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学特征及病因相关因素。方法 (1)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5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55例,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检测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情况及类型,分析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遗传学特征;(2)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新生儿非结核性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相关因素。结果对入组的110例新生儿非结核性高胆红素均完成遗传学检查,PCR结果表明:对于G1338A突变者能扩增出361bp特异性电泳带;对于G1376T突变者则可以扩增出345bp特异性电泳带。对于阴性对照组中经右601bp部位存在对照泳带。观察组55例新生儿中1388突变51例,1376突变4例;单因素结果表明: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性别、体重、宫内窘迫、遗传代谢病及ABO溶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早产、感染、头皮血肿、围产窒息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早产、感染、头皮血肿、围产窒息关系密切(P0.05)。结论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常伴有G1388A、G1376T位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并且病因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根据病因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感染、母乳和围产三大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将91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母婴同室前(Ⅰ组)和母婴同室后(Ⅱ组),并按其病因进行分类比较. 结果Ⅱ组和Ⅰ组相比,感染性黄疸发生率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比率明显上升(P<0.005),有极显著性差异;病因不明的比率有所上升,但G6PD缺乏症的比率则呈下降趋势,两组对比,P<0.01;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比率仅呈轻微上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迁,由母婴同室前的感染性黄疸为主演变为近年的母乳性黄疸为主,围产因素已成为影响新生儿高胆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改善环境因素、预防感染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措施,对母乳喂养儿及合并围产因素的新生儿,生后即应进行血微量胆红素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88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88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65例,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3例,围产因素致黄疸17例,母乳性黄疸14例,早产儿1例,不明原因1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4%。感染因素致黄疸23例,占黄疸发病率26%。讨论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本文资料显示非感染因素占首位,其次为感染因素,多项因素混合和原因不明各占一定比例,非感染因素中我院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其次为母乳性黄疸。所以对缺氧围产不良因素应予以重视,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等高危因素即使未达到高胆红素血症程度也需积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与多种围产因素的关联性,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胆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0例高胆患儿(病例组)与16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围产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胎膜早破、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或窒息、生后头3d体重下降〉10%、出生体重偏低、母妊娠期严重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严重贫血等)、早产、头皮血肿、母产前使用催产素或镇静剂、剖宫产、高龄初产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产次、脐带绕颈、双胎或多胎等因素未显示出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明确影响。结论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催产比例,加强高危妊娠、高危分娩的监测,积极喂养并及时处理新生儿并发症,可有效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G6PD缺陷症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生儿G-6PD缺陷诱发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方法:将75例G-6PD缺陷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从籍贯、男女发病率、有关围产因素及遗传病史方面逐一分析和统计。结果:75例G-6PD缺陷新生儿广东籍占60例,男:女发病率为2.75∶1,男性重度缺陷多于女性,诱发高胆的围产因素依次为宫内窘迫与窒息缺氧占32.0%,感染占28.0%,其次是早产儿,其他溶血病、HBV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服用腊梅花、七星茶等中药。结论:缺氧、感染、其他溶血病、HBV母婴垂直传播及腊梅花等中药和某些强氧化剂化学物质均可诱发G-6PD缺陷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加强围产保健,预防宫内窘迫及窒息缺氧,防治感染,避免使用药物如VitK3、磺胺、腊梅花等,对预防G-6PD缺陷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本地区病因分布况. 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70例进行病因分析. 结果病因前五位的依次为:溶血症、感染、围产因素、肝炎综合症,母乳性黄胆. 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地区,气候及当地医疗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制度而不同.G-6PD缺陷是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病因,本地区是高发区 ,应常规筛查及预防.  相似文献   

7.
3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本地区病因分布况。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70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病因前五位的依次为:溶血症、感染、围产因素、肝炎综合症,母乳性黄胆,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地区,气候及当地医疗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制度而不同,G-6PD缺陷是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病因,本地区是高发区,应常规筛查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在本科住院和门诊确诊的22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母乳性黄疸90例,占39.47%;ABO溶血48例,占21.05%;感染36例,占15.79%;不明原因的54例,占23.68%.结论 合理进行母乳喂养,加强围产期保健,定期进行孕妇血型鉴定的产前检查,加强新生儿护理,减少产时、产后的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的病因分析和早期诊断的价值,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158例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4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测血清P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新生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中,由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8.2%患者血清PCT升高。新生儿重症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特异等特点,且因新生儿个体差异大,如日龄,胎龄,免疫力及基础疾病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而早期诊断较困难,特别是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血培养结果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不高。降钙素原(PCT)是一种降钙素前肽,有报道显示,PCT的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PCT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和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肾损害情况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关性,评估上述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血清RBP、β2-MG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伴有与不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RBP、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有肾损害患儿(P<0.05)。血清RBP、β2-MG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灵敏度分别为65.38%、84.62%,特异性分别为77.66%、80.85%,截断值分别为≥27.10 mg/L、≥7.35 mg/L。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RBP、β2-MG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而25-(OH)D3与病情关系不大,检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李爱琳 《医学信息》2007,20(2):126-128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了解和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有关因素。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5351人次,按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转入NICU治疗的204例,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重、围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和过期儿(P<0.01);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和巨大儿(P<0.01);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妊高症、脐带因素、宫内窘迫、胎盘胎膜因素、难产、分娩前后用催产素有关系;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转归有关系。结论护士熟悉新生儿高胆发生的病因及有关因素,及早做出评估、判断,制定有效护理计划,并提供健康指导,对减少有害因素,降低新生儿高胆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急重症与电解质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3年8月闽东医院85例住院急重症患儿作电解质测定及临床结果分析。结果 急重症患儿中急性腹泻者出现低钾、低钠、高氯血症。肺炎患儿电解质改变不明显。其他急重症患儿,高钾血症见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败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钠、低氯、低钙血症见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低钠、低氯血症见于高热惊厥。其他少部分病例急重患儿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大部分明显好转,康复出院。结论 各种及重症患儿电解质改变具有特征性,对电解质测定在指导临床用药、纠正电解质紊乱具有重大意义,对疾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β2微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中的变化及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血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胆红素水平越高,血β2微球蛋白含量亦明显增高,胆红素水平的高低与血β2微球蛋白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明显升高,且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同时,应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我们收集了 6 3例高胆红素血症和 15 1例正常新生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解脲脲原体 (Uu)、肺炎支原体 (Mpn)、人型支原体 (Mh)、生殖支原体 (Mg)和发酵支原体 (Mf)检测。结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支原体总检出率 38 1%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 13 2 % (P <0 0 1) ;其中剖腹产出 3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例检出支原体 (44 4 % ) ,剖腹产出 98例正常新生儿仅有 10例检出支原体 (10 2 % ) ,两组有明显差别 (P <0 0 1)。表明宫内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婴儿红细胞葡萄糖6一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在我科诊治的46例婴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临床情况.其中,突出的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在可查的诱因中,以感染占首位(51.2%),临床上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轻重悬殊,从生理性黄疸至严重黄痘,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若并存其它病理状态(如ABO溶血病、败血症等)可加重溶血和黄疸,使病情复杂化.另外,本文还对G6PD缺乏的新生儿易发生高胆红素的机理及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D-二聚体(D—Dimer,DD)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有效措施降低因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组为足月组,另-组为早产组。且两组患儿均次日空腹采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DD、PT及APTT水平等。结果早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AST、LDH均高于早产组;DD水平随着日龄增长均有所降低,但早产儿降低较慢;APTT水平对于足月儿而言持续较长,而W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对患儿心肌的损害,且出生后DD水平高于正常值。但是通过观察心肌酶谱与D-二聚体生理水平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较好地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脐带血检验早期诊断新生儿G6PD缺陷,探讨G6PD缺陷程度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30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G6PD定量检验后跟踪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1)106例G6PD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25例(23.58%);1196例G6PD正常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1例(2.59%).两组病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χ2=104.25 P<0.01).(2)49例G6PD显著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9例(38.78%);57例G6PD轻度缺陷的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6例(10.53%).两组病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χ2=11.67 P<0.01).结论G6PD缺陷是本地区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G6PD活性越低,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NRF)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2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衰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发病率为23.4%,死亡率为11.1%,放弃率为35%(病危及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NRF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占33.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占26%.社区感染性肺炎占14.7%,胎粪吸入性肺炎(MAS)占6.9%,是主要的构成疾病.依病因分析NRF与围产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早产、多胎、宫内窘迫和生后窒息是最常见的病因,产时产后感染次之.胎龄≤34周发生NRF患儿的母亲70.8%产前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NRF患儿母亲常见病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16.1%,胎盘早剥占4.1%,胎膜早破占6.7%,妊娠糖尿病占0.5%.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是减少NRF发生的根本,而早发现早治疗则是NRF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听力损害的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不同胆红素水平和不同病因对听力的影响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对12 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胆红素水平和病因分别分组比较听力损害情况及随访至 1~ 3岁时听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胆红素水平在相当高值 (>4 2 7.5 μmol/L)的情况下听力损害率高达 80 %以上。而胆红素在 2 2 0 .6 μmol/L~ 4 2 7.5 μmol/L之间听力损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病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害的比较及随访至 1~ 3岁听力恢复正常例数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除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外 ,各种病因引起的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导致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害 ,故对所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 ,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不同病因 (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 )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变化。结论 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 ,应及早干预 ,并注意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