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碧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3):40-41
目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体会。方法从2005~2009年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Jesen分型,Ⅱ型8例,Ⅲ型26例,Ⅳ型10例,Ⅴ例4例。经闭合复位,C臂下置入PFN。结果病人3周下地活动,随访12~18月。有2例出现"Z"效应,1例术中出现股骨远端骨折,按照X线评定标准,92.4%疗效满意。结论 PFN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5例70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年龄70~85岁,平均76.5岁。随访期限6~24个月,平均15.2个月。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患者均在术后4周下地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生活基本能够自理。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术前为84~97(90±4)分;术后为82~95(89±3)分。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并发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 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60例,按照AO分类法,A1型20例,A2型27例,A3型13例,且多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结果 术前住院1-14d,内固定物为经皮穿针骨水泥球结状外固定,Gamma钉,动力髁螺钉(DCS),动力髋螺钉(DHS),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8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20%,优良率为91.7%。结论 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随访1~5年.结果 57例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4例),愈合时间2~11月,平均4.7月.Clawson评分标准:优32例,良22例,差3例.并发症17例:髋内翻畸型5例,螺钉割裂股骨头、颈5例,钢板螺钉松动、断裂3例,感染2例,髋膝关节僵硬2例.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其并发症发生与治疗技术有关,应遵循规范操作,提高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5 7例 ,随访 1~ 5年 .结果 5 7例均骨折愈合 (其中延迟愈合 4例 ) ,愈合时间 2~ 11月 ,平均 4 .7月 .Clawson评分标准 :优 32例 ,良 2 2例 ,差 3例 .并发症 17例 :髋内翻畸型 5例 ,螺钉割裂股骨头、颈 5例 ,钢板螺钉松动、断裂 3例 ,感染 2例 ,髋膝关节僵硬 2例 .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 ,其并发症发生与治疗技术有关 ,应遵循规范操作 ,提高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因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5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小转子是否重建(复位并固定)分为2组,小转子重建组25例,小转子非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小转子重建组需要的手术时间(99.72±13.41) min较非重建组(88.90±16.53) min更长(t=2.369,P=0.023),二者在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2)术后3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69.06±5.64)分高于非重建组(63.35±5.93)分(t=2.982,P=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63例,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62~89岁,平均(75.2±5.6)岁。骨折按Evans标准分类:I型4例,Ⅱ型16例,Ⅲ型22例,Ⅳ型18例,V型3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按照改良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6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1个月,平均(15.3±3.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无髋内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良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良者占93.6%。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固定牢靠,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65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钢板及螺钉脱出、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情况发生。治疗后Harris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9%。结论LPFP是一种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内固定牢固、操作方法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危害性亦日趋明显。现治疗方法多样,各方法各有优缺点。为此,本文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比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相关疗效.方法 2006年至20012年在我科收治的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对2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内固定,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59例患者,随访到56例,随访时间12 ~ 18个月,平均16.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外露及脱落情况.DHS组手术时间为107 ~ 153 min,术中出血量为200 ~ 300 mL,下地行走时间为6~8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2 ~ 20周;PFNA组手术时间为45 ~ 1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 230 mL,下地行走时间为5~7d,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方面,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DHS及PF-NA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应用PFNA的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创伤小,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早,骨折愈合快,有效地避免长期卧床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选用内固定治疗成功率不高。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纳入69例年龄大于70岁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选用全髋关节置换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记录置换后并发症、死亡周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周期。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失访,剩余53例。7例以上患者死于置换后1年内。置换后第1个月的Harris评分为66±7,第3个月为72±6,第1年为74±5,第3年为76±6,其中27例5年后的Harris评分为76±8。患者恢复下地行走能力的平均时间为28 d。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和植入感染现象。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种有效选择,患者在极低的器械故障风险下能更快地恢复,避免了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风险问题,使患者能够在治疗后保持良好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通过PFN(股骨近端髓内钉)及DHS(动力髋螺钉)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的疗效,以确定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在保证组间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将其分为两组(PFN组与DHS组),两组患者均视具体情况给与常规复位,分别采取PFN及DHS的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并对比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从患者的恢复情况看,PFN组与DHS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与85.0%,PFN组略显优势,基本无显著差异,但进一步比较手术情况,如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指标后发现,PFN组明显优于DHS组。结论总体分析,PFN(股骨近端髓内钉)比DHS(动力髋螺钉)更适合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原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及原理。方法: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手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老人(平均82.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其中Evans Ⅲ型9例,Ⅳ型23例,V型5例。其中30例(81%)合并3种以上并存症,并存症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脑血管病。结果:本组病例无1例术中或住院期间死亡,平均随访18个月。入院至手术时间5~7d,平均6.5d。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60min,术中输血2~8单位红细胞(平均4单位红细胞)。住院时间20~30d(平均24d):伤口一期愈合,未见感染,松动,脱位者。结论:①人工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具有有效止痛,早期离床,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疗效令人满意;②术后可负重而没有骨折局部塌陷的危险,利于早期康复;③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强调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DHS(动力髋螺钉)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行PFNA固定,将其作为观察组,70例患者行DHS固定,将其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功能优良率为81.4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明显,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值得在骨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股骨转子间骨折92例的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4年4月~2008年11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92例,根据髋部生物力学特点和骨折类型及病人的年龄、体质选择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文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2):219-220
目的:报道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16例的疗效,方法:对216例股转子间骨折(A1 95例,A2 78例,A3 43例)采用DHS治疗。结果:本组216例病人,经8个月至5年,平均2年3个月的随访,7例发生尿路感染,9例出现髋内畸形。疗效评定:优165例,良38例,可8例,差5例。结论:DHS内固定坚强,有利骨折愈合,能早期活动关节,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符合标准的147例老年(≥6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治疗的75例,采用InterTan治疗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基础疾病、骨折分型等)、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髋关节并发症(再次骨折、髋内翻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如头钉切割、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随访(13.54±1.68)个月。在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开始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髋关节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InterTan组;术后随访1、3、6及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nterTan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结论两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都具有比较好的疗效,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生物力学优势及稳定性的优点,但InterTan术后髋关节及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