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初步体会。方法:对7例重症冠心患者采用该法使术,4例搭桥4根,2例搭桥3根,1例搭桥5根。术中行室壁瘤切除左室成形者2例,二尖瓣置换者1例。结果:平均转流时间135min(90~192min),7例病人术中均经一次低能量除颤复跳,脱离体外循环顺利,术后无低心排发生,术后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支持者4例,时间24~72h。死亡1例系因术后7h反复发生恶行室性心律失常、室颤抢救无效。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室颤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为一种优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诚  杨大斌  苗锋  贲晨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40-204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非体外循环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结果 患者中19例痊愈出院,随访1~2年心绞痛症状消失。1例术中室颤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脑死亡;1例术后出血,再次剖胸止血。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住院时间、经济支出减少,且手术的并发症降低,心功能可得到较好保护,更合适高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曹彬  Vivek Jawali 《江苏医药》2005,31(9):690-691
目的探讨清醒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病人术中观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在高位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对32例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的病人行清醒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无气管内插管。结果搭桥98支。除2例因术中发生室颤转为体外循环外,其余均为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在外科监护室和病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8·6±3·4)h和(4·48±2·3)d。无手术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升主动脉严重钙化的病人行清醒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中可观察到脑栓塞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回顾总结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施行的152例高危冠脉搭桥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方法此152例手术患者均为年龄大于65周岁、冠脉病变3支以上的重症患者,其中左主干病变者为135例,合并其他瓣膜疾病者42例,均在体外循环(ECC)下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采用浅中度低温(30℃~32℃),中高流量[2.4~3.0L/(min/m2)]灌注。心肌保护采用7℃~10℃4:1稀释血停搏液顺灌与逆灌相结合。结果本组CPB总时间85~19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147min,152例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148例痊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4例,2例死于颅内出血,另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优质的设备,控制适当的晶/胶比值,加强血气和凝血功能的检测,注意围术期脑功能和肾功能的保护,必要时使用人工超滤,以及注重围术期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芬太尼和仙林,配合以异氟醚吸入和异丙酚持续泵入维持麻醉,术中持续给予硝酸甘油0.2-2.0μg/(kg.min),同时以新福林0.01%,艾司洛尔少量静注,调节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术中维持ACT>350秒和病人正常体温。结果:27例病人术中均能维持较平稳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2例在回支搭桥时,血压下降,难以维持,IABP后顺利完成手术。另1例完成前降支搭桥后,突发室颤,经电陆降颤后,改为体外循环后完成手术,结论:非体外循环机围术期的麻醉重点在于:1、术前1小时口服倍他乐克;2.加强对术中病人ST段的监测;3.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注意输液或输血速度,观察PAP,PCWP的变化;4.避免大剂量和长时效的麻醉药和肌松药的使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5.防止病人体温下降;6.做好紧急体外循环机准备和IABP的准备。7.术后留置镇痛泵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连续2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经验。方法本组25例,24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1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7.6±33.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8.6±29.5)min。两支病变7例,支病变18例,左主干病变11例;合并左室室壁瘤1例。共计行冠状动脉搭桥85支,平均3.4支/人。结果治愈23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随访1个月~6年,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结论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恰当的围术期处理、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1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例。方法 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5例。其中冠状动脉搭桥加室壁瘤切除术5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结果 1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锡栋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13,17(8):1333-1335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2例手术患者,术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评分EuroScore(6.5±2.3)分,其中6分者23例(71.9%)。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 26例(81.2%),术中置入IABP 6例(18.8%),搭桥数目3支者14例(43.8%),4支者17例(53.1%),5支者1例(3.1%),术后呼吸支持时间16(12,19)h,ICU住院时间(76±46)h。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3例(9.4%),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6.3%),切口愈合不良5例(15.6%)。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置入IABP可以明显获益。患者有IABP应用指征时,应果断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医疗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3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48个月,54例患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均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完全的血运重建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泉  王强  张守科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872-873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法:本组共6例行本术式,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胸正中切口5例,左前外侧切口1例,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2例,搭桥1支4例,搭桥2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均未输血。平均住院费用3.4万元。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桥术完全可行,且不需要输血,手术创伤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
林芬  陈健  张新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194-194
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术后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良反应。因而 ,越来越多的心外科医师选择了在非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伴随着手术方法的进步与更新 ,手术护士在手术中的配合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近两年来我科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5例 ,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38~ 77岁。术前 5例病人均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病史。其中 2例合并有高血压 ,2例合并有高脂血症。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冠状动脉单支阻塞者 1例 ,冠状动…  相似文献   

12.
由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O)不需要体外循环,减少了体外循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术后并发症减少,恢复快而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一种重要选择。我院自2000年开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共计67例,现就其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术中应用抑肽酶是否引起围术期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方法:11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者,均浅低温体外循环(CPB),预充抑肽酶500万KIU。6例灌注4∶1冷含血心脏停搏液(10~15℃),5例单次灌注4℃组氨酸-色氨酸-α酮戊二酸(HTK)液。于麻醉诱导后、CPB停机前、术后2h、第1天、第2天分别采取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观察记录异常心电图及胸痛主诉。结果:CPB中至术后第一天CK-MB均显著升高,第二天均恢复正常。5例于术后第一、二天有短暂不典型的ST抬高,全体无胸痛主诉。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未能观察到CABG患者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与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心脏不停跳组23例,在浅低温(鼻咽温度31℃~34℃)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脏停跳组22例,在低温(鼻咽温度25℃~28℃)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使用人白细胞介素4(IL-4)酶联免疫分析(ELISA)、人白细胞介素7(IL-7)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采用酶标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血清中T淋巴细胞人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含量,观察两组手术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的影响。结果心脏不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至术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h升高(P<0.05);术后24h明显升高,术后7d下降,仍高于术前,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IL-7在术后0.5h、术后24h升高,术后7d下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CPB引起T淋巴细胞IL-4、IL-7升高,IL-4变化在心脏停跳组尤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IL-7变化在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均无统计学意义。IL-4在CPB创伤、炎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CPB)手术对IL-4影响小,有利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徐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278-28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其中选取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即A组和B组。检测T1(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h)、T4(术后48h),不同时间点白细胞数量(WBC)、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合指数(OI)。结果 IL-1β、TNF-α、WBC、氧合指数在CABG组术后各检测点较术前升高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在48h不能恢复正常。而在OPCABG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升高幅度较CABG组低,回归正常水平时间短。结论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体外循环可加重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程度,可加重术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3年5月至2013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5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如瓣膜成形效果差时,应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IL-4、IFN-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23例,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鼻咽温度保持在31~34℃;低温心脏停跳组22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鼻咽温度为25~28℃.采用酶标分析仪,使用人白细胞介素4(IL-4) 酶联免疫分析(ELISA)、人г干扰素(IFN-г)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0.5 h、术后24 h、术后7 d血清中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г干扰素(IFN-г)的含量.结果 心脏不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 h、术后24 h升高,术后7 d下降;IFN-г在术后0.5 h、术后24 h升高,术后7 d下降至术前,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脏停跳组:T淋巴细胞IL-4在术后0.5 h升高(P<0.05),术后24 h明显升高,术后7 d下降,仍高于术前,变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г在术后0.5 h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CPB引起T淋巴细胞IL-4、IFN-г升高,可导致Th1/Th2平衡变化,在CPB创伤、炎性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CPB)手术对IL-4、IFN-г影响小,有利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20例作为体外循环组,选择2006年3月-2012年4月住院患者20例作为非体外循环组,选择2003年3月-2005年4月门诊未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4h及术后1、3、7d,对照组间隔3个月在相同时间内(7:30~8:30)采空腹肘静脉血3ml,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GRP含量。结果术前3组CG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术后1d及术后3d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CG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及术后1d,体外循环组CGRP水平高于非体外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dCGRP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4~72h升高,可能系患者创伤过大所致。  相似文献   

19.
26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 ,避免体外循环对机体的生理干扰和损害。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6例。术中应用心包内填塞纱垫 ,网眼纱布包裹心脏牵引等方法暴露病变血管 ,心脏表面局部固定器固定病变血管吻合部位 ,采用左乳内动脉和 /或大隐静脉共搭桥 73根 ,平均 2 9根 /人。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70min ,ICU监护治疗时间 1 5d ,住院时间 3W ,其中 2 2例患者未输血 ,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 ,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 :OPCAB安全、有效、经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69例先心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1-35℃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7—9kPa,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2例术后36—48h出现脑空气栓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2周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低心捧综合征,药物治疗得以纠正。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