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浆脑钠素测定对心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探讨脑钠素测定对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6例住院心衰患者及6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脑钠素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浆脑钠素水平可以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75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和2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和ANP浓度,同时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为(1 794.1±724.5) ng/L、ANP浓度为(948.5 ± 520.7) ng/L,与正常对照组BNP(90.5±55.8) ng/L、ANP(121.7±71.1 )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52.9 ±339.6) ng/L、Ⅲ级(1 303.9±566.4 ) ng/L、Ⅳ级(3 625.5±1 069.2) 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浓度Ⅱ级为(518.8±376.3) ng/L、Ⅲ级(1 061.9±521.3) ng/L、ⅣV级(1 264.7±798.1) ng/L,Ⅱ级与Ⅲ级、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和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BNP为(1 096.7±656.6) ng/L、ANP为(931.6±320.9 ) ng/L,LVEF<40%的患者BNP(2 659.4±743.5 ) ng/L、ANP(974.3±555.6 ) ng/L,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ANP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和 0.85,两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比A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结华 《临床医学》1996,16(12):5-6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现将我院1994年2月~1995年2月收治的9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与同期40例60岁以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老年组:男性68例,女性27例,年龄60~95岁,平均76岁。非老年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20~58岁,平均3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第8版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测定的临床评价沈永强邹宁陈丽华邓中龙陈春安江汉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433124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循环内分泌和心脏血管组织的自分泌、旁分泌激活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异常增高在...  相似文献   

5.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78-6178
目的探讨老年人早期左心衰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的诊断。方法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1-02-2009-02初诊误诊的老年人早期左心衰4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病情缓解出院4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老年早期左心衰临床表现的认识,全面采集病史、寻找原发心脏病体征,及时选做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便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血浆BNP(B型利钠肽)水平在心力衰竭(CHF)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3例已确诊心衰患者和4JD例健康人血浆BNP的含量。结果CHF患者BNP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426.7±502.3)pg/ml,对照组BNP含量相应为(16.2±20.7)pg/ml,两者有显著差异(Z=14.12,P〈0.001)。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类级别增高而升高,各级间有显著差异(X^2=31.14,P〈0.001)。结论检测BNP可为临床诊断CHF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对围生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剖宫产终止妊娠后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8例剖宫产终止妊娠后无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终止妊娠后进行血浆脑钠肽浓度、血液常规、心电图、心脏射血分数检查。结果观察组血浆脑钠肽浓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心脏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心脏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在住院期间内,观察组的全因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生期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浆脑钠肽浓度检测,是判断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对其预后进行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4例住院CHF和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利用雅培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BNP,并采用日本Alokaa5超声心动仪检查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纽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逐渐增高,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BNP对CHF诊断和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章英宏 《检验医学》2008,23(3):308-309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心钠素(ANP)在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41例CHF患儿及35名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浆BNP和ANP浓度。结果CHF组的血浆BNP、A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纽约心脏学会(NY.HA)Ⅲ、Ⅳ级的CHF患儿血浆BNP、ANP水平显著高于NYHAⅡ级患儿(P〈0.05),NYHAⅣ级患儿的BNP也显著高于Ⅲ级患儿(P〈0.05)。CHF组血浆BNP、ANP均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且血浆BNP与LVEDD、LVEF的相关性显著优于ANP(P〈0.01)。结论CHF患儿的血浆BNP及ANP水平升高显著,且与心力衰竭程度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和心钠素(AN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入选7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伴心衰58例,无心衰1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TProBN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定期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和ANP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心衰患者及正常人组(P均<0.05)。心功能级者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级者,血浆A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级者,但与级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浆NTProBNP和ANP对于冠心病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4.38%和75.86%;特异性分别为96.67%和83.33%。在(11.35±1.69)个月的随访中,心衰组中死亡者与存活者血浆NTProBNP和AN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TProBNP对冠心病心衰的诊断价值高于ANP,二者均与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心源性死亡无关。  相似文献   

11.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6例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组13例、Ⅲ级组26例,Ⅳ级组11例)检测血浆BNP、CRP水平。结果老年HF患者BNP、CRP水平随NYHA分级加重而升高,经治疗心功能不全缓解后BNP、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结论BNP和CRP的联合检测对老年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B型脑利钠肽对于老年心衰患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岩  李乃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543-1546
目的评价B型脑利钠肽(BNP)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及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明确诊断为CHF的142例住院患者测定入院时、入院静脉治疗一天后及住院第七天血清BNP(BNP0、BNP1、BNP7)以及入院时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等指标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结果142例CHF患者,中位随访425.50天(21—668天),发生心脏事件50例(35.21%)。发生终点事件组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相比,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BNPO、BNP1、BNV7中位数水平均明显偏高;入院静脉治疗一天后BNP指标变化百分比(BNP1—0%)中位数水平均明显偏低。分别以年龄和BNP1-0%及BNV7指标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年龄〉76岁的心衰患者,其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风险是年龄≤76岁的心衰患者的2.55倍(95%CI:1.38—4.69,P=0.003)。BNP1-0%≤12.62%的心衰患者,其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风险是BNP1-0%〉12.62%的心衰患者的2.00倍(95%CI:1.10—3.64,P=0.023)。BNP7〉552.15pg/ml的心衰患者,其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风险是BNP7≤552.15pg/ml的心衰患者的2.60倍(95%CI:1.43—4.75,P=0.002)。结论BNP可以用于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衰后心脏事件再发生的预后分析及及危险分层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人血清预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之间的关系,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不同eGFR水平NT-proBNP的诊断界值(cut-off值),研究肾功能对NT-proBNP应用于心衰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明确诊断为心衰的住院患者106例(心衰组)以及同期正常对照191名(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受试者血清NT-proBNP浓度,应用Levey改良的饮食校正公式计算eGFR。结果肾功能异常者[eGFR<60ml·(min·1·73m2)-1]的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eGFR≥60ml·(min·1·73m2)-1],无论是在心衰组(829·1ng/Lvs·227·2ng/L,P<0·01)还是对照组(85·5ng/Lvs·50·4ng/L,P<0·01)。将NT-proBNP与eGFR进行对数转换后,二者呈负相关(心衰组r=-0·271,P<0·01;对照组r=-0·353,P<0·01)。NT-proBNP诊断肾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cut-off值为162·3ng/L,敏感度为68·3%,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PPV)为94·9%,阴性预测值为(NPV)85·3%,AUC为0·901;而诊断肾功能异常心衰患者的cut-off值明显升高,为238·8ng/L,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100%,PPV为100%,NPV为84·1%,AUC为0·863。结论肾功能与NT-proBNP呈微弱相关,肾功能异常时NT-proBNP诊断心衰的cut-off值升高,可以作为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衰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 )测定对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510例患者,根据年龄、临床资料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分为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组)、老年非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NT-proBNP水平,评价NT-proBNP对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同时对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随访,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预后判定的价值。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组患者为172例,老年非心力衰竭组患者为168例,对照组为170例,三组患者 NT-proBNP 水平有显著差异[(6986.6±104.6) pg/ml vs.(824.2±6.2)pg/ml vs.(266.4±9.4)pg/ml,P<0.01]。其中老年心力衰竭组中158例患者平均随访(166.0±38.6)d,心源性再住院组及心源性死亡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再发事件组,分别为(5281.6±70.2) pg/ml、(7886.2±146.3)pg/ml及(2646.8±58.4)pg/ml(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 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ogNT-proBNP(回归系数:0.992;P =0.005)、治疗后 NT-proBNP 下降速率(回归系数:0.966;P =0.002)和心房颤动(回归系数:0.884;P=0.005)、室性心动过速(回归系数:0.924;P=0.005)是心源性死亡、再住院患者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NT-proBNP检测对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显著的临床价值,NT-proBNP对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的预后预测价值好。 log NT-proBNP、治疗后NT-proBNP下降速率、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再住院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5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病例,进行病因、诱因、伴随疾病和病死率的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老年CHF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住院病例中选出2007年1至12月住院的老年CHF患者524例,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3个年龄段,比较分析不同的临床特征。结果70-79岁和≥80岁年龄段与60-69岁年龄段相比,病因中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随增龄增多;诱因中肺炎随增龄明显增多;伴随疾病中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随增龄增多;心律失常无显著差异;病死率随增龄显著增高。结论老年CHF患者的病因、诱因、伴随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肺炎随增龄增多。病死率随增龄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心血管事件组65例,非心血管事件组50例,将心血管事件组进一步分为死亡组(21例)与非死亡组(44例),比较不同组间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随着心功能下降,Nt—proBNP水平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血管事件组的Nt—proBNP基线水平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Nt—proBNP水平在死亡组高于非死亡组(P〈0.01),Nt—proBNP与是否发生事件明显相关。结论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且随着心功能下降递增;血浆Nt—proBNP是预测老年CHF患者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BNP/NT-proBNP,探讨其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干部一科收治的16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无心力衰竭者)、B组(NYHA Ⅰ+Ⅱ级)和C组(NYHA Ⅲ+Ⅳ级),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测定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并检测患者血清BNP、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酐、尿素氮、球蛋白、白蛋白、胱抑素C,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NP/NT-proBNP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另外,在各组内按不同肾功能或是否合并感染分出亚组,进一步分析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时BNP/NT-proBNP是否具有差异性。 结果随着心功能的下降,3组BNP/NT-proBNP逐渐降低(0.252±0.065,0.221±0.062,0.195±0.071,F=9.807,P<0.001),该比值与LVEF、6MWT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300,P<0.001;r=0.230,P=0.003)。3组中,未合并感染者BNP/NT-proBN与合并感染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B组和C组内,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较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低[B组:(0.128±0.110)vs(0.225±0.056),C组:(0.135±0.046)vs(0.199±0.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t=6.578,P<0.001,C组:t=2.819,P=0.007),而当排除GFR<30 ml/(min?1.73 m2)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3组内,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BNP/NT-proBNP与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BNP/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诊断及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