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韦淑琴  隋丽华  廉玉兰 《中国肿瘤》2003,12(11):682-684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6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K1/2蛋白和活性ERK1/2蛋白表达。[结果]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阴性)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7%)(P<0.01)。活性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9%(P<0.01)。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ERK1/2及活性ERK1/2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病情进展患者活性ERK1/2表达阳性率为82%,较病情未进展者(4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RK蛋白的过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可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与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梅  苑中甫 《肿瘤》2011,31(1):69-73
目的:探讨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和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im-1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m-1和C-myc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Pim-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my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原癌基因Pim-1和C-myc的mRNA及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mRNA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E-cad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分别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在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表达为0,阳性表达率0;在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261 7±0.138 2,阳性表达率为100%;在3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012 7±0.018 1,阳性表达率为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24,P<0.05。E-cad的表达与FIGO分期成负相关,r=-0.873,P<0.05;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602,P<0.05。E-cad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χ2=3.811,P>0.05;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χ2=3.458,P>0.05。结论:E-cad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MAC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MACC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之间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MACC1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MACC1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EphA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2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EphA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9.3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中P-EphA2的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FIGO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无关。结论:P-EphA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有关,在恶性肿瘤中,P-EphA2的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FIGO分期相关。P-EphA2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的低表达可以作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可能成为新的卵巢癌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R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2 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36 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进行了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分析。结果:42 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ER 表达13 例为阳性,占总数的30.95 % ;36 例卵巢上皮性癌ER 表达25 例为阳性,占总数的69 .44% 。结论:ER 的阳性表达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中有显著的差异。卵巢上皮性肿瘤可分为雌激素依赖性和非雌激素依赖性,这两类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差异,提示ER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IGF-1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系3AO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癌、2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GF-1蛋白表达;将3AO分为4组,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IGF-1反义寡核苷酸转入其中,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双染色法检测其凋亡,Boyden小室检测其侵袭能力。结果:IGF-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交界性组、良性组及正常卵巢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25.0%、15.0%和10.0%,上皮癌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期别晚组及组织分化低组IGF-1阳性表达率为67.4%和81.8%,高于临床期别早组及组织分化高组的35.7%和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的阳性表达与发病年龄、有无腹水无关,≥50岁组阳性表达率为59.8%,<50岁组阳性表达率为54.0%,P>0.05;有腹水组阳性表达率为66.0%,无腹水组阳性表达率为52.0%,P>0.05。IGF-1反义寡核苷酸组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为(45.5±0.1)%,与对照组的(16.5±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反义寡核苷酸组癌细胞穿透Matri-gel胶的细胞数目为(42±6)个,与对照组的(132±2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分期、分化有关,抑制IGF-1的表达能增加卵巢癌细胞凋亡,降低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3蛋白在正常输卵管上皮组织、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例正常输卵管、1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53例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EphB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EphB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输卵管上皮和卵巢良性肿瘤中EphB3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9)、75.0%(9/12),明显高于卵巢浆液性癌的18.9%(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phB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r=-0.606,P<0.001)和FIGO分期(r=-0.463,P<0.001)呈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大网膜转移、腹腔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EphB3可能成为区分高、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辅助指标,帮助卵巢浆液性癌病理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IAP-1)、组蛋白去甲基化酶(NDY-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67例,同时选取3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4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IAP-1、NDY-1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cIAP-1、NDY-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55%和86.5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cIAP-1和NDY-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97.78%,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NDY-1阳性表达率为100.00%,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卵巢癌组织cIAP-1和NDY-1表达呈正相关(γs=0.724,P<0.05)。结论cIAP-1、NDY-1在卵巢癌中的呈高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和肿瘤分期具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跨膜四超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super family 1,TM4SF1)蛋白在人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3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5例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TM4S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90%)高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65.22%)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5.0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M4SF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质中,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膜其他部位,而在卵巢癌细胞中则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③Ⅲ~Ⅳ期卵巢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中低分化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患者(P〈0.05)。④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腹水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蛋白在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 2 )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 ,2 6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K1/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 结果 ERK1/ 2和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P <0 .0 1)。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的ERK1/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卵巢癌 (P <0 .0 5)。ERK1/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5)。结论 ERK 1/ 2和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ERK通过诱导cyclinD1蛋白过表达使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增殖和演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ER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AKT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61例,RT-PC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GFR、AKT、ERK mRNA的表达,并结合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GFR、ERK和AKT mR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78.7%vs14.3%、31.3%,80.3%vs35.7%、35.7%,90.2%vs21.4%、25.0%;P<0.01)。EGFR、AKT mRNA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和年龄无关(P>0.05);ERK mRNA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AKT mRNA和ERK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048,P<0.05)。结论:EGFR、AKT、ERK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卵巢上皮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上皮性卵巢癌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和孕激素受体A、B亚型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85年1月-2000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51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用SP-ABC法测定ERα、ERβ和PR-AB、PR-B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ERα、ERβ阳性染色均位于细胞核内。卵巢上皮性癌中,ERα( )54.9%(28/51),与良性肿瘤接近(60.0%)。ERβ( )90.2%(46/5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60.0%),ERβ阳性率在卵巢粘液癌、子宫内膜样癌以及中低分化癌中显著高于ERα(P<0.05)。2)PR-AB和PR-B亦为细胞核表达。良性肿瘤中PR-AB及PR-B均阳性90.0%。51例恶性肿瘤中PR-AB阳性11例(21.6%),PR-B阳性9例(17.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PR-AB和PR-B阳性表达在Ⅰ、Ⅱ期显著高于Ⅲ、Ⅳ期(P<0.01),在高分化者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结论:ERα、ERβ和PR-AB与PR-B均为核受体。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ERβ阳性率显著增高,可能为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PR-AB和PR-B高表达与肿瘤期别较早、分化较好有关,可提示预后,并可能与内分泌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mRNA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卵巢上皮性癌、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1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MMP-9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44%及表达水平(分别为154.14±4.42,96.87±3.04)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13%,9%和8.26±2.67,2.341.02;P均<0.05);且MMP-9mRNA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P<0.05).TIMP-1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及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8%)及表达水平(分别为126.35±3.81,90.62±5.54)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13%,9%和8.32±2.02,2.63±1.35;P均<0.05);TIMP-1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9mRNA的高表达及MMP-9/TIMP-1平衡的调节失衡导致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MMP-9mRNA的高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mad4蛋白及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方法,检测24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22例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和43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mad4蛋白及P21WAF1/C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mad4蛋白在三组中阳性表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mad4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卵巢上皮良性肿瘤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组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卵巢上皮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却显著低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及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组织,且P21WAF1/CIP1蛋白表达随着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的升高而下降,而与卵巢上皮癌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无关;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mad4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γs=0.099,P>0.05)。结论 Smad4蛋白表达或缺失与卵巢上皮肿瘤的发展无关,而P21WAF1/CIP1蛋白的缺失与卵巢上皮癌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卵巢上皮癌中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或缺失不受Smad4蛋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二肽基肽酶N(DPPIV)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榆测378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PPIC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8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PPIV mRNA的表达,42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DPPIV蛋白在卵巢上皮件癌组织中的总阳性表达率为92.9%(351/378),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9.5%(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PPIV蛋门的表达与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0.005).DPPI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期越短(P=0.023).DPPIV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巾的总阳性表达率为97.7%(84/86),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总阳件表达率为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PPIV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定位一致,且二者旱止相关(P=0.001).结论 DPPIV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08-01-01-2012-12-31住院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3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IF-4A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3.33%)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60.87%)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7,P〈0.001;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2.00%)及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8,P〈0.00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87.80%)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9,P=0.016。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9,P=0.215。eIF-4A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FIGO手术病理分期(χ2=7.080,P=0.020)、组织分级(P=0.002)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P=0.008)呈明显的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χ2=0.035,P=1.00)及卵巢上皮癌的病理类型(χ2=0.093,P=1.00)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eIF-4A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并参与淋巴结转移过程,eIF-4A蛋白可能成为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不同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三者分别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6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卵巢囊腺瘤及20例正常卵巢中VEGF、TGF-β1及PD-L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囊腺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5.2%(30/46)、25.0%(5/20)、15.0%(3/20);TGF-β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囊腺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2.6%(38/46)、30.0%(6/20)、20.0%(4/20);PD-L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囊腺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9.1%(41/46)、30.0%(6/20)、25.0%(5/20),VEGF、TGF-β1及PD-L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良性卵巢囊腺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TGF-β1及PD-L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TGF-β1的表达还与CA125升高有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水平与TGF-β1呈正相关(r=0.387,P<0.05);VEGF与PD-L1呈正相关(r=0.332,P<0.05);TGF-β1与PD-L1呈正相关(r=0.393,P<0.05)。结论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TGF-β1及PD-L1表达显著增高,三者呈正相关,且均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VEGF、TGF-β1和PD-L1三者之间可能通过某种机制相互作用,协同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联合检测可能指导上皮性卵巢癌的早诊断早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