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开放与封闭式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开放式管理组(24例)与封闭式管理组(30例),观察6月,分别于观察前后予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简短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开放式管理组实行开放管理6月后,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MMSE及WCST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封闭式管理组所有评分在观察前后均无差别。结论: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后,病人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3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威斯康辛测验(WCST),连线测验(TAT),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WCST、TMT及MMSE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评分比较除连线测验A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功能损害及损害程度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病房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家属自由选择病房管理模式,分成开放式管理组和封闭式管理组(开放组和封闭组),各30例。均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开放式管理组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的改善与封闭式管理组相似,两组治疗阳性与阴性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式管理组GQOLI总分、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较封闭式管理组有显著改善,且显著高于封闭式管理组。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综合疗效。方法: 将104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予积极性社区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干预6月末、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星量表(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1年末,干预组复发率、住院率分别为9.62%、1.92%,对照组分别为15.38%、5.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 χ2=0.260,P=0.610)。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干预6月、1年末 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WCST、SQLS和SDSS评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干预1年末 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WCST、SQLS和S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干预组治疗1年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WCST、SQLS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性社区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6周和干预后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后12周,观察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PSP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均P<0.05),但对照组各个时间点的上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的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和PSP评分,以及干预后6周、12周的NOSIE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练习中国传统功法易筋经可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部分社会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及回归社会,值得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成人韦氏智能量表(WAI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PANSS评分、WCST持续性错误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WCST完成分类数、CPT正确反应数、WAIS数字广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利培酮,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84-87
目的 探讨封闭式管理期间绘画治疗联合利培酮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情感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10 月~2020 年3 月在我院长期住院规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0 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状况;剔除无焦虑抑郁情绪及重度焦虑抑郁的患者;选取50 分≤SAS 评分≤69 分,50 分≤SDS 评分≤69 分的患者共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 例。对照组进行病区内康复活动,干预组进行病区内康复活动联合绘画治疗,两组均干预一个疗程,共6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 阴性症状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结果。结果 干预一个疗程后,干预组的PANSS 症状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绘画治疗可改善封闭式管理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焦虑抑郁情感症状,值得在封闭式管理期间或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针刺组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为药物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划销测验(DST)、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结果治疗后,针刺组WMS、DST总净分和失误率、WCST持续性错误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WCST完成第一个归类所需应答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评分及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星海  万丽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48-1749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WAIS-RC、WMS、WCST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齐拉西酮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85-87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可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把医院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的护理工作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具体考核条件等用标准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定期检查考核,用以衡量各部门和各类人员护理工作完成的水平和程度。结果每项具体护理标准的确立。无一不是以服务于病人为基点,每个项目的实施前先要考虑将为病人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从五个环节人手,使全体护理人员目的明确,自觉参与质量标准化的管理。结论标准化管理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可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管理的程序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迎宏 《中国医院》2006,10(5):24-25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学术性及专业性均较强.为了克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性和随意性管理的现象,避免工作中产生的行而上学、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状况,学习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复杂的结构形态,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规范的管理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涉及的部门、科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工作范围、操作流程、考核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做到事事有程序,人人有责任,环环相扣,责权分明,科学地规范了工作秩序,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无效性以及推诿扯皮等消极现象,使整个管理系统协调高效地运转,让专职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不断总结、继承、提高和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文化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最高层次,并介绍了图书馆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医学院校图书馆文化管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护士长要树立新型人性化管理理念,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施人性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护士慎独、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打造出技术过硬、团结向上的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执经达权方法论指持守管理原则的同时,随时分析和把握现实的变化情况,做到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及合其道.将此方法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领域,可实现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发展定位、不偏不倚的用人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工作质量,进而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急诊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项目管理促医院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玉秀 《中国医院》2005,9(10):73-74
通过介绍项目管理在医院管理部门的应用实例,反映了项目管理作为有力的管理工具,对医院管理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强调了项目管理的实用性,主要通过其对管理过程的系统化、明确化和团队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如何加强学校人员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问题,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管人3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管理观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2014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10日54例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临床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另外实施细节思维管理,对2组护理人员经管理后的护理质控成绩、理论与操作成绩、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经细节思维管理后,基础护理考核成绩为(97.53±1.62)分,特级护理考核成绩为(96.81±1.58)分,急救技术考核成绩为(97.18±1.47)分,护理理论成绩为(96.45±1.43)分,操作成绩为(96.83±1.52)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6.30%,观察组护理人员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当中,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护理流程的规范化,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流程管理在开展PICC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开展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PICC管理流程,其次选择试点科室,严格按流程管理应用于临床。在应用中不断进行改进,进行效果观察与质量监控。结果通过实施流程管理方法,1个月中在我院胸外科率先顺利开展,3个月内在三个科室进行推广和应用。共置管149例,置管成功率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1.3%.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PICC技术中,使新技术应用在短时间内顺利开展,并得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且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