论 STI可以早期诊断冠心病,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高时,单个患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 STI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一种较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伟 《中外医疗》2014,(32):186-188
目的探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0例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进行数字减影成像检查,评估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及检查情况。结果 DSA检查发现狭窄或闭塞血管220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狭窄或闭塞血管162段(73.6%),CTA发现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共有216段(98.2%),这里,29段为轻度狭窄,40段为中度狭窄,35段为重度狭窄,112段为闭塞。CTA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血管病变分布腘动脉69段(31.9%),股动脉61段(28.2%),髂动脉33段(15.3%),小腿动脉28段(13.0%),腹主动脉25段(11.6%)。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可切实应用,是一种准确、安全、简捷的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科就诊患者进行随机选择582例,均进行128-MSCTA和CAG检查,得到1108处狭窄动脉节段,按狭窄程度将冠脉狭窄分成0级、1级、2级、3级和4级,分析128-MSCTA与CAG对各级别冠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评价128层CT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钙化与非钙化斑块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诊断0级、1级、2级、3级和4级冠脉狭窄的一致性佳(Kappa>0.75),冠脉狭窄0级、4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分别为0级98.01%、98.15%、96.81%、98.86%;4级97.67%、98.72%、93.33%、99.57%。冠脉狭窄中1、2级敏感性为84.78%、87.31%,3级阳性预测值85.98%。冠脉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在0、1、3、4级冠脉狭窄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和常规冠脉造影媲美,但在128-MSCTA评估冠脉狭窄时,对轻度狭窄的诊断方面及重度狭窄程度评估方面可能产性偏差,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