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王水于鸣高黄国发李茜寿友自1995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国产电动式椎间盘髓核切除器[1],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取得满意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463000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骨...  相似文献   

2.
曾娘华 《颈腰痛杂志》2021,42(6):866-868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e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48例巨大LDH患者,突出髓核椎管侵占率>50%,所有患者均采用PEID术治疗,随访超过1年.结果 4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4.64±14.53)min,出血量(19.87±5.08)mL,住院(3.05±0.76)d;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腰腿痛,术后8个月1例复发;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腰与下肢VAS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为91.67%.结论 PEID术治疗巨大LDH切实可行,能显著减轻腰腿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3.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胶原酶溶核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和胶原酶溶核术(VCNL)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符合治疗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4例,其中APLD组118例,CCNL组116例。两治疗组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疗效判别标准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经X线引导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结果 APLD组有效率89.8%,无效率10.2%;CCNL组有效率78.4%,无效率21.6%,两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有明显统  相似文献   

4.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 分析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487例行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结果 术中并发症大多发生在早期开展的50例中。并发症包括:术中硬脊膜撕裂8例(占1.64%);马尾神经损伤l例(占0.2l%);脊神经根损伤l例(占0.2l%);镜下止血困难改开放手术3例(占0.62%);椎间盘炎l例(占0.2l%)。结论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与术者经验有直接关系,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而后期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和了解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的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通过对2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随访,对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术后3例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占1.05%,其中包括椎间隙感染、神经损伤。另外还有腰背部酸痛、腿部酸胀感、间隙性跛行等。结论:必须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  相似文献   

6.
改良式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其突出物位置异常 ,手术治疗独具特点。我院自 1993年 6月自行设计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改良术式 ,临床应用 2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31~ 6 7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11年 ,平均 1年 3个月。 16例有明显外伤史。突出部位 :L3/ 43例 ,其中表现为L3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4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5神经根受累 1例。L4/ 5 16例 ,其中表现L4神经根受累 6例 ,L4合并L5神经受累 7例 ,L4合并S1神经根受累 3例。L5 /S17例 ,其中表现L5…  相似文献   

7.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7年3月共收治40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岁(17~63岁),突出节段L5/S1 8例,L4/5 30例,L3/4 2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C型臂X线透视引导下定位,后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进入椎间孔,工作套管逐级扩张,显露突入椎管后外侧的椎间盘组织,在内窥镜直视下行突出髓核组织切除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破裂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一过性痛觉过敏,经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平均手术时间70min(40~150min),出血5~20ml,平均术后下床时间36h(24~48h),平均住院时间5d(3~10d).随访时间12个月.下肢坐骨神经痛VAS评分术前为8.5±1.2分,术后3d时为3.5±1.4分,末次随访时为1.5±1.1分;术前、术后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MacNab标准临床效果评定结果为优3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0%.结论: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优良,是治疗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不能摘除脱出游离的髓核组织,是其禁忌证[1].我们通过改进手术方法,改变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工作套管的位置和角度,自1998年6月~1999年12月经皮治疗髓核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8例,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行单纯经椎板侧方入路手术治疗12例,联合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治疗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横突间入路治疗单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单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5月至2005年10月25例接受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单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术后最终结果以12个月随访时为准,12例腰背部疼痛得到缓解,有3例患者肌力无明显提高,2例患者感觉缺失区域未恢复,所有患者的膝腱反射恢复正常,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结论经横突间手术入路治疗单纯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低限度破坏脊柱的稳定性,不需进行融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突出位于椎间孔内的3例采用椎管内入路,其中2例保留关节突,1例切除椎弓峡部及上下关节突。突出位于椎间孔外的8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果11例均得到随访,其中优10例,良1例,效果满意。结论位于椎间孔内突出和合并后外侧突出或椎管狭窄的椎间孔内突出应选择椎管内手术入路。向上移位的椎间孔内突出和位于出口区及椎间孔外突出应选择椎旁椎板侧方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避免了椎板侧方入路骶棘肌过多剥离的缺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月~1992年2月,我院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8例,发生椎间隙炎14例,发生率为3%。术后椎间隙炎的显著临床特征:1、腰背肌肉痉挛性抽痛,症状出现于术前腰退痛消失后几天或几周,疼痛沿腹股沟、臀部和大腿放射。2、血沉增快、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本文对术后椎间隙炎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绝大多数同行将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称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低,近五年来,我院手术9例均为向上移位的椎间孔内突出并出口区、椎间孔外突出者。手术方法:采用关节突外侧入路联合椎管内开窗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2例行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17例,男11例,女6例;后正中入路15例,男10例,女5例,均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ODI评分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损伤更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采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77个间隙)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32例.结果4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损伤硬膜2例,神经根外膜破裂1例,难以控制的出血1例.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或椎间盘炎.68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5.2月.按Nakai分级,优5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65/6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椎管内粘连是较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有人用保留黄韧带的方法预防椎间盘术后疤痕粘连,取得良好效果[1]。我院自2000年11月以来,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0例,其中61例选择了保留黄韧带的“改良椎板间隙入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共61例,其中L3/42例,L4/536例,L5/S123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伴侧隐窝狭窄者16例。后外侧型突出50例,中央型突出11例。突出型35例,破裂型20例,游离型6例。全组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病变间隙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  相似文献   

17.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胶原酶溶核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 (APLD)和胶原酶溶核术 (CCNL)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符合治疗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2 34例 ,其中APLD组 118例 ,CCNL组 116例。两治疗组采用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 ,疗效判别标准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经X线引导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结果 APLD组有效率 89 8% ,无效率 10 2 % ;CCNL组有效率 78 4% ,无效率 2 1 6 % ,两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作者认为 :(1)APLD为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必须严格掌握禁忌证和适应证。 (2 )CCNL的盘外注射法其疗效低于APLD ,但具有简便迅速无创伤痛苦少的优点 ,而盘内注射法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任警 《颈腰痛杂志》2001,22(1):46-48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不佳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明确适应证,提高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术)的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自1992年10月开展本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术中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康复治疗,平均随访3.5年。结果 140例术后恢复良好,占67%;70例患者疗效不佳,占33%,其中21例因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分析其疗效不佳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适应证选择不当;(2)穿刺失败;(3)无菌操作不严格;(4)术后康复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全内窥镜髓核摘除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0-12采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全内窥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26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  相似文献   

20.
探讨腰椎髓核摘除术中找不到突出物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中找不到突出物17例的原因,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0-57岁,平均42.5岁。初次手术确诊14例,再次手术确诊3例。结果定位错误2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疾患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