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式子宫全切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腰麻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Ⅱ级、50岁以下行腹式子宫全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研究组(R组),每组各60例。腰硬联合麻醉操作完成后两组均取平卧位。 R组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射10ml生理盐水。 C组则不注射生理盐水。每隔2min用钝针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直至平面固定。连续三次所测阻滞平面相同者为最高阻滞平面。记录两组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阻滞平面固定后所有患者均给予辅助药。术中视麻醉效果,可适时再给予适量辅助药及向硬膜外腔追加适量局麻药。并记录术中追加局麻药及辅助药的情况。记录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使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等。记录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分别对每一个患者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结果 R组感觉阻滞平面达T6的时间以及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均较C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组最高阻滞平面较C组高。 C组有12例追加了局麻药,R组无1例追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有9例发生恶心呕吐,R组无1例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结论腹式子宫全切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腰麻醉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10ml生理盐水能明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甲磺酸罗派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子宫全切择期手术患者,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中输液按10ml.kg-1.h-1输入明胶和复方氯化钠(1∶2),酌情成分输血。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二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二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甲磺酸罗派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中有效、安全,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住院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对照组(仅全身麻醉),每组各28例,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在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清醒及拔管时间以及全身麻醉用药的总量。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术中探查、拔管时HR、BP较对照组明显稳定,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在术毕至拔气管时间上较观察组长,且对照组较观察组麻醉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多,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能明显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且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术毕清醒快、不良反应少,故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霞  张勇  张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7):6594-6600
背景: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后是怎样产生功能抑制的,对脊髓和大脑中枢有何影响,是怎样调节周围神经的,中枢在解剖形态上有何改变,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对脊髓神经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股骨头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注射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组的实验组在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各组的对照均在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 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0 min后,均有相应节段脊髓灰质后角Ⅲ、Ⅳ板层小圆细胞、前角Ⅸ板层外侧大多角细胞的尼氏体减少,核偏向一端,c-Fos蛋白表达减弱或无表达,提示脊髓相应节段的神经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另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脊髓软脊膜有分层或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5.
梅佳文  张春  于宪龙 《医学信息》2008,21(5):735-736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8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8~2.2mg.观察组在腰麻药中加吗啡0.2mg,对照组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观察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与镇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硬膜外吗啡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罗哌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近1年接诊收治的11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每组各55例。分析两种药物对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结果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Bromege评分明显优于左旋布比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两组患者MAP、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的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子宫全切术中手术安全性高,降低对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CSEA,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取L2~3或L3~4间隙为穿刺点,观察组在蛛网膜下隙注入局麻药后再在硬膜外隙置管,腰麻作用消失后行硬膜外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评级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除了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CS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岁以下妇科经腹择期手术8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随机分为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左布比卡因15mg及10%糖水1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15mg及10%糖水1ml。观察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翻身时最高平面、最终最高平面、平面固定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结束时运动神经阻滞评分、麻醉效果、副作用等。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左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90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 ml~1.3 ml加10%葡萄糖溶液0.5 ml混合液,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平卧,取头高脚低位.结果 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善,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51)与对照组( n=50)。两组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术毕均实施双侧超声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并于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患者术中采取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的方式,术后同样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运用于肺癌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麻醉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术前均进行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2d观察组CD4+、N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全麻于前列腺电汽化术中的麻醉效果、术中管理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择70岁以上行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取硬膜外阻滞,Ⅱ组采取静吸全麻,以异丙酚1.5.2.0mg/kg,芬太尼0.02-0.03mg/kg,阿端005-0.08mg/kg快速诱导插管,异氟醚1-1.5%维持麻醉。两组术均给以患者自控镇痛。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无统计学差异。术中管理,Ⅰ组易于Ⅱ组,术后并发症,Ⅰ组3例,占10%,Ⅱ组22例,占73%,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用于患者行前列腺电汽化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便于管理,更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产程及新生儿出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初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选择同时期分娩的55例初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出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产程时间镇痛组较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镇痛组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缩短产程,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手术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组(A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B组),每组各17例。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B组患者于切皮前20分钟、A组患者于术后意识清醒之后采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和0.15%罗哌卡因混合液,半小时后接镇痛泵,硬膜外注射250ml,注射速度:5ml/h。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后1h(T1)和术后12h(T2),采取患者静脉血6ml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0时的血清CRP水平、Cor水平、血浆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T1、T2(P0.05);B组患者T1、T2时血清CRP水平、Cor水平、血浆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时加入少量芬太尼(20ug)对剖宫产患者术中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联合腰麻时蛛网膜下腔注入10%GS 0.6 ml+0.75%布比卡因1.2ml+芬太尼20ug,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10%GS 0.6 ml+0.75%布匹卡因1.2ml,观察AB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腹肌松弛程度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均没有出现呼吸抑制情况。术中牵拉反应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蛛网膜下腔加入少量芬太尼能降低剖宫产患者术中的牵拉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自控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哑群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静脉内麻醉(TIVA),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CEGA),术后两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麻醉前30 min(T1)、切皮后2 h(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和术后48 h(T5)5个时点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浓度,计算CD4+/CD8+比值,并观察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组切皮后2 h和术后4 h与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48 h时,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自控镇痛可以调节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引导或解剖定位下股神经阻滞在髌骨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行髌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观察组(E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解剖定位穿刺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频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麻醉。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完成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VAS评分)、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较传统解剖定位阻滞麻醉安全性高,定位更准确、持续时间更长、麻醉起效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比传统阻滞方法阻滞效果更安全更舒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腰麻(I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II组)两组均选L2-3间隙行椎管内麻醉,I组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5ml~2ml,II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然后追加0.5%左旋布比卡因液6-10ml,术中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0)和给予首剂量后5min(T1)15min(T2)30min(T3)1h(T4)术毕(T5)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的Bromage评分,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情况,术中及术后24h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较Ⅱ组感觉运动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用于老年骨科下肢手术病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胸外科手术患者11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静脉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认知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应用于胸外科患者的手术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率,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