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影响肾移植患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因素,为提高其长期存活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77年10月 ̄1987年10月尸体肾移植60例中存活10年以上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存活20、18、17、16、15年者各1例,11年4例,10年5例。结论:①存活率提高与使用CsA有关;②ABO血型相配与否对存活率影响不大;③受者术前全身状况及术后高血压对长期存活有影响;④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4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2 7、31、35和 36岁。术前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术前行血液透析。尸体供肾 ,供、受者ABO血型一致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1~ 0 .0 6 ,未作HLA配型。供肾热缺血时间在 10min以内 ,冷缺血时间不超过 10h。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硫唑嘌呤和倍他米松 ,硫唑嘌呤术前 1~ 2d开始使用 ,15 0~ 2 0 0mg·kg-1·d-1,术后按外周血象调整 ,逐步减少至 5 0~10 0mg维持 ;术中移植肾建立血液循环的同时及术后 3~ 5d应用甲泼尼龙 ,5 0 0mg静脉滴注 ,然后改为倍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移植后1年时血环孢素A(CsA)浓度对存活超过10年的肾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 以肾移植后存活10年以上、移植肾有功能、长期服用CsA并规律随访的380例肾移植受者为对象,380例肾移植后均采用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根据肾移植术后1年时血CsA浓度将受者分为5组:组1的血CsA浓度>0.208μmol/L(1μmol/L=1201.9 μg/L);组2的血CsA浓度为0.166~0.208μmol/L;组3的血CsA浓度为0.125~0.166μmol/L;组4的血CsA浓度为0.083~0.125 μmol/L;组5的血CsA浓度<0.083 μmol/L.分析各组术后1年、5年和10年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酸(UA)、胆固醇(CH)、三酰甘油、丙氨酸转氨酶、直接胆红素(DBil)和胆红素总量(TBil)、白蛋白(Alb)、Hb、WBC和有无蛋白尿.结果 术后5年时,组1和组2的SBP明显高于组3、组4和组5(P<0.05);组5的UA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而Alb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组4和组5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术后10年时,除个别组的SBP、DBP、DBil、TBil和CH外,各组间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术后5年还是10年,各组间S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移植后1年时血CsA浓度对移植肾的远期(10年)功能影响不大,但血CsA浓度较高者(>0.166μmol/L),肾移植后5年、10年时高血压发生率、高尿酸发生率和尿蛋白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6.
肾移植存活十年以上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肾移植后带肾存活10年以上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供肾热缺血时间8分钟,温缺血时间1小时8分钟,冷缺血时间32小时,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均<0.10。术中均较为顺利,术后应用硫唑嘌呤及松进行免疫抑制。术后1个月内有1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均经治疗逆转。认为供肾质量、供受体的HLA配型、术后免疫抑制的合理应用以及术后患者的监护及随访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存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 J Min Z Zhu Y Liu Y Lu J Wang L Wang Y Ren J Zheng J Xu D Zhou M Yao Y G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241-245
目的分析影响肾移植存活的因素,以提高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率.
方法采用SAS软件,统计2 016例(2 105次)肾移植受者群体中的33个相关变量.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及移植肾半生存期,用Log-rank方法进行单变量分析,采用COX模型多元回归计算相对危险度.
结果移植肾1、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83%(1 543/1 859)、75%(1 125/1 500)、66%(800/1
212)、48%(291/607),剔除有移植肾功能死亡的病例后,存活率则为89%(1 655/1
859)、82%(1 230/1 500)、75%(909/1 212)、69%(419/607),两者的移植肾半生存期分别为(8.78±0.14)年和(14.09±0.20)年.与肾移植长期存活关系密切的单变量有供肾缺血时间,移植次数,免疫抑制药(ISA)种类和组合,排斥,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术后肌酐水平,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的治疗方法,感染并发症等因素.
结论免疫抑制剂的改进提高了肾移植短期存活率,也显示出长期存活的趋势.提高供肾质量,降低带有移植肾功能的患者的死亡率是现阶段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一个最有可能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2例致敏受者尸体肾移植患者可能影响移植肾存活相关的20个因素47个水平,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82例的1、2和3年的人存活率分别为98%、96%和94%;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0%、87%和83%。总的移植肾半生存期为4.7年。单因素分析,群体反应抗体水平和动态变化、供体特异性抗体、急性排斥、慢性排斥、冷缺血时间、早期肾功能、血肌酐水平和免疫诱导剂等9个因素;多因素分析,急性排斥、供体特异性抗体和群体反应抗体类型等3个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同时分析,急性排斥和供体特异性抗体2个因素,对致敏受者移植肾短期和长期的存活率有重要的影响(P<0.05)。结论:高质量的供肾、群体反应抗体动态监测、尽力避免和有效处理术前和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对提高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人/肾存活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剧手术期经验。方珐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151例6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对手术适应证、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151例肾移植患者尉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人肾存活率达98.68%,术后平均住院23.86d。术后1年人肾存活率达97.6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是减少老年‘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应用免疫诱导,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个体化治疗原则是保障人肾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1978年 8月至 1993年 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 4 5 5例次 ,术后患者带肾存活超过 10年者 14 4例 ( 31.7% )。现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4 4例中 ,男性 98例 ,女性 4 6例 ,移植时年龄 17~ 5 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35例 ,慢性肾盂肾炎 7例 ,多囊肾和糖尿病肾病各 1例。 133例为首次肾移植 ,11例为二次肾移植。均为男性尸体供肾 ,供者的年龄为 19~ 4 2岁 ,ABO血型相同者 131例 ,血型相容者 13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 0 .0 0 5~ 0 .0 4 5。供肾热缺血时间 5~ 11min ,冷缺血时间 3~ 15h。术后 111例采用环孢素A(CsA)… 相似文献
11.
高龄患者肾移植(附29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肾移植的特点 ,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年龄6 5~ 84岁的肾移植患者 2 9例 ,术前详细检查心、肺、肝功能 ,严格掌握适应证 ;彩超检查髂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是否通畅 ;严格行HLA和PRA组织配型 ;供肾热缺血时间 <5min ,冷缺血时间 <10h ;围手术期甲基泼尼松龙 (MP)用量控制在 2 .0g以内 ,采用三联用药方案 :环孢素A(CsA)或他罗利姆(FK5 0 6 ) 霉酚酸酯 (MMF) 泼尼松 (Pred) ;术后观察全身情况 ,监测电解质、血药浓度及免疫指标。 结果 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4例、FK5 0 6药物中毒 1例、肺部感染 1例、经处理后均痊愈。 1例因移植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 ,余 2 8例随访至今 1~ 5年 ,人 /肾均存活。 结论 高龄不是肾移植的禁忌证。严格掌握受者的适应证 ,把握好供肾质量关及组织配型关是高龄患者肾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 ;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做好围手术期工作可使肾移植取得满意效果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有效的随访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 1979年 10月至 1990年 5月共行尸体肾移植 2 5 5例 2 94次 ,其中移植肾有功能存活 10年以上者 78例 ,最长时间达 2 0年 ,现将该 78例情况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中 ,男 5 4例 ,女 2 4例 ,年龄 2 4~ 5 6岁 ,平均 33.7岁 ,其中 5 0岁以上者 9例 ,其余均在 5 0岁以下。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 6 9例 ,慢性肾盂肾炎 3例 ,多囊肾肾病 3例 ,糖尿病性肾病 2例 ,尿酸性肾病 1例。供、受者的ABO血型全部相合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 <0 .0 5者 72例 ,0 .0 5~ 0 .0 8者 3例 ,未做 3例。存活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全部阴…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2 12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探讨影响肾移植存活的因素,提高长期存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2123例肾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人和(或)肾存活率,供肾的切取,灌注,热冷缺血时间对移植的影响,植肾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HLA配型,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1978-1990年423例中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2.1%),急性排斥反应198例(46.8%),1,3和5年人和(或)肾存活率为86.7%/76.3%,72.5%/67.9%和69.5%/59.3%,1991-2001年,共1700例肾移植,其中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252例(14.8%),1,3和5年人(或)肾存活率高达98.6%/96.7%,93.1%/87.3%和88.1%/83.6%。结论:适应证的选择,高质量的供肾是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PRA的检测,良好的HLA配型有利于减少移植肾的早期失功能并提高肾移植长期存活率;加强对肾移植患者的随访,指导康复治疗,对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阳性的患者肾移植后存活三年以上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龙根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9,20(1):62-62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阳性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到底能不能进行肾移植?移植后其预后如何?为此我们对自1990年4月至1994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26例HBV标记阳性肾移植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存活3年以上者2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肾移植术后存活10年以上受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31日以前接受肾移植的1003例受者资料,分别统计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和移植肾数量,同时记录相关的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初始免疫抑制方案对受者和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有629例,有功能的移植肾占存活10年以上受者的85.37%(537/629).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中,采用以环孢素A(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的占94.75%(596/629).移植后发生的并发症有:冠心病57例(9.06%),肝脏损害32例(5.09%),肿瘤29例(4.61%),糖尿病25例(3.97%),脑血管意外16例(2.54%),严重骨髓抑制14例(2.23%),股骨头坏死7例(1.11%),下肢血栓3例(0.48%)及突发性耳聋2例(0.32%).629例存活10年以上的受者中,已死亡49例,其中死于心脑血管意外19例(38.78%)、肿瘤10例(20.41%)、肝功能衰竭9例(18.37%)、感染4例(8.16%)、因经济紧张而放弃治疗3例(6.12%)、死因不详2例(4.08%)和意外2例(4.08%).结论 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与移植后初期采用以Cs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方案有关;而非免疫因素,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和肿瘤是随访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有关因素,对94例应用硫唑嘌呤+泼尼松(Aza+Pred)治疗的肾移植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发现32例获得10年以上存活,10年存活率占34.04%。认为:①温缺血时间是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②女性患者有更高的10年存活率;③降低术后1 ̄4年的失肾率是提高10年存活率的重要基础;④长期存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⑤术后适时恢复工作有益于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患者存活五年以上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移植后超过5年的141例,152例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人/肾5年存活率分别为53.9%/42.1%。环孢素A组明显优于硫唑嘌呤组(P<0.05),淋巴细胞毒试验值0-、5%-、10%-15%其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52.4%、25.5%.18.1%,其中<5%者效果最佳,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患者的术前准备、供肾选择、处理、免疫抑制剂应用、并发症的防治和长期随诊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我院自 1989年 12月至 1993年 6月共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 37例次 ,5年以上人和肾存活的 2 4例 ,5年以上存活率为 6 4 9%。现就 5年以上存活的 2 4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性 19例 ,女性 5例 ,移植时年龄 2 1~ 5 1岁 ,平均32 4岁。移植前血透 14例 ,腹透 10例 ,平均透析时间为 0 83年。血透每周透析时间≥ 12小时 ,腹透 >10 0 0 0ml/d。供肾热缺血时间均小于 10分钟 ,平均5 2分钟 ;冷缺血时间 6~ 8小时。移植手术均顺利。2 .组织配型 :本组中ABO血型同型者 2 3例 ,O A型者 1例。淋巴细胞毒试验 <5… 相似文献
20.
对65例肾植后存活5年以上的资料进行了总结,交叉配型结果均<10%,HLA未配7例,已配58例,供肾热缺血时7~12分钟,手术顺利,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治疗6例,三联疗法59例,发生4次加速和急性排斥反应,2例逆转。认为HLA配型、供肾质量、免疫抑制剂的合理治疗、患者年龄和防治慢性排斥反应等对长期存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