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64例患者对比观察,其治疗方法均为手法复位外加小夹板固定,对患者的骨折对位情况、疼痛周期、手背消肿时间、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164例患者在采用手法复位外加小夹板固定后,其骨折部位对位情况良好,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在复位后得到改善,其手背消肿时间为3-15天,平均周期5.8±2.1天,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为4-9天,平均时间为5.9±1.8天,其骨折愈合时间为32-65天,平均36.7±7.2天。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中手法复位并外加小夹板固定的模式具有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371例患者均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71例患者中,得到回访323例,其中优283例,良33例,差7例,总优良率97.8%。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随肢体肿胀程度,随时调整夹板松紧度,配合肢体的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达到消肿作用,减少患者痛苦,并通过肌肉的舒缩活动对骨折断端一个轴向地加压,有利于维持骨折端的稳定。疗效确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7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的对位情况、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GW评分等指标评定疗效.[结果]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对位情况好,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均得到较好地改善.手背肿胀消退时间4~14 d,平均(6.0±1.6)d.局部自觉疼痛缓解时间3~10 d,平均(6.4±1.6)d.骨折愈合时间30~60 d,平均(35.4±8.3)d.按Sarmieno改良GW评分,平均分为(3.6±2.5)分,其中优29例,良41例.[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简便,易学易掌握,应用广泛,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该文对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在传承岭南何氏骨伤及上海石氏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与创新,具体体现在:(1)手法复位时以尺骨茎突为轴,向尺侧旋转拔伸腕关节,恢复桡骨高度和尺偏角。(2)用腕关节的远侧关节面,回旋挤压近端关节面以达到复位关节面的效果。(3)针对骨折时腕部肌腱卡压在骨折端或抵在尖锐的骨折端周围的患者,提出实施理筋手法。(4)针对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皮肤情况,分别采用护肤垫、维稳垫、填充垫等压垫,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骨科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骨密度、掌倾角、尺偏角、手背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分别为(-2.588±0.089)与(-2.562±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为(-2.601±0.0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8±0.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分别为(4.63±1.42)°、(4.56±1.50)°,尺偏角分别为(15.21±2.83)°、(15.48±2.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分别为(7.99±1.44)°、(7.92±1.48)°,尺偏角分别为(19.29±2.88)°、(19.24±2.91)°,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背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1.7)d、(3.3±0.9)d、(34.1±8.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2.1)d、(4.9±0.8)d、(45.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恢复,能够更快的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恢复时间,且对骨密度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川 《大家健康》2014,(1):97-97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和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23例,骨折愈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愈合19例,骨折愈合率79.17%,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恢复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恢复效果以及良好的复位,在治疗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复位手法并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该方法对患者创伤小,患者乐于接受,简单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共300例门诊患者,其中观察组150例(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对照组150例(石膏外固定),就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根据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06例(70.6%),对照组优88例(58.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优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8.6%,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较好的复位及功能恢复效果,但治疗时复位手法需正确,外固定应合适,换药认真细致,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疗效。[方法]分析26例复位欠佳或发生再移位的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原始X片,第一次复位后发生再移位11例,其中未按医嘱复诊6例,复位不完全15例。属高能量损伤11例,严重骨质疏松者6例。放弃治疗2例。采取再次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24例,其中4例仍发生再移位改行手术。[结果]骨折复位按最低影像学标准进行。采取再次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按1975年全国骨科会议《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进行疗效评定: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结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最低影像学标准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疗效。[方法]分析26例复位欠佳或发生再移位的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原始X片,第一次复位后发生再移位11例,其中未按医嘱复诊6例,复位不完全15例。属高能量损伤11例,严重骨质疏松者6例。放弃治疗2例。采取再次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24例,其中4例仍发生再移位改行手术。[结果]骨折复位按最低影像学标准进行。采取再次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患者20例,按1975年全国骨科会议《骨折疗效标准草案》进行疗效评定: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结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按最低影像学标准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彭氏正骨复位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选择7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Colles)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彭氏正骨手法,对照组38例采用教科书传统正骨手法,观察功能复位、生物力学及复位影像学三组综合指标,加以生物力学分析评价。结果通过对上述三组综合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彭氏正骨复位Colles骨折技术,于术者能做到“省力、简、便、快”,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对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与骨科相关的文献和会议论文。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所有比较外固定支架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腕关节功能、复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结果 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13例患者。①外固定支架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小夹板组[RR=1.25,P<0.01];②复位效果:外固定支架组治疗后复位优良率高于小夹板组[RR=1.24,P<0.01],而且治疗后6个月掌倾角[MD=4.85,P<0.01]、尺偏角[MD=3.63,P<0.01]大于小夹板组,而桡骨轴向短缩长度[MD=-3.42,P<0.01)]小于小夹板组;③外固定支架组的并发症较小夹板组少[RR=0.62,P<0.01]。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优于小夹板固定。但由于现有研究存在的方法学不完善和样本的局限性,上述结论有待设计更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15.
袁峰  袁荣霞  刘枝成 《河北医学》2013,19(2):193-197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组)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对照组),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评分、两组腕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608,P〈0.01);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3,P〉0.05)。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两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3.730,P〈O.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746,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特别是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骨折,提倡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整复塑性铅丝纸质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住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闭合手法整复塑性铅丝纸质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及骨折愈合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情况,并按Dienst功能评估疗效。[结果]骨折均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压疮、神经卡压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14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0.43%;整复前后比较,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明显恢复,整复后至骨愈合时桡骨高度有所丢失,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复后与骨愈合时掌倾角、尺偏角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塑性铅丝纸质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较好的恢复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并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较好的维持掌倾角、尺偏角,而对桡骨高度的维持尚有欠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纸质塑形支架夹板超关节固定治疗肩、肘、腕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76-2010年2 800例肩、肘、腕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采用传统中医手法整复,纸质塑形支架夹板超关节固定,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肱骨外科颈骨折组、肱骨髁上骨折组、桡骨远端骨折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91.8%、92.3%、90.6%。结论纸质塑形支架夹板超关节固定肩、肘、腕关节周围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治疗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体会。方法:2004年4月至今对桡骨远端粉碎骨折AO分型B2型及C1-3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微创克氏针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共计24例31侧。结果:20例27侧6个月~24个月随访,4例失访,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4侧、良7侧、可3侧、差3侧。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微创克氏针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技术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骨手法是中医骨伤科的特色之一,针对骨折复位疗效显著.平乐郭氏正骨整复手法历经2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正骨八法法生于心,法出于手,灵巧多变,使骨折圆满复位;小夹板固定"效"、"短"、"便",灵活轻便,适合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段骨折的病人;理筋和活筋手法,配合穴位点按,活络通经止痛,能有效治疗伤筋;养骨手法防治并重,治疗骨伤病人事半功倍.平乐正骨手法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正骨手法的内容与特点,在古代很多中医学文献中能找到相关的记载.探究并了解平乐正骨手法继承与发展的脉络,能更好的理解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的精髓与内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3例桡骨远端爆裂性骨折病例,ⅣB型13例,ⅣC型10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诊并评价疗效。结果 23例随诊6~18个月,优15例,良6例,优良率94.7%。影像学评分,20例优良,3例发生再移位。结论 桡骨远端爆裂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能获得理想的解剖复位和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