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大鼠脊髓后角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结果:较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对甲醛致痛模型大鼠的脊髓后角COX2有抑制作用,能降低血清中PGE2和cAMP浓度。结论:COX2-PGE2-cAMP信号通路参与了芍药甘草汤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实验通过建立HPH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及其炎症介质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从磷脂酶A2(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途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防治常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低氧加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压(mPAP),计算右心肥大指数,微量滴定法检测血浆、肺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2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活性.结果:连续低氧3周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血浆、肺匀浆及BALF中PLA2活性、TXB2、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加,6-keto-PGF1α活性下降.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通过抑制PLA2及其炎症介质途径起到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观察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小肠炭末推进率、测量不同肠段含水量的方法对比芍药甘草汤对正常小鼠和便秘小鼠的影响,并比较芍药分别配伍生甘草、炙甘草及不同比例下的差异。实验证明芍药甘草汤可治疗津亏便秘;白芍配伍生甘草泻下作用较强,在镇痛最佳比例下本方也具有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移植髓核组织中PLA2的活性、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枳壳甘草汤对减轻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炎症反应及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模型组、中药组(枳壳甘草汤)、西药组(吲哚美辛)。于造模后7、14、28 d分别取出移植髓核,观察移植髓核组织内PLA2的活性值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1)造模成功经大鼠灌胃后第7日,各实验组PLA2的活性达到最高峰经枳壳甘草汤干预7 d后PLA2活性值明显下降,但不如西药组明显。但在14、28 d后枳壳甘草汤组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值与西药组差异不明显,中、西药物在降低PLA2活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造模28 d后,各组移植髓核组织内阳性细胞反应结果为相应部位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其中模型组IL-6和TNF-α表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或P0.01),中、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枳壳甘草汤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出髓核组织中PLA2活性值的作用,起到和抗炎镇痛类西药同样的效果。2)枳壳甘草汤能抑制移植髓核组织中阳性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对延缓椎间盘的退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伯章  李晓芳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25-1827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实验通过建立HPH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及其炎症介质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从磷脂酶A2(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途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防治常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低氧加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压(mPAP),计算右心肥大指数,微量滴定法检测血浆、肺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2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活性。结果:连续低氧3周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血浆、肺匀浆及BALF中PLA2,活性、TXB2、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加,6-keto-PGF1α活性下降。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通过抑制PLA2及其炎症介质途径起到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由芍药、甘草二药组成,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也认为该方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等作用。但此方在应用时有取白芍生品、酒炒品等不同饮片规格入药,也有取不同比例白芍入药的报道。为此,比较了不同比例生白芍或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的解痉镇痛作用。结果表明:生芍与甘草以1:1配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对小鼠肠平滑肌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530-1532
目的:通过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病灶细胞Ras、Raf、MEK-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的深层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西药对照米非司酮组(R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Ras\Raf\MEK-2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芍药甘草汤高浓度组及芍药甘草汤低浓度组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RAS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芍药甘草汤高浓度组及芍药甘草汤低浓度组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RAF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细胞MEK-2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芍药甘草汤高浓度组及RU486组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MEK-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对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机理可能在于其对于RAS通路的抑制,阻断由ER介导的MAPK通路的信号传导,弱化ER效应。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福尔马林致痛法研究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 ,并测定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一氧化氮 (NO ,催化光度法 )、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紫外分光光度法 )的活性 ,以分析其镇痛作用机理。结果显示 :(1)福尔马林法致痛实验中 ,Ⅰ相和Ⅱ相反应结果 ,揭示芍药甘草汤既能抑制外周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又能抑制继发的炎性反应所致的疼痛 ;(2 )芍药甘草汤能明显降低造模小鼠血清和脊髓中NO、PGE2 含量 ,增强SOD活力。结论 :(1)芍药甘草汤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 ;(2 )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与NO、PGE2 和SOD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病灶细胞ERK1 mRNA/ERK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的深层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分为化瘀止痛方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基质组及西药对照米非司酮组(RU486)组,每组5例,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ERK1 mRNA/ERK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芍药甘草高低浓度组细胞ERK2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ERK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对于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机理可能在于其对于ERK2 mRNA的抑制,从而减缓了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子宫收缩性减弱,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经症状,此可能是芍药甘草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对大鼠偏瘫痉挛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偏瘫痉挛大鼠模型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吴氏法制作用大鼠痉挛模型,然后予以芍药甘草汤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内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四道生理记录仪测定肌张力.结果 芍药甘草汤口服给药,能明显升高痉挛大鼠模型脑内Gly、GABA、5-HT含量,明显增加上肢伸直幅度,降低肌张力,表明芍药甘草汤对痉挛大鼠脑内与痉挛相关的抑制性和调节性神经递质有一定的影响,但量一效关系不明显.结论 芍药甘草汤通过调节脑内与痉挛有关的神经递质而对痉挛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崔晨  耿琦  李敬伟  蒋健 《河南中医》2016,(5):783-785
蒋健教授以芍药甘草汤治疗痛证有以下特点:芍药甘草须同用;芍药用量宜大,用量一般30 g起,最高用至60 g;寒热虚实皆可用,蒋健教授认为,举凡胸、胁、背、腹、四肢、头面横纹肌以及内脏平滑肌痉挛性及神经性疼痛,无不可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进行治疗;临证针对患者疼痛性质及寒热虚实整体证候,施以不同配伍。蒋健教授指出:疼痛原因繁杂,需要明辨病机,对某些属于现代医学外科急症类疾病所致腹痛,不可贸然"见痛止痛",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且芍药甘草汤并非对于一切疼痛均可有效缓解、效如桴鼓,似乎对于轻、中度痛证收效较佳,而重度疼痛(如癌性疼痛)的疗效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芍药甘草汤对角叉菜胶诱导肿胀及相关炎症指标的时序变化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高(4.8 g·kg-1)、低(2.4 g·kg-1)剂量组。各给药组单次给药,给药30 min后皮下注射λ-角叉菜胶建立大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在造模后1,2,3,4,5,6,7,8,9,10,11,12 h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足跖肿胀率、髓过氧化物酶(MPO)、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炎症指标的影响,并研究其时效变化关系。结果: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模型组足跖肿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高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的足肿胀度,高剂量在1~6 h各时间点对足跖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低剂量组在2,4,5,6 h对足跖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PO在1~6 h、COX-2在2~8 h,11 h、PGE2在1~6,8~12 h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在2,4,5,6 h对MPO的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在4,5,6 h对COX-2的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在2,3,5,6 h对PGE2的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芍药甘草汤在2,6 h对MPO和PGE2的浓度变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仅在6 h对COX-2的浓度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中药复方芍药甘草汤对角叉菜胶诱导的不同炎症指标肿胀率有明显降低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也不尽相同,对MPO,COX-2及PEG2均具有明显降低作用,但各指标起效时间不同;具有明显的时序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活性成分,并测定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为基于药理活性的中药质控指标成分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首先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芍药甘草汤潜在质量标记物。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测性和可溯性的原则,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验证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整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主要活性成分为芍药苷(Paeoniflorin, PA)、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 AB)、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 BPA)、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甘草苷(Liquiritin, LQ)、芹糖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apioside ILQA)、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 ILQ)、新异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 NILQ)、甘草素(Liquiritigenin, LQG)和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GCA);关键靶点有IL-6、VEGFA、CASP3、STAT3和ESR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靶点能良好结合。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各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54-104.38%,RSD值在0.39-1.17%。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芍药甘草汤抗肝损伤作用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为基于药理活性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麝方拆方后不同配伍组别不同给药时长对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背根节神经元(DRG)内磷脂酶A2(PLA2)、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芪麝方的配伍规律。方法:选用3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352只,随机分为11组,,根据芪麝方及阳性对照药成人每日常用剂量及芪麝方处方配比并按“动物体表面积比率换算等剂量方法”换算给药剂量,每天灌服1次,各组别分别于给药1,2,3,4周取背根节,应用ELISA法检测神经根组织中PLA2和PGE2的含量。测定结果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比较,通过差异对比找出引起炎症变化的敏感组分。从而揭示芪麝方各配伍组分抑制炎症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并在4周内变化趋势稳定,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稳定性。不同给药时长不同配伍组别相对于模型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背根节中PLA2,PGE2含量(P<0.01),其中不同组别之间抑制炎症的程度各有不同(P<0.05),说明各配伍组分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统计结果显示复方中君药起到主导药效的作用,臣、佐、使对君药有协同增强疗效的作用,其他各组别虽作用效果明显,但尤以全方配伍效果最佳,说明全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制剂的科学配伍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丽华  冯怡  徐德生  汪益涵  李俊松 《中草药》2008,39(11):1648-1652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方法在考察提取物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芍药、甘草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芍药、甘草微丸在30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16.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对单味药以及麻黄-甘草药对、麻黄-桂枝药对、白芍-桂枝药对、白芍-甘草药对、五味子-细辛药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分析小青龙汤组方特性,探讨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制备方法,并观察不同浓度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甘草汤灌胃后不同时间点兔血清中芍药苷、甘草酸血药浓度,以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同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结果。结果:兔口服芍药甘草汤后芍药苷血药浓度在90min达到高峰,甘草酸血药浓度在60min达到高峰。高胆固醇血症组细胞内Ca2+浓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随浓度增加而作用增强(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通过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起到对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MP-CREB-BDNF通路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雒明池  梁如  高树明  高杉  李琳  于春泉 《中草药》2018,49(17):4093-4098
目的基于cAMP-CREB-BDNF通路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4)以及血浆中cAMP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法测定海马、下丘脑和皮质中的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柴胡-白芍药对给药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大鼠海马组织及血浆中cAMP水平和大鼠海马组织中p-CREB、BDNF水平的降低。同时阳性药组、柴胡-白芍药对给药组能够增加大鼠海马、皮质和下丘脑中BDNF m RNA的表达。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对CUMS大鼠模型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并可以通过调节cAMP-CREB-BDNF通路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芍药甘草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结果表明,白芍各种炮制品不会降低芍甘汤中甘草次酸的煎出。各种芍甘汤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小鼠醋酸扭体作用,而炙甘草煎液无此作用;热板法镇痛实验.各种芍甘汤及炙甘草煎液均未呈现阳性结果;对戊巴比妥钠灌胃小鼠均有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20.
路腾飞  于泽胜  姚璐  高树明  周好波  李琳  高杉  于春泉 《中草药》2016,47(12):2137-2141
目的 观察柴胡白芍药对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验证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基于CUMS抑郁大鼠模型观察给予柴胡白芍药对后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包括大鼠的体质量、糖水消耗情况以及旷场实验活动行为情况。结果给大鼠柴胡白芍药对14 d后,柴胡白芍药对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消耗量以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横格数及直立次数均显著增加。说明柴胡白芍药对可以改善大鼠的抑郁行为。单用柴胡和单用白芍也可以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指标。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对大鼠有明显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