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和工作的特殊性,使门诊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防护容易造成对工作人员的损害。门诊护士职业损伤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化学因素损伤和心理性损伤。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是减少损伤发生的关键,如何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具有现实意义。护士要提高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工作的潜在威胁;提高服务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医院管理部门要为护士职业损伤的预防提供充分的支持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实施屏障保护,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M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血液和体液的概率及分布情况,并定义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而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为频繁,如果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危险性增大。为了更好地保障门诊护理人员的健康,为患者服务,我们分析了造成门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因素并在安全防护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职业安全已成为医务人员,尤其护理人员关注的话题。采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易造成职业性损伤(OI),OI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采血室护士OI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1采血室护士OI相关职业危害种类1.1事故性损害锐器伤作为常见事故性损害,传播职业性传染病约占80%,危险远大于皮肤接触和黏膜接触[1]。门诊  相似文献   

4.
<正>医院作为接纳各类患者的特殊场所,存在着许多威胁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成为受感染的高危人群[1]。而作为护士,因为与患者接触特别频繁与密切,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职业感染的机会很多,面临着各种职业损伤。其中,实习护士因缺乏临床知识与经验,应对措施不足[2],更是发生职业损伤的极高危人群。因此,为了全面地了解目前临床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情况以及自我防护认知与行为现状,使护生的实习安全得到广泛关注,以期为制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职业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发热门诊护士工作在第一线,是接触各类传染病患者的第一人,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常完全暴露于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具有复杂性、经常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做好自身防护对保护护士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发热门诊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环境特殊,每天接触不同病种和不同人群,护士常暴露在多种职业损害因素之中.近年来,我们对儿科门诊护士职业损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适当的防护对策,以减少护士的职业损害.现将儿科门诊护士职业损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论门诊护士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是医院的大门,是患者与医院接触进行初步诊断、治疗、提供预防保健的场所。门诊工作特点是接触范围广、病种复杂、集中、易于交叉感染。由于就诊时间短,工作有张有弛。门诊护士职业道德和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生理,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门诊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才能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尽快为患者解决心理、生理、社会、身体问题。现就门诊导诊护士应该具有的修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保证医院门诊换药室的医疗安全,提高换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方法:对门诊换药室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换药室护士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换药室内空气污染,血源性及特殊性感染,紫外线、臭氧及化学消毒剂的污染,医护人员手污染,医疗废物污染等。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可确保护士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9.
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跃华 《当代护士》2006,(8):112-113
供应室护士在医院工作中担负着对各种治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和保养任务,新的化学药物和消毒剂不断使用,并处在高温、高湿、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中.因此,针对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现将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探究引起感染科护士职业损伤的各种因素,提高护士对职业损伤风险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护士在工作中的职业损伤。方法2007年对我院不同护龄的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了护士职业损伤的各种因素。结果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因素很多,调查中职业损伤的人占98%。结论从预防人手,针对损伤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口腔科门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受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多,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口腔医护工作者属于HBV、HCV等病毒的高危感染人群;也由于口腔内科治疗的特殊要求,存在特定的危险因素,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本单位临床工作实际,讨论口腔内科门诊护士微生物、物理及化学性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原因和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士30名进行研究。通过设定好的调查问卷统计这些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种类、频次;调查发生损伤的护士损伤发生后的处理方式。结果供应室护士发生职业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尖锐物体带来的损伤以及紫外线引起的损伤,部分护士发生锐器损伤后处理方式不正确。结论供应室护士面临多重危险因素,其中较重要的是锐利器械损伤和紫外线引起的损伤,应该多加强这些方面的保护力度,对在供应室工作的护士多进行这些方面的培训,尤其是损伤发生后的处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从而降低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的伤害,保护其安全。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护士职业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可归纳为:机械性损伤,最常见为针刺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工作环境对护士造成的损伤.针对这几类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护士自身的安全并强化护士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骨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结合骨外科临床实际,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控措施。结果骨外科护士职业暴露主要为皮肤黏膜暴露接触、针刺或其他锐器伤。造成职业暴露因素主要有处理外伤,工作忙乱和操作不规范等。防护措施有加强培训,使用防护用品和及时处理伤口等。结论骨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高,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积极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损伤。  相似文献   

15.
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的高危科室,是一个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环境,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损伤的危险中,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健康的潜在威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定期对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改进,并制定相应对策,不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努力减少职业性损伤,保障护士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职业防护的相关制度也日渐完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尤其是近几年来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因素之中,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常见的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护士职业损伤的状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及病原微生物接触密切,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可使护士因工作而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在急救、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为增强急诊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状况,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自我防护问卷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姚晨平  王园园 《全科护理》2014,(22):2098-2099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65名门诊女性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年龄对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有影响(P=O.008),婚姻状况对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成就感维度有影响(P=0.004),工龄对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的消极怠慢维度有影响(P=0.049);门诊护士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为任务过重(RO)、任务界限(RB)、责任(R)和工作环境(PE)(P均0.05),消极怠慢的影响因素为RO、R和PE(P均0.05),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为任务不清(RA)和RB(P均0.05)。[结论]门诊护士职业紧张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的人口特征对职业倦怠有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就临床护士常见职业性损伤进行分析: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和心理性损伤是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提出防护措施。说明科学地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切断传播途径,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加强高危人群防护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医院的工作环境存在潜在的职业危险,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大。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