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32例多发型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吡喃阿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化疗结果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 ,(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未发生明显血液学及心脏毒性,对肾功能受损病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研究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7例初治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另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1例同时加用米托蒽醌和沙利度胺治疗。结果显示,根据EMBT标准判定疗效,7例初治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3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缓解(MR)。总缓解率(CR+PR)80%。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出现腹泻,1例足部麻木,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初发及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治疗相关的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6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7.5(40~77)岁。在为期3周的疗程内给予硼替佐米3.5mg静脉注射,第1,8天或1.3mg/m^2,第1,4,8和11天。每次使用硼替佐米之前给予地塞米松30~40mg静脉注射。每例患者接受1~4个疗程的治疗。采用EBMT标准观察疗效,并按NCICTCAE(第3版)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6个月,14例(87.5%)患者对治疗有效,其中7例患者接近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轻微反应,2例无变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存16例患者中,1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或呕吐,3例出现便秘,3例发生严重腹泻,有8例血小板减少,另有3例乏力等,经对症治疗后均获缓解。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是一种对复发、难治性MM的新的治疗选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BCD)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有效率和安全性以及完全缓解(CR)后的持续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34例MM应用BCD方案治疗后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BCD治疗后的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IMWG制定的疗效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32例有效,总有效率ORR 94.11%。获得CR 12例(35.2%)、VGPR 15例(44.1%)、PR 5例(14.7%)、SD 1例(2.9%)、PD 1例(2.9%)。结论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初发和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DC-CIK过继免疫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初治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初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C-CIK过继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因子(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初治组治疗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初治组白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介素-4、白介素-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C-CIK过继免疫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疾病控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例复发、难治MM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8.6(38~75)岁.在为期3周的疗程内第1、4、8和11天给予硼替佐米1.0~1.3mg/m2次静脉注射,第1~4天予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患者分别接受2~6个疗程的治疗.采用EBMT标准观察疗效,并按NCICTCAE(第3版)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4例患者对治疗有效,其中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进展.不良反应方面,1例出现腹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2例出现2级周围神经病变.1/5例出现2次血小板减少,分级分别为4级和3级.2例发生短暂的2~3级白细胞减少,未进行特殊处理.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是一种对复发、难治MM的新的治疗选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VTD)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初治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25例,VTD方案)和对照组(25例,传统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年,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乏力、血小板计数降低、腹泻、阵发性房颤等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基本缓解,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VTD方案治疗MM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初治MM患者的首选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DT)方案与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VA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MM病人67例,应用BDT方案治疗30例,VADT方案治疗37例,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骨髓瘤细胞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BDT组及VADT组化疗后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骨髓瘤细胞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2.837~7.562,P%0.05)。BDT组完全缓解(CR)占13.0%,接近完全缓解(ncR)占20.0%,部分缓解(PR)占53.0%,微小反应(MR)占6.7%,总有效率93.3%;VADT组CR占3.0%,nCR占10.8%,PR占40.5%,MR占16.2%,总有效率7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51.67,P〈0.05)。结论BDT方案治疗MM效果优于VADT方案,且起效快,可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何东  牛挺 《华西医学》2012,(2):197-202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中老年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预后相对较差,常规化学疗法(化疗)疗效欠理想。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药,属于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全新的机制达到抗骨髓瘤的作用。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硼替佐米单药以及同常规化疗药物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初始治疗,以及复发难治的MM患者均有良好疗效。因此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协作网推荐作为MM患者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现将硼替佐米在MM治疗上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硼替佐米1.3mg/m2,第1,4,8,11天,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d,第1,2,3,4,8,9,10,11天,11天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4-28天;结果:28例患者化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严重皮肤反应,以及与护理相关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病变比静脉注射后轻;结论: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确切,做好化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对于提升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节约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姜堰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VDT)方案治疗的MM患者14例作为VDT组(观察组),并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VAD方案治疗的16例MM患者作为VAD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VDT组完全缓解率为42.86%(6/14),部分缓解率为35.71%(5/14),微小缓解率为14.29%(2/14),无效率为7.14%(1/14),总有效率为92.86%;VAD组完全缓解(CR)率12.50%(2/16),部分缓解(PR)率50.00%(8/16),微小缓解率为12.50%(2/16),无效率为25.00%(4/16),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T组在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方面与VA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具有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的优点,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BDT(Velcade+ Daxamethasone+ Thalidomide)方案与改良VAD(Vinorebine+Pirarubicin+Daxamethasone)方案、MPT(Melphalan+ Prednisone+ Thalidomide)治疗初发或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均为Durie-Salmon分期Ⅲ期,其中初治45例,复发/难治7例.21例(16例初治,5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BDT方案治疗,19例(18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改良VAD方案治疗,12例(11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MPT方案治疗.临床疗效根据EBMT/IBMTR/ABMTR标准判定,不良反应按依据NCICTCAE标准判断.结果 BDT方案组患者骨痛症状明显消失,贫血及肾功能不全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21例患者中14例(66.7%)完全缓解(CR),6例(28.6%)部分缓解(PR),1例(4.8%)无变化(NC),总有效率为95.2%;改良VAD方案组19例患者中5例(26.3%)CR,3例(15.8%)PR,5例(26.3%)微小缓解(MR),2例(10.5%)NC,4例(21.0%)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68.4%;MPT方案组12例患者中1例(8.3%)CR,2例(16.7%)PR,2例(16.7%)MR,1例(8.3%)NC,6例(50.0%)PD,总有效率为50.0%;三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BDT组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缓解或减轻.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轻且大多可逆,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硼替佐米单用及与三氧化二砷(As_2O_3)、地塞米松(DXM)联合应用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KM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As_2O_3能否增强硼替佐米、DXM的抗MM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硼替佐米单用及与As_2O_3、DXM联合应用对KM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其IC_(50)值.采用细胞形态学、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观察硼替佐米对KM3细胞凋亡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DXM后KM3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硼替佐米、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增殖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C_(50)值分别为0.27、3.10、8.01 μmol/L;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硼替佐米联合As_2_O3或DXM[(34.51±0.51)%对(25.39±0.90)%;(34.51±0.51)%对(23.80±0.78)%].0.25μmol/L硼替佐米与KM3细胞共孵育48 h后,KM3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现梯形条带,Annexin V阳性细胞比例增高;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DXM组的KM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硼替佐米联合DXM组.结论 在体外,硼替佐米能够抑制KM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硼替佐米联合As_2O_3及DXM对KM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As_2O_3可增强硼替佐米、DXM对KM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bortezomib into induction regimens has improved response rate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 the role of bortezomib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PBSC) mobilization remains unclear. We assessed the PBSC mobilization efficacy, safety, and disease response of intermediate-dose cyclophosphamide and bortezomib in the PBSC mobilization.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MM were enrolled in a phase II, non-randomized study that used bortezomib (1.3 mg/m2/day on days 1, 4, 8, and 11) and intermediate-dose cyclophosphamide (2 g/m2/day on days 2, 3) (Bor-ID-CY). The data from 15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termediate-dose cyclophosphamide (ID-CY) were used as a historical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CD34 + cell yield of Bor-ID-CY and ID-CY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edian 6.3 ×106/kg vs. 6.5 ×106/kg, p = 0.26). All three patients with mobilization failure of two groups had t(11;14). Six patients in Bor-ID-CY group were upgraded from a status that was less than a 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 (VGPR) at the time of PBSC mobilization to a VGPR or better after PBSC mobilization (p = 0.014). Four patients in Bor-ID-CY group developed sepsis. The time to engraftment was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The addition of bortezomib to ID-CY did not impact the stem cell yield or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PAD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7例复发或难治性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 mg/d,第1~4天静脉滴注)和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静脉滴注)治疗2~8个疗程,疗效评估依据国际2006疗效反应标准,毒性分级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NCI CTCAE)v 3.0判断.结果 2~4个疗程PAD治疗后,14例(82.4%)患者获部分缓解(PR)以上疗效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4例(23.5%),很好的部分缓解(VGPR)4例(23.5%),PR 6例(35.3%),疾病稳定(SD)3例(17.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5个月,获疗效中位疗程数为1.6(1~3)个.其中5例合并髓外浆细胞瘤患者首次给予PAD方案即达PR以上疗效,1~2个疗程后髓外病灶消失.治疗过程中发现血小板减少9例(52.9%),白细胞减少4例(23.5%),周围神经炎4例(23.5%),带状疱疹3例(17.6%),乏力6例(35.3%),腹泻2例(11.7%).以上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或消失,1例患者于PAD治疗第5个疗程时发生进行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PAD方案可有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M,特别对伴有髓外浆细胞浸润的MM患者效果更为显著,疗效与传统化疗预后因素无关,常见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可缓解,少数患者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可能与硼替佐米潜在的肺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P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有13例MM患者接受了1~3个疗程的PA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脂质体阿霉素40mg/m2,第4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第1~4天,每4周1个疗程)化疗。其中,既往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疗效欠佳或对VD方案原发耐药者6例,VD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后复发患者5例,新诊断伴髓外浸润患者1例,髓外复发患者1例。结果总反应率〔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为92.3%,≥PR以上疗效为69.2%。其中,6例对VD方案疗效不佳或原发耐药的患者中有5例有效;PAD方案对髓外浸润的患者起效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WBC)减少10例(83.3%),中性粒细胞减少9例(75%),血小板减少8(66.7%)例。其中有4例(33.3%)出现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缺持续时间为1~6(中位时间为3.5)天。3例(25%)患者出现IV级血小板减少,需要输注血小板1~2治疗单位。结论 PAD方案对VD方案治疗效果欠佳或原发耐药的MM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对VD序贯ASCT后复发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对于伴有髓外浸润患者起效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7.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方案是目前常用的抗骨髓瘤方案,该文报道1例在应用BD方案治疗后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患者在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后接受了2个疗程的BD方案治疗,于第2疗程结束2 d时突发精神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言行失常、应答不切题、胡乱骂人、幻听、被害妄想及有攻击行为等。请精神科会诊,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给予口服奥氮平后,患者精神症状逐渐改善,查头颅MRI未见异常。因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故考虑其精神障碍可能与使用硼替佐米或地塞米松有关,后续化学治疗改为TAD方案(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至完成TAD方案6个疗程后患者均无再出现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或不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1例初治或复发(难治)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主治疗.之后有6例患者接受SCT治疗.按照EBMT标准评价疗效,WHO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①有5例患者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原因终止治疗,其中3例死亡.可以统计疗效的26例患者共完成了99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ORR)为80.8%.15例初治患者的ORR为100.0%.11例复发(难治)患者的ORR为54.6%.②15例初治患者中有7例完成了8个疗程的治疗,动态观察发现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不断提高.③6例初治患者化疗达完全缓解(CR)或接近CR(mCR)后行SCT治疗,其中1例复发,5例随访至移植后6~11个月仍持续CR.未采取SCT巩固的9例初治患者中除1例持续CR外有6例在停药后1~3个月复发或进展,2例失访.④多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l~2级,有3例患者因为末梢神经炎、窦性心动过缓等原因降低硼替佐米的用量,5例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 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MM疗效肯定,但可能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如SCT)以维持疗效.硼替佐米不良反应多数轻微且可以耐受,但也应注意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各治疗方案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方法以MP(美法仑+泼尼松)、M2(美法仑+泼尼松+环磷酸胺+卡莫司汀+长春新碱)、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Thal+DEX(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等方案化疗为主的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MM患者,发病高峰在40~60岁,平均发病年龄54岁,发病年龄在国内有年轻化趋势;MM首发症状以骨骼疼痛、贫血、感染最为常见;临床疗效:①MP方案和M2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9,P>0.05);MP方案和VAD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6,P<0.05);MP方案和Thal+DEX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70,P>0.05).②M2方案与VAD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7,P<0.05);M2方案和Thal+DEX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2,P>0.05).③VAD和Thal+DEX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6,P>0.05).④BD方案总有效率最高,但由于观察例数尚少,尚需进一步观察.结论 目前国内MM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主要方案MP、M2、VAD、BD等,均有一定的疗效,适合不同的患者群体.适宜化疗方案的选择并联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将有助于改善该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