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致暴脱昏厥。临床主症为经血量多,暴下不止,昏厥肢冷,额头汗出,心悸气短,苔薄,脉微细或浮大。治拟益气回阳回脱。方用参附龙牡汤加减,常用药物为人参、附子、龙骨、牡蛎、乌贼骨等。若出血量多加阿胶、艾叶;心悸脉微加龙眼肉、干姜。  相似文献   

2.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为主要症状的妇科常见病。《诸病源候论》曰 :“非时而下淋沥不断 ,谓之漏下。”“忽然暴下 ,谓之崩中。”前者又称崩中或经崩 ,后者又称漏下或经漏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和中年妇女。崩漏发病原因复杂 ,病变非一脏一经所致 ,然总不外“虚、瘀、热”。气血同病 ,多脏受累 ,无论病起何脏 ,四脏相移 ,必归脾肾 ,病位在冲任 ,其主要机理为脾肾亏虚 ,肾气不固 ,固摄无权 ,肾精失守 ,冲任制约无权而致经血妄行。1 证 治治崩之法 ,初期止血 ,以塞其流 ;中期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期补血以复其旧。若只塞其流 ,不…  相似文献   

3.
崩漏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9):1773-1773
祖国医学认为崩漏是一种经血异常的疾病,淋漓不断谓之漏,大下不止谓之崩,在现代医学认为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崩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现代医学统计,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常表现为月经期,量、色、质的改变,故应辨证施治与因人、因时治宜,动态地观察崩漏在月经周期中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4.
鲍平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73
祖国医学认为崩漏是一种经血异常的疾病,淋漓不断谓之漏,大下不止谓之崩,在现代医学认为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崩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现代医学统计,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常表现为月经期,量、色、质的改变,故应辨证施治与因人、因时治宜,动态地观察崩漏在月经周期中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5.
笔者多年来,以逍遥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每每收效。现将临床几则病案报道如下:[例一]某女,40岁。几天前因琐事与人争吵,过后仍觉不平,继而出现两乳胀痛,且日益增重。检查:右侧乳房有一小肿块、触之柔软、活动、边界尚清。乳腺红外线示:有一1×1.5cm2肿块。舌淡红、  相似文献   

6.
崩漏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漏,则是“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或经期血来日久、量少而淋漓不止。  相似文献   

7.
8.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疏肝解郁常用方剂,其药物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白茯苓、生姜、薄荷组成。笔者临床用于肝气郁结所致诸病,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娜 《山西中医》2005,21(1):40-40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8味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家父胡兰贵主任医师在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屡收佳效,现整理其临证治验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经行愆期刘××,女,17岁,学生。该患自15岁月经初期,至今经期始终不准,时前时后,经期乳胀,经量时多时少,血色暗红,夹有小血块,小腹冷痛,傍晚时手足烦热,面色不华,口唇干燥,舌苔薄白,脉沉弦。曾多次服用中药,或养血调经,或活血化瘀,未见小效。余据其小腹冷痛,而傍晚手足心热的症状特点,辨为冲任虚寒寮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治以温经散寒,养血祛淤。投温经汤加味,其方即:吴英鲍、当归9g、白芍饨、川芍69,人参69、桂枝69、阿胶  相似文献   

11.
增液汤临证治验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一书,由玄参、生地、麦冬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养阴之功能.笔者近年来将其与其他方剂合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三例验案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阳头痛患者郭××,女,64岁,1989-7-10初诊.自诉头痛如裂,发烧,潮热,素喜冷  相似文献   

12.
崩漏病因与证治文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病因主要与血热、血瘀、脾虚、肾虚有关。血热:或怒动肝火而血热妄行;或阳气亢盛,阴血失守,热迫血行;或过服辛辣过热之品,热伤冲、任;或因膏梁厚味,以致脾湿下流于肾,与相火合为湿热,迫经下漏而成为血热崩漏。血瘀:如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皆致败血留阻,新血不得归经;或郁怒气逆,饮食生冷,寒湿凝聚,冷积胞中,损伤冲、任,使得经血外溢,而导致血瘀崩漏。脾虚:思虑、劳极和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心气不足,心火乖脾都可成为脾虚崩漏发病因素。肾虚: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胞宫,精血不固;肾阴虚,虚火妄动,冲、任失调,失约经血;阴阳俱虚,气血不相维系,血随气下。另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稚弱,天癸甚微,冲、任未充,或者更年期,肾气渐虚,阴阳失平等,而成为肾虚崩漏。崩漏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血热:清热凉血。血瘀:祛瘀止血。脾虚:补脾益气。养血止血。肾虚:肾阳虚,温肾止血;肾阴虚,滋肾养阴;阴阳两虚,可综上两法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宏微观辨治男性不育症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闻、问、切作为中医药学的诊法核心,千百年来指导着临床医生的治疗活动,实践证明,是极其科学的。然而这种注重整体联系的宏观诊断方法也存在着不足,那就是微观研究的不足。现代医学借助于仪器从深层组织研究结构变化,实质上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疾病,这也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如果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去研究疾病,将为更全面、更准确地诊治疾病提供依据。男性不育症患者有的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可辨。经过检查才发现精液、内分泌、微量元素、血液等指标异常,这是实质性变化。微观检查弥补了宏观检查之不足,也丰富了四诊的内容。如果能用现代化检查手段,将中医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诊断引入细胞、分子水平,以探索疾病证  相似文献   

14.
失笑散出自《和剂局方》,由蒲黄、五灵脂2味药组成。功能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主治一切瘀血积滞疼痛。笔者以本方加味治疗崩漏,疗效颇佳,现择验案数例举隅如下。1病案举例例1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出血张某某,30岁,已婚,农民。住本县九里乡。1996年3月1日初诊。症见不规则的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白带,腹时隐痛,已百余日。患者于1995年10月2日行第二次剖腹产,术后7 d阴道开始出血,色暗红,偶尔夹有瘀块,曾在某人民医院住院治  相似文献   

15.
浅谈“心衰”的临证辨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心衰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辨证施治等方面阐述了心衰的中医辨证思想,并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指出各型心衰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6.
17.
临证治验举隅齐河县人民医院(251100)李秀金齐河县中医院(251100)孙奉升1双手逆冷患者女,14岁,1992年1月19日初诊。患者系农村女学生,2个月前开始畏寒恶风,渐至手逆冷。双手指苍白色,双手掌及手腕部位皮肤呈青紫色,按之苍白,皮肤粗糙,...  相似文献   

18.
颜华 《光明中医》2000,15(5):12-13
咳嗽是临床常见证、多发证。外感六淫、饮食情志内伤、他脏传变均可导致咳嗽。祖国医学对咳嗽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并按脏腑分类进行辨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了许多治咳方剂 ,并偏于寒饮。后世如《诸病源候论》与《千金要方》谓咳有十种 ,清代沈金鳌更将咳分为 1 6种。自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二证之后 ,咳嗽之辨治已趋于系统和完善。但外感有风、寒、湿、暑、燥、火之别 ,内伤则有五脏六腑之异 ,故而临证时仍感错综难辨。笔者随师门诊多年 ,并于病房临床实践二载 ,临证时将…  相似文献   

19.
干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以眼部干涩、疼痛、畏光为主要症状,中医称之"白涩症"。干眼发病原因往往错综复杂,其标在眼,其本在脏腑、气血,"治病必求于本"。以七法辨治:(1)疏散邪毒、通畅泪窍,选用银翘散或桑白皮散加减;(2)疏肝理气、解郁通窍,选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化肝煎加减;(3)宣肺润肺、充津润目,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4)滋肝补肾、润泽目珠,选用杞菊地黄丸或养阴润目汤加减;(5)健脾益气、上升清阳,选用补中益气汤或益气聪明汤加减;(6)清热利湿、化浊升清,选用三仁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7)逐瘀通络、活血舒睛,选用血府逐瘀或补阳还五汤加减。同时配合外用眼药水、针灸、心理疏导等综合调治,"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含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煨生姜、薄荷,此方以疏肝解郁为主,结合养血柔肝、健脾助运之法,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原方去煨生姜、薄荷,加牡丹皮、栀子,又名"加味逍遥散",增加了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肝郁化火,血虚脾弱证,证见烦躁易怒,两胁作痛,头痛目涩,颊赤口干,或少腹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者。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