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以骨髓造血细胞减少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造血衰竭征[1].目前认为AA的发病机制主要与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抑制有关[1-2],在治疗方面仍以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为主[3].环孢素A(CsA)作为免疫抑制剂,是AA临床治疗的一线用药,但由于CsA的有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表明,异常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主要病理机制[1-2]。免疫异常在AA发病因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AA的主要药物。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环孢素A(CsA)及康力龙(Slamozolum)(GCS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3.
T细胞功能紊乱介导的造血抑制是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2],因此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sA)已被广泛用于AA的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初治和复治CAA患者对CsA的治疗反应,我们采用CsA联合雄激素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环孢霉素A(CsA)由真菌生成的环形内十肽,作为一种特异性强力免疫抑制剂。CsA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 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亦获得了满意疗效。CsA无论单用或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其治疗 AA疗效确切性已获公认,本文就 CsA治疗 AA机制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尹相丛  杨颉  闫丽萍  赵春亭 《山东医药》2020,60(23):107-111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和骨髓微环境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AA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紊乱、HSC受累和异常的造血微环境等多个方面。骨髓微循环、多种基质细胞成分及由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共同构成骨髓的造血微环境,是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与造血细胞相互作用维持机体的正常造血功能。AA患者造血微环境中存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缓慢、数量减少、特性改变、抑制T淋巴细胞的作用减弱、成脂性增强、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外基质改变,HSC细胞数量减少、凋亡增加、功能异常,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端粒酶改变、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缺乏等改变,对造血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揭示AA的病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RCA)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T细胞功能紊乱介导的造血抑制。而CsA是以T细胞为主要作用靶点的免疫抑制剂,文献报道CsA治疗PRCA有效率为82%,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获得性PRCA首选药。  相似文献   

7.
加强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病理机制及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储榆林郑以州,天津300020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免疫病理机制有了更为深...  相似文献   

8.
<正>早在50年前,血液学家就注意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与其他克隆性造血疾病相关,引发著名的"Dameshek之谜"[1-2]。此后,X染色体灭活式样分析以及细胞遗传学研究相继揭示AA骨髓偏颇造血和经常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证明其克隆性造血特征。与其他原发恶性血液肿瘤克隆性造血发生机制并不完全相同,AA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池极度萎缩和免疫发病机制的病理生理背景在其克隆造血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赋予AA克隆性造血独特特性。现代分子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和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的表面活化标志,MTT法检测T细胞受抑情况。结果AA患者骨髓MSCs在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上与缺铁性贫血患者没有明显差异,但对活化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而且SAA与CAA患者的骨髓MSCs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AA患者骨髓MSCs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5-脂氧合酶特异性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病学和动物研究表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亚油酸、花生四烯酸(AA)等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有关。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是催化AA转化为5-羟二十碳四烯酸(5-HETE)和白三烯(Ⅱ)的关键酶。齐留通(zileuton)其化学名为N-[1-(苯并[b]噻吩基)-2-乙基]-N-羟基,通过抑制5-LOX活性而抑制AA转化为LTB4,是特异性5-LOX抑制剂。我们应用齐留通阻断5-LOX代谢途径,研究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和bax mRNA的影响,从而为胰腺癌的治疗寻找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和细胞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及有核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光镜观察20例AA患者骨髓活检病理,透射电镜分析骨髓有核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所有患者骨髓脂肪组织增多,造血面积减小,大部分存在血浆渗出、出血和纤维细胞局灶性增生,血窦血管结构紊乱。电镜观察显示原始和早幼红细胞代偿性不典型增生,中晚幼红细胞核损伤。粒细胞呈活化和损伤状态;巨核细胞显著减少,胞浆灶性坏死;单核细胞异常增生、活化、吞噬和坏死。淋巴细胞大部分结构正常。结论:AA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减少和炎症反应同时存在,单核巨噬细胞活化和吞噬反应与造血细胞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目前MDS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患者外周血细胞减少,但骨髓多表现为增生正常或异常活跃;近年来临床资料显示,约30%~60%的MDS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球蛋白、环胞素A)治疗有反应,因此认为免疫因素很可能参与MDS发病。许多研究确实发现M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T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本文就MDS的T淋巴细胞分布及功能异常及其在发病中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造血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分化的基质细胞、微循环、支配神经及体液调节因子组成造血微环境,微环境的紊乱势必影响造血。本实验将56例AA按发病机制分组后,使造血微环境功能缺陷组与正常人MSC共孵育,探讨MSC能否支持再障微环境功能缺陷组的造血,为MSC治疗A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现代医学依靠免疫抑制剂、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获得一定疗效。其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主要与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等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AA的发病机制及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对正常造血的抑制及其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在正常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体系中加入SAA患者的PBMNCs。结果:35例SAA中,62.9%患者的PHMNCs对正常人CFU-GM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组患者的环孢霉素A(CsA)治疗有效率达77.3%,明显高于PBMNCs对正常CFU-GM不产生抑制作用患者的CsA治疗有效率(30.8%)。结论:PBMNCs对正常人CFU-GM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较好,SAA患者PBMNCs对正常CFU-GM的抑制试验可作为预测SAA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环孢菌素A(CsA)体外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造血祖细胞的作用。在骨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sA,观察其对粒-单核祖细胞(CFU-GM)和红系祖细胞(CFU-E)的增殖作用。结果显示,CsA在体外可显著促进MDS患者CFU-GM,CFU-E增殖,且随CsA浓度的增加而加强;高浓度CsA对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组的作用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A),环型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组,提示应用CsA治疗MDS时需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明大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发生是通过免疫机制介导的一种疾病.免疫效应细胞为T细胞,免疫作用的靶细胞为造血干(祖)细胞[1].免疫治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支持了AA的发生与异常免疫反应相关[2].目前老年AA的治疗仍是临床研究的一个棘手问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9年7月应用复方皂矾丸联合雄激素及环孢素治疗老年AA患者3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免疫紊乱,特别是T细胞数量、功能的 异常密切相关,因此免疫功能异常在SA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 胞球蛋白(ALG)联合环胞霉素A(CsA)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对改善SAA 预后有显著疗效。IST 能够使 60%~80%的SAA患者得到血液学恢复即是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的最直接证据。然而,由其他非免疫因 素介导或造血干细胞极度耗竭所致的骨髓衰竭,IST就可能无效。因此,在IST前进行疾病评估和疗效预测具有重要 意义,其中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对初治SAA进行IST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硫唑嘌呤作为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用于器官移植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骨髓抑制是使用硫唑嘌呤的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5%[1-3]。硫唑嘌呤作为治疗慢性移植物  相似文献   

20.
成人获得性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关,治疗主要为免疫
抑制治疗。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及糖皮质激素为最常用药物,老年患者更适合以CsA为一线药物选择,
CsA联合糖皮质激素获得完全缓解速度更快;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PRCA对CsA反应不佳;难治及复发性
PRCA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