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辨治思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振丰  温兰双 《河北中医》1998,20(6):351-35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为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辨治乙肝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临床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为乙肝病机复杂,涉及面广而难以速攻速破.乙肝主要为血行传播疾病,中医界大多认为其病因为湿热疫毒入侵.湿性粘滞,与血搏结难分,血行不畅而血瘀;病位在肝,湿热熏蒸,气机被遏,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而成肝旺脾弱之证;热为阳邪,日久耗阴,而见肝肾阴亏之象;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后期可见脾肾阳气不足.1 治法1.1 血气同治,二者不可偏废 既然湿热之毒直侵入血而成血(营)分湿热证,理应凉血祛湿,然湿性流渗,必侵及气分而成气营(血)合邪,故而血气同治势在必行,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临床上以病程长、肝功能反复损害为特点。中医认为 ,肝病日久 ,肝气郁结 ,久而化火 ,肝肾阴亏而致肝阳偏亢 ;肝气犯胃乘脾 ,造成肝强脾弱 ,脾失健运 ,生化之源受累 ,气血化源受影响 ,日久肾气不盛 ,精髓不充 ,可致脾肾两虚 ;肝气郁结 ,久而气滞血瘀 ,而致症瘕之证。笔者在临床治疗该病 ,常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 ,进行辨证施治。现将临床体会分述如下。1 辨证治疗胁痛胁痛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两胁属肝 ,肝经经脉布于胁肋 ,凡肝气郁结或瘀血阻滞 ,气血不能畅通 ,不通则痛 ,则会引起胁痛 ,其痛有气、血之分…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1995年6月~1998年2月治疗的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1岁,平均39.3岁;对照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3岁,平均42.1岁.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认为,本病的病理因素为湿、热、淤、滞、虚,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三脏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未尽,气滞血淤所致。现将笔者临证治疗本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腊荣辨治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湖北中医学院张腊荣教授从事中医温病学教学与临床近四十载,尤其善用中医药治疗肝病,现将张师部分临床心得整理如下. 1 病因责以湿热疫毒内伏,由脾及肝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中医认为,乙肝系因"邪毒内伏”所致.张师认为,"邪毒”主要是"湿热性质的疫毒”,符合"疫毒”的致病特性,故宜从"湿温”析证.认为六淫中的湿热外犯,首先困阻脾胃,影响气机升降,脾虚则肝木乘侮,湿热蕴蒸日久,则波及肝胆,从而形成以肝脾为病变中心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土虚木侮、土壅木郁、木旺克土等湿热胶凝、缠绵难愈的病证特点,但发热的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害,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硬化,部分可发生肝细胞癌。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肝区疼痛或不适、腹胀、失眠等症状,轻度患者亦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辨治十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乙型肝炎多见,根治颇难,结合我们多年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归纳为十种治法,据此依法立方选药,临床单用,复用均可取效。  相似文献   

8.
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路志正教授对本病辨治经验,采用补脾健胃、芳化醒脾、化痰宣痹法治脾胃心痛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均选于1997~1999年我院住院病人,所选病例既符合中医“脾胃心痛”诊断,又符合西医稳定型心绞痛中劳力性心绞痛的诊断,证属脾虚湿蕴,心脉痹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岁;病程1~10年,平均6.3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3岁,平均61.8岁;病程1~9年,平均6.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先停用其它抗…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2009年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肝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一灵丸、甘利欣(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五灵丸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体征,升高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转氨酶,使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部分转阴,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选用。2  相似文献   

11.
笔者10余年来潜心于乙肝的临床防治研究,探索其辨证施治规律,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乙肝中医辨治八法,滋简述于下,以供同道商榷。1健脾益气、化湿解毒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湿热之邪留恋不解之证.常见:胁助不适,易疲纳差,院腹胀满,气短懒言,便请,舌淡或胖,苔薄腻,脉细弱。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生意未、茯苓、泽泻、木通、佩兰、砂仁、茵陈、虎杖、板蓝根、丹参、柴胡等。2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法此法用于肿虚运化失职,湿郁化热,湿热邪毒羁留不去之证。常见:胁肋隐痛,日苦口粘,恶心,四肢因重,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三千万乙型肝炎患者,且大部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常见致病因素。在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位于死亡原因第9位,可见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及药物,众多患者寄希望于中医药,而中医...  相似文献   

13.
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是因急性期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病程缠绵,症情反复,部分病人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的肝硬化、腹水等症状,迁延难治,张亚洲教授自拟乙肝汤随证化裁,经多年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l审证求团,重在湿热毒瘀乙型肝炎多因平素失于摄养,情志失调,饮食失节,酗酒无度导致肝脏疏泄失司,湿热毒邪内合于肝,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从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和辩证角度体验,湿热内蕴,毒聚血瘀可贯穿于本病之始终。既使是脾胃虚弱、肝肾两虚阶段,因久病致虚,湿热稽留,亦需在全方基础上酌加补脾益胃或…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具有疫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嗜肝性,感染后常表现"湿热证",因此,湿热疫毒感染是其根本病因。"湿热"既具有湿、热二邪的原有特征,二者又阴阳相合,导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复杂多端、轻重殊异。湿热疫毒瘀郁,肝脾肾功能失司是其病机关键,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可分为肝胆湿热疫毒证、肝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瘀热证3个证型,分别以龙胆泻肝汤、肝郁脾虚方、茵陈蒿汤合犀角地黄汤为代表方进行辨证论治,法随证转,灵活处方,不可偏执,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辨治五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肝炎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疽”范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治肝五法治疗病毒性肝炎,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1 清热利湿解毒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型肝炎,因本病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且其病程缠绵,而中医药治疗毒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故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清利湿热、行气活血化瘀法,在选用基本方药的基础上,阻证加减,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2例,治愈率32.9%,有效率为92.7%。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临症治疗,要区分发作期与缓解期,明辨湿热、瘀血的主次,如此方能收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号麻疹届中医风隐疹范畴,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病以全身或散发疹块,伴有奇痒为主要特征。常时起时伏,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长者可达数年之久,患者常因奇痒无度而践扰不安,心绪不宁。笔者根据前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来辨治本病。采用内外同治,固表祛风,养血熄风,凉血消风,清热疏风的治法,血得其治,肤得血养,风则自灭,每获良效。1调和营卫,国表祛民此法多用于体虚之人,表虚不固,风邪乘虚而入,内外相引,营卫失利而发疹者。其疹块小而色淡,时起时伏,多于汗后遇风寒而发,反复不愈,奇痒难忍。常伴恶风多…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胆胀”等范畴。慢性胆囊炎一般多与胆石症同时存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亦多有相同之处,为常见疾病之一,因病情复杂缠绵,故施治也应法随证转。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针对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以7法论治,现试述如下: 1 疏肝利胆法 适用于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证型。胆附于肝,受肝之余气,溢于胆而成胆汁,为“中精之府”。肝胆相互为用,肝失疏泄,胆气不利,日久结石。治以疏肝解郁利胆。本法在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为常用。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行气解郁;白芍柔肝止痛;栀子清热泻火,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